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琪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發展,財稅體制改革成為大勢所趨。2016年3月,國務院召開會議決定,“營改增”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試點范圍涉及服務業、建筑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標志著營業稅從我國現行稅種中正式退出。本文以全面“營改增”政策對我國服務行業的影響為研究對象,結合現代服務業特點,學習相關稅收政策,提出應對策略,以期對我國現代服務業更好地適應稅收體制改革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營改增;服務業;納稅;策略
1 緒論
1.1政策背景
全面“營改增”,即將“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等原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征增值稅,僅針對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增值額征稅,以此來避免重復征稅現象。經國務院等相關部門批準,從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領域涵蓋生活服務業、金融業、建筑業、房地產業等全數營業稅納稅人。作為財稅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環的全面“營改增”政策,是我國稅收制度的一項重大變革,是實施結構性減稅的一項重要舉措。實施一年多以來,政策對減輕企業稅負、促進供給側改革、撬動全面深化改革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2作用機制
全面“營改增”的目的在于填補營業稅征收過程中的重復征稅漏洞,減輕企業稅負。盡管繳納營業稅的納稅人適用稅率由較低的營業稅率改為較高的增值稅稅率,但企業進項稅額予以抵扣,企業實際稅負有所下降。就短期而言,政策的實施使得財政收入有所減少;但就長期而言,全面“營改增”政策使得企業納稅“包袱”減小,加強企業活力,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尤其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全面“營改增”政策成為釋放政策紅利、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積極推動力。
2 全面“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
2.1對稅負的影響
2.1.1對流轉稅的影響
全面“營改增”政策推行后,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稅率由5%的營業稅率變為3%的增值稅率。稅法規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采取簡易方法計稅,即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在同一營業水平下,全面“營改增”實施后,現代服務行小規模納稅人流轉稅減少:而現代服務業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的適用稅率是6%。我國稅法規定,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僅就增值額征稅,即應納稅額=銷售額*6%一可抵扣的進項稅。實施該政策以后,現代服務業一般納稅人適用的稅率升高,但僅針對部分征稅,實際的納稅額減少。
2.1.2對城市建設維護稅和教育費附加的影響
城市建設維護稅和教育費附加(簡稱: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以其實際認繳的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的金額作為計稅依據。全面“營改增”落實之后,現代服務業企業應繳納的流轉稅金下降,即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的計稅依據減少。所以,企業所應支付的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隨之下降。
2.1.3對企業所得稅的影響
一方面,全面“營改增”推行之后,企業采購固定資產支出等產生的進項稅可以進行抵扣,由此對企業實際繳納所得稅金額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全面“營改增”實施后,企業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實際繳納稅額減少,會促使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上升:最后,由于企業在購進固定資產時的進項稅準予抵扣,該類資產在會計中依照不包含稅金的價值進行核算,使得累計‘折舊的金額下降。因此,理論上會造成企業所應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增加。
2.2對現金流的影響
全面“營改增”的實施使得企業流轉稅以及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有所減少,盡管企業所得稅增加,但就總體而言,企業的納稅“包袱”已經縮小。因此,在企業經營狀況沒有較大波動的情況下,經營現金流量會增加,企業可以有更多的資金用于經營周轉或者規模擴大等發展層面。
2.3對財務指標的影響
第一,償債能力。全面“營改增”實施后,企業稅負下降,使得流動負債減少,現金流量增加。一般而言,企業短期償債能力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上升而提高。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責。由于現金流增加導致企業的流動資產和速動資產增加,而稅負減少使得流動負債減少,即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升高,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增強。從長期償債能力角度出發,稅負的減少能夠增加企業的稅前利潤,在利息費用不變的條件下,企業利息保障倍數會隨著稅前利潤的增長而提高。第二,盈利能力。全面“營改增”政策實施后,由于稅負減輕,在凈資產不變的前提下,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也會隨之提升。第三,營運能力。現金流量增加,促使現代服務型企業增加對設備、技術等資產更新換代以及服務和管理模式創新方面的投資,以此提升自身服務水平、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3 應對策略
綜上,全面“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減輕了現代服務行業的稅負,為企業提高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營運能力創造了政策條件。作為納稅人,現代服務型企業還應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加強政策學習。仔細研究全面“營改增”過度政策、實施辦法以及零稅率和免稅政策等相關規定,理清思路,做到依法納稅、合理納稅。第二,在認真學習相關政策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第三,提高資金利用率。全面“營改增”政策使得企業稅負下降,現金流增加。企業應當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加大創新性投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黃鑫,張偉.全面營改增政策機理研究[J].財務與會計,2016(15):25—27
[2]陳紅霞.全面營改增政策下一般納稅人的應對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6(19):60—60
[3]弓慶華.全面營改增對倉儲物流企業的影響及納稅籌劃[J].江蘇商論,2016(12):159—160
[4]王利娜,張偉.全面營改增下購買不動產進項稅額問題解析[J].財務與會計,2016(15):35—37
[5]曹可成.全面營改增對中小互聯網企業的影響——以Qs互聯網企業為例[J].會計之友,2017(12):98一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