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超
【摘 要】
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訓練教學是常用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極大的作用和意義,它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有益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悟文章內容,發展和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實現對小學生的審美教育和思想品質教育,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
【關鍵詞】
小學 低年級 語文朗讀 訓練 有效性
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內容,它既是學生開展閱讀學習的基礎,又能夠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文章內容。通過引領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可以使學生在讀中獲得感知、體悟,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感,并在朗讀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的熏陶,較好地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有效性,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朗讀技巧,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的語言藝術欣賞能力得到強化。
一、朗讀訓練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1.有益于學生的語言能力的發展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朗讀訓練旨在發展學生的語言,通過朗讀訓練內化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使語言學習過程變為語言習得過程。通過朗讀語言規范、用詞準確、優美而有趣的文章,可以使小學生牢固地掌握字的讀音,熟記字的外形,較好地達到識字、識詞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2.有益于學生的理解能力的增強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訓練之中,可以從正確的誦讀教學入手,通過反復的朗讀熟悉感性元素,把握文章的深層內容,并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熱情,產生深刻的語言洞察力和透視力,通過朗讀文章作品感知生命,在有目的的指導朗讀之中激活文字,實現對人物語言的深刻理解和體悟。
3.有益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
自古有云“口誦心惟”,它是學生認識語言、品味語言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過程,通過反復的朗讀訓練,可以使學生細細地品讀文章,產生對文章內容的自思考和質疑,梳理朗讀文章的脈絡,逐漸實現朗讀的明理、辨析和思維。
4.有益于學生的審美能力的提升
通過小學低年級朗讀訓練,可以較好地抒發和宣泄情感,使靜態的、無聲的文字活化,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習者的情感之美,形成一種難以言傳的情感力量,誘發學生進行形象思維和想象,在朗讀訓練中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產生扣人心弦的朗讀效果。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訓練的有效性提升路徑
1.確定小學語文朗讀訓練目標
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訓練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為了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要明確朗讀訓練的目標和要求,要通過有計劃、有意識的朗讀,積累豐富的語言,加強對學生的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體會和感受語言的形象之美和意境之美,感悟課文語言的深刻意蘊和思想。具體來說,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訓練要求學生的聲音清晰、咬準字音、讀通句子,并能夠讀出課文的整體情感基調,在有的放矢的朗讀之下,實現朗讀效益最大化。
例如:在部編教材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內容《秋天》一課中,教師就要求學生通過朗讀訓練,咬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并能夠依照標點進行停頓。同時,還要通過朗讀自主思考和想象詩歌中優美的意境,揣摩和品味優美的語言,想象“金黃的樹葉如美麗的蝴蝶般翩然落下”“天高云淡中的大雁向南方飛去”等美麗的場景和情境,產生對美麗的秋天的感嘆之情,激發小學生對大自然的贊譽和熱愛的激情,產生在生活中尋找秋天、追尋秋天的足跡的想法,更好地豐富學生的體驗,領略詩歌中的語言的意蘊。
2.豐富朗讀形式
教師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選取不同的朗讀形式,以較好地克服千篇一律的朗讀方法和模式,全面激發和調動學生朗讀的熱情和興趣,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朗讀訓練效果。具體包括有:(1)范讀。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范讀、錄音范讀等不同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朗讀指導,使學生感受到聲情并茂的范讀特點,產生朗讀審美情趣。如:在小學語文《小小的船》一課的朗讀訓練之中,可以基于兒童喜愛和善于模仿的特點,讓學生借由“口——耳”的信息傳輸途徑,理解和感知課文,并結合自己充分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實現個性化的朗讀。(2)引讀。這是在教師的適當點撥和提示之下,結合文章的寫作特點進行朗讀,在層次化的引讀策略運用之下,較好地達到口誦心傳的朗讀效果。例如:在部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內容《比尾巴》一課中,教師可以引入情趣化的提示語,使“比尾巴”的場面更為形象和生動,在教師智慧的引讀之下,使學生快速地入情入境,實現對文章內容的理解。(3)分角色朗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訓練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走近童話世界之中,扮演自己喜愛的角色,更好地體悟文本、感知情感。在《比尾巴》一課的朗讀訓練之中,還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朗讀,通過對不同動物的扮演,感知和想象不同動物的尾巴形象,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訓練是不可缺少的閱讀內容,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到文本之中,體悟和理解文本之中的情感和思想,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層次,探索和應用不同的朗讀訓練方法和策略,以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拓寬學生的閱讀知識面,更好地發展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使學生在朗讀訓練中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感的熏陶。
【參考文獻】
【1】趙艷華.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設置與教學實踐方式解讀【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9)
【2】毛艷麗.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J】. 學周刊,2017(26)
【3】趙淑艷.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開展與教學方法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