張麗榮
【摘 要】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雖然經濟、物質等條件在不斷提升,但心理素質方面卻在急速下降,常常能在報紙、網絡媒體等媒介中看到各種輕生自殺的現象,還會有些人存在心理疾病等等。之所以出現這些消極問題,究其原因還是和個人的心理素質有較大的關系。語文是一門人文性較強的課程,具有教育人、疏導心理、培養品質及全面發展的作用。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在學生學習的初期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將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為身心健康發展的人才。本文筆者詳細探討了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期望能促進教與學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的教學本就具有較強的基礎性,加上學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使語文課程呈現出較強的人文關懷及對人性剖析的內容,可以說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有較強的相似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較大的便利性與可操作性,能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一、具體優勢分析
就從語文這門課程的特征來看,所具有的人文內涵較為豐富,可以說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較深,同時學生對于語文課程學習所表現出來的反應也較豐富,所以重視語文教學過程中能給予學生積極的熏陶與感染,能使學生體會到教學內容的具體價值觀,能實現語文教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
再從語文課程教學的實踐特點來說,日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語文是母語教學課程,無論是學習資源還是日常實踐機會都較為豐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主體的有效參與,并不是僅靠老師的不斷講解來完成的,需要老師給學生設置豐富的實踐活動,以此來增加學生的體驗與感悟。因此,實際授課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直接去接觸語文教學材料,給予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掌握語文規律的機會,這樣學生才能有效地認識自我,更好地把握與發展自身的情感意志。
最后從語文課程教學的內容角度來說,語文課程中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很多學生不可能離開心理體驗環節。對于一篇優秀的語文課文,不僅能有效陶冶學生的心靈,還能凈化學生的情感,逐漸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人文價值,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人文底蘊。
二、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分析
1.教學目標制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長期以來,我國的小學語文一線教育者常習慣性的去研究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品質教育,卻沒有意識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想要促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有效的發展,就需要有意識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去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語文教材中較多的課文中隱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它并不是呈現于課文表面中,需要教育者深入進行挖掘,并將之設定為課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比如在學習《鳥的天堂》這一經典課文時,可以用巧設疑:“大榕樹是否是鳥類的天堂呢?”當學生回答過后,便可以將之從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來進行設疑:“世界上的人是否分為受歡迎的人與不受歡迎的人呢?”以此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反思中,反思自己將來需要做怎樣的人。
2.教學策略設計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無論任何課程的教學,都需要老師針對學生及教材的實情選擇最佳的教學方式,充分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更是如此,更需要在教學策略設計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導學生根據特定的資料進行文字想象,自己將文字信息中蘊含的情景展示出來,并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比如,在學習《峨眉道上》相關課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大屏幕給學生展示石道的陡峭畫面,然后結合鋪路工人的工作環境,以此來引導學生自己去想象鋪路工人的辛苦與無私奉獻精神,從而給予學生積極的啟示,進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鑒于此,教學策略方法的設計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
3.課后作業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課前、課中兩個環節的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重視課后作業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課后作業環節的訓練不能再以語言能力訓練為核心,此種枯燥性較強的作業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形成應付心理。因此,在實際的設計課后作業環節中,需要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比如,在學習完《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時,可以先給學生提供多幅地震相關的圖片,之后鼓勵學生介紹自己的構思,這樣不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還能逐漸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能促使學生獲得更為健康的發展,從小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再如課下可以將學生帶入到養老院中,讓學生幫助老人打掃衛生,給他們編排節目等等,這樣的實踐性活動之后,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價值觀、心理觀等等,最關鍵的一點是能拉近師生、生生間的距離,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結 語】
總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老師堅持以生為本的設計原則,在各個環節中合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從小接受較為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能為將來的順利學習及發展奠定扎實基礎。更能為學生將來順利立足社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萬里. 挖掘教材中的積極因素,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的教育【J】.小學時代(教師),2011(03)
【2】王彩琴.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經驗分析【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3)
【3】陳春基.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