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紅
【關鍵詞】多元化?復合型?國際化?教育方法
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他的自身人格和威信,是一種無形的不可估量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學生情感、制約班風的最基本、最活躍的因素。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以身作則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獎勵與懲罰都不能代替的一種巨大力量。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班主任,常常會成為學生終生崇拜模仿的榜樣,這就是人們長說的“形象效應”,因此班主任的德才兼備和高尚人格,對學生心靈培養來說,是最直接,最有益的陽光與雨露。
蘇聯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寧曾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那樣的影響著全體學生。”班主任要創新,打鐵先要本身硬,要學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學生不做的,自己先要不做;敢于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向學生發出“向我看齊”的號召。“以身教人者從,以言教人者訟”,潛移默化,情感并茂,學生自然“親其師,信其道”,只有這樣,班主任在學生中才有威信,令行禁止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才會自覺油然而生,這是創新班風的起點。
班主任的情感狀態,常令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的情緒會產生積極的情感,消極的情緒會產生消極的情感。如果在學生面前板著面孔,無形中就跟學生拉開了距離,讓學望而生畏,敬而遠之。感情上產生了距離就會漸漸產生抵觸情緒,勢必導致教育的效率降低。孟子說過“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班主任首先要愛每一個學生,人們常說:“誰愛學生,學生就會愛誰”。如果班主任常給學生和顏悅色,滿面春風,那么學生就會感到溫暖,覺得班主任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師生感情就會融洽,這樣便有助于創新班風的形成,班主任不僅要時常把微笑帶給學生而且要換位思考,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不僅從學習上關心他們,更要從生活、身體、心理上等方面關心他們,一杯開水,一包方便面,一次看病拿藥,都會產生良好的效應,經常如此,更能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情感效應。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創建新的班風。首先要觀察、發現班內的好人好事,進而大力表揚,大力宣傳,做到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弘揚正氣,樹立新風。尤其是通過自薦和選舉班委和團支部領導班子時,一定要任人唯賢把那些品學兼優,勇于創新的學生作為班干部的主力,這一活動就是班級的“先鋒工程”。
在培養造就一支熱心為班集體服務的有獨立工作能力的班干隊伍中,班主任要做到言傳身教,讓班干部在創新班風中始終具備下列“七心”信心——決定條件;愛心——基礎關鍵;責任心——決定作用;細心——重要方法;恒心——根本保障。通過班主任的悉心培養,要讓班團干部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吸引并帶動所有成員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讓每個同學都感到班級的榮譽和自己息息相關,從而自覺產生對班集體的責任感與榮譽感,增強班級凝聚力,團結協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群策群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
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學生,而學生是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人是有感情的,人際關系必須以人的情感與溝通為基礎,所以建設創新的良好班集體的關鍵是凝聚人心,使全班學生產生無形的巨大的向心力。
班內成員的心理狀況與班集體的人際關系狀況的制約,它們是作用與反作用的。班內人際關系主要是指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師長之間的關系,師生關系和諧融洽,教師熱愛信任學生,學生必然尊重敬仰教師,就容易形成積極、健康活躍的班級氣氛,為要創造良好的班集體,班主任要經常換位思考,以心換心,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在寬容他人的同時寬容了自己,這樣就容易消除認識上的分歧和心理上的隔閡,會使孤獨者得到溫暖,弱者變為強者,進而促進全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從而增強班級內部的凝聚力。
表揚批評,是班主任建設良好的創新班集體的法寶,但表揚與批評必須全時、合理、合法、合情,否則事與愿違或事倍功半。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犯錯誤在所難免,作為班主任,對犯錯誤的學生既不能口罰,也不能體罰,更不能筆罰,所以班主任應力戒“三罰”。要以理服人,讓學生明白老師的善意批語真誠幫助完全是為了學生成人成才。表揚猶如照在學生心靈的陽光,學生取得了成績,簡短的幾句表揚,對班主任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投資,但對學生來說得到的報酬卻是無法估量的,特別是對后進生來說,班主任對其“閃光點”的幾句表揚,常令他們終身難忘,甚至會成為人生的轉折點。
一個善于批評和善于表揚的班主任往往是個妙手回春的心理醫生,批評表揚常常會自覺轉化成為學生積極向上、奮斗拼搏的驅動力。
一個班集體的形成,要靠班主任發動全班同學制定班級規劃目標,有學年學期的長遠目標,有一個月、一個周的近期規劃,有爭先創建文明班級、文明宿舍的計劃,有體育運動會、詩歌朗誦會、故事會的競賽目標,有征文競賽和學科競賽的獲獎目標,有入黨入團的先鋒工程目標。目標一經制定,就要不斷檢查對照,刻苦奮斗拼搏,為目標的實現鼓勁、加油。同時要不斷總結,不斷更新目標,力求更上一層樓。“不以規矩,何成方圓。”一個班集體的安定團結,完全靠全班同學共同討論通過的規章制度來規范約束,這個規章制度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具體化、系統化,它是在《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統率下的具體條例和制度,如《班級學生一日常規》《衛生值日制度》《德智體考核制度》《獎學金評定方法》《偶發事件處理辦法》等。這些規章制度要體現全班學生的意志,代表全班學生的利益,這些規章制度簡單明確,好讀、好記、好懂、好落實。它是引導、疏導、塑造的補充,是養成良好習慣,形成良好學風班風的有效機制。這樣“以標治本、標本兼治”,就能逐步將目標轉化為集體的價值觀和集體的習慣和傳統,就能產生良好的長久效應。
只要我們班主任切實在以上六個方面下了功夫,我們就能引導學生達到高尚的創新的人生境界,構成一道道至善至美的人生風景線,就能為培養多元化、復合型、國際化的新創造人才,貢獻我們的力量。
[1]梁麗輝.論小學語文教學應該加強的幾個方面[J].讀寫算,2017,(48):272.
[2]鐘新茍.以軍立德從三個方面教育形成文化[J].中學課程輔導,2017,(16).
[3]劉菲.高校美術生版畫教育探究——評《版畫的高度》[J].教育發展研究,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