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云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培養小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促進作用,還對學生其它學科知識的學習也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自主性 閱讀能力
自古以來關于讀書的各種名言激勵著我們走進閱讀的海洋,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實施更是對學生的閱讀總量與各年級閱讀分量做出了詳細規定,這樣才能確保閱讀的質與量。而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是重要的內容,如何提升學生的自主性閱讀能力是每位語文教師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今日筆者根據個人的經驗總結,闡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性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
一、培養自讀興趣,激發學生“悅讀”熱情
興趣是最佳的老師,可見興趣作為人們認識一切事物與參與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良好的興趣有利于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需要抓住這一點,組織展開語文閱讀教學,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以蘇教版小學教材中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為例,教師應根據文本的標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索:“為什么這個孩子手里要捧著一個花盆?而且這個花盆還是空的,這個孩子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參與到閱讀中,尋找問題的答案:盡管雄日那么著急、難過與傷心,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國王的繼承人,但他最終還是選擇空花盆,因為他寧可選擇不做繼承人,也要選擇做一個誠實的人。
在本次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誠實的品質最難得可貴。由于該文本屬于童話系列,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抓住這一點進行閱讀教學,就能激發學生“悅讀”熱情,明白誠實不僅是未來國王應該具備的品質,也是我們應該具備的。
二、巧設閱讀提問,激發學生“閱讀”好奇心
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適當設疑,有利于調動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望,引起學生對文本的強烈需求,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以蘇教版小學教材中的《圓明園的毀滅》為例,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與接受知識的能力設疑:“同學們,你們知道圓明園令人陶醉的美景都來自哪里嗎?為什么這些美景都變成了如今的樣子?”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了解到圓明園有長春園、萬春園與圓明園組成,內部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如同博物館、藝術館,但是由于1860年的一場浩劫,讓這一切的美好都灰飛煙滅。通過這一方式來促進學生學會自主閱讀,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在設疑時,應重視設置疑問的價值性,結合學生學習的難點或者是“疑難雜癥”來設置。以蘇教版小學教材中的《小兒垂釣》為例,教師可向學生提問:“‘路人借問遙招手中到底是路人招手,還是小孩招手?”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閱讀、思考,了解到本文的主旨是聽到有過路人問路,垂釣的小孩漠不關心的擺了擺手,害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表明“路人借問遙招手”中的“招手”是小孩在招手。通過適當設疑,學生帶著問題來閱讀理解,容易掌握所學的內容。
由上例教學可見,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巧設閱讀提問,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好奇心,還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與活躍思維的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三、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悅讀”興趣
小學語文題材十分豐富,因此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有效資源,適當給予引導延伸,讓學生在語文閱讀中體會到樂趣,從而培養學生“悅讀”興趣。
以蘇教版小學教材中的《荷花》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本次教學的內容,通過多媒體將事先準備的荷花圖片播放出來,供學生觀賞,然后用詞語形容這些荷花,學生說:“美麗”“壯觀”,緊接著安排學生閱讀全文,感受荷花的美,增加對荷花的喜愛之情。最后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并讓學生在課外多閱讀關于花的文章,然后挑選自己喜歡的一種花進行描述,作為一次練筆,讓學生體驗與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同時對學生的寫作能力加以鍛煉,讓學生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
由上例教學可見,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學題材,進行適當延伸,有利于學生體會到閱讀的魅力,感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
四、實現課內外結合,為學生構建閱讀平臺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還不足夠,還需延伸到課外,將課內外有機結合起來,積極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課外閱讀深化自己的思想,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
以蘇教版小學教材中的《草船借箭》為例,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人物的印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內容,教師可組織一個主題以“走進三國”的讀書交流活動,在活動開展前,先安排學生在課下查找、閱讀三國時期的故事,以自由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揮優勢,這樣便會發現有的學生以故事形式來描繪,有的會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甚至是團隊合作表演“空城計”,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體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在觀看中感受到不一樣的閱讀形式。
上例中,實現課內外閱讀學習的有機結合,為學生構建閱讀平臺,有利于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并真正愛上閱讀。
綜上,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能讓閱讀成為一名負擔,而是讓學生感到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做到自主閱讀、快樂閱讀,才能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高如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現代化, 2017(27)
【2】邱阿利.閱讀,開啟孩子智慧的大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