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
【摘要】對于企業來講,在進行投融資時風控尤為重要,這與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直接影響,若是控制不當或未及時控制,極有可能導致企業面臨生存危機甚至破產。為了保證企業能夠在復雜的經濟市場中良好運營,需對企業投融資風險因素深入研究,只有探明導致企業投融資風險的原因。才能做好應對措施來降低投融資風險對企業生產運營帶來的危害。下面文章對投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控制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投融資;風險控制
面對當下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必須要做好投融資工作,只有加強對資金的有效運用,才能夠保證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并且獲取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面對當前我國市場發展日益激烈的競爭,企業在進行投融資行為的過程當中,必須要明確資本市場發展對其產生的重要影響,然后采取有效的舉措,才能夠進行正常的投融資行為,從而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立足。
1 增強投融資風險控制的意義
1.1 企業發展的客觀需求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和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中國的中小企業已經在數量、質量和規模的改進。特別是在一些中小企業,發展速度日新月異,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稅收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不僅促進了中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也有效地減輕國家的就業壓力。
1.2 有助于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已呈現多樣化,這導致了對產權框架集中發展的不足。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中小企業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這就要求現代企業能夠有效地整合產權主體與個人之間的利益。以企業可持續發展為中心,保證企業長期健康發展。
2 造成企業投融資風險的主要因素
2.1 融資渠道和模式單一
企業在開發新興項目時,所花費的資金量巨大,并且資金回籠的時間比較長,企業自身長期所積累的資金往往無法支撐項目開發需求,所以如果在沒有外部金融市場的支撐情況下,企業內部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現象,甚至使企業面臨危機或破產的困境。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企業開發項目所用的資金來自于銀行貸款等傳統模式,在該種狀況下,極易導致由于宏觀政策調整、企業信用不足等導致融資失敗,面臨財務風險。因此,為解決融資的渠道過于單一,過度的依賴銀行貸款的問題,而企業可以嘗試通過采用信托、租賃或基金的方式展開融資,在融資渠道和模式上企業也需走多元化發展道路。
2.2 企業融資成本較高、使用效率低
貸款的成本是在各類融資方式中比較高的一類,這也是間接融資的一個顯著弱點。對于債券融資來說,它面臨著市場選擇的狀況,市場上的購買主體對企業的信賴程度都比較低,所以國債的發行利率就會顯著低于企業債的同期利率,尤其是在市場緊缺資金的情況下表現得尤為突出。由此可以看出,企業的市場化融資與宏觀經濟行業的發展情況息息相關。另一方面,企業的投資活動沒有嚴格的監管體系,企業收到相關資金后,會存在濫用資金、挪用資金的情況,對此投資者無從得知,如此一來就給企業日后的發展產生了潛在的風險。
3 對于企業投融資風險控制的措施的探討
3.1 做好應對資本市場發展
首先,企業要改變傳統的觀念,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努力做好投融資方面的規劃。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企業在進行投融資行為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做好前期的規劃,對自身的資金進行正確的評估,這樣才能夠把握住發展機遇,做好投資以及融資的計劃,避免投融資風險,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同時也能夠打破投融資行為不合理的現狀,資金的優化配置,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完善我國的資本市場,暢通投融資渠道,為企業投融資提供更加優越的環境。面對當前我國企業融資渠道比較狹窄,企業融資環境緊張的發展現狀,為了促進我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要完善投融資渠道,通過完善金融機構的融資手段以及方式,為企業的投融資提供更加優質的保障,尤其是政府要加強對金融政策扶持,確保銀行貸款能夠更好地向企業開放,保證企業融資渠道的暢通,從而實現擴大規模、抓住有利時機的發展愿望,促進我國企業經濟實力的增強。
3.2 提高企業投融資整合能力
企業投資方在投資時,首要任務就是分析企業的投融資整合能力。比如現有資產、信用等級、項目或產品本身情況等,在充分認識企業自身能力和條件的前提下展開企業投融資,可以有效防范企業投融資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提高投資收益率。銀行傳統貸款模式固然有利率較低、操作成熟等優勢,但如果要提高杠桿率,加大資產收益率,可以在此基礎上嘗試引入基金、融資租賃、信托、保險等資金,這些產品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比銀行傳統貸款能更靈活、成本更低。因此,企業投融資方需對融資整合能力進行評估,為企業后期融資提供有利條件,使企業財務管理與實際運營相融合,從而提升企業內部資金流動性,確保投融資企業能夠處于穩定運行的同時,還能使企業投融資風險得到控制。
3.3 鼓勵企業發展內源性投融資
各級地方政府應當劃撥專項財政資金,設立科技型小微企業擔保風險池基金,與貸款銀行、科技擔保機構共擔風險。如杭州市政府聯動各區、縣(市)科技局用原來無償資助的財政資金設立了“聯合天使擔保風險池”,建立了科技擔保風險分擔機制,貸款違約風險由貸款銀行、擔保公司和“聯合天使擔保風險池”按比例分擔。同時地方政府應當設立科技擔保代償補償基金,完善擔保資金補償機制。如北京市政府對首創擔保公司當年發生的代償給予定率補償,補償率最高不超過當年實際擔保余額的6%,保障了首創擔保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在激烈的競爭條件下,企業只有對投融資全過程實行動態管理,不斷評價投融資風險程度,善于做好與投融資活動有關的工作,通過經營管理的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力和營利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投融資風險,使企業持續經營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譚超.文化企業融資風險的識別、度量與預警研究[D].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6
[2]陳春華.我國能源企業項目融資財務風險控制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5
[3]陳晶瑩.成長期科技型企業融資風險管理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