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藜熳
【摘要】大數據的使用是當前管理革新的重要手段,高校行政管理當前被學界廣泛詬病,但是在體制范圍內進行全方位的改革也難以實現。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高校行政管理革新提供了方案,其量化的分析模式也符合當前學術研究和管理方法個性的要求,本文認為高校行政管理對于大數據的使用應該從提高思想認識、革新組織架構和重新構建流程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行政管理
一、高校行政管理與高校“大數據”
(一)高校行政管理
高校行政管理的定義在學界有多種說法,通俗的定義是高校通過行政管理的手段,整合和優化各種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使其發揮最大的效用,保證高校的組織目標實現的過程。當前的高校行政管理是明顯的科層制管理結構,有著非常明顯的弊端。首先是高校的科層制使得高校異化為金字塔型的權力義務結構,高校的行政管理呈現出自上而下的逐級責任分擔的計劃色彩:其次是科層制的權力實現模式是管理者通過制度來實現自身管理思路,但是在高校這個思想自由,與世界最先進技術接軌的場所,管理者自身的主觀意愿很可能通過制度來對需求實現壓制,這種壓制有可能是非主觀的,但是卻十分容易造成高校的管理失范或者扼殺創新。
(二)高校大數據管理
“大數據”是在互聯網發展背景下的熱點話題,對于大數據的概念,沒有統一的定義,主要是對海量數據及相關分析、處理與應用技術的統稱,高校的大數據是結合大數據技術,對高校教育信息化過程中,收集和分析科研、學生管理的校內數據和市場、就業等校外數據的集合。隨著“大數據”應用的日益普及,對于大數據的運用也日益成熟,大數據必將成為高校行政管理科學化的重要工具。高校對于大數據管理的運用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種資源,實現與高校行政管理相關的數據的使用效率,開創高校管理的新時代。
二、樹立大數據行政管理的思想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高校要樹立“大數據”參與高校行政管理的思想,要有萬物皆可數據化的思想認識,數據化就是將關注的對象進行數據化處理,將事務的表象進行量化處理。在這種背景下,高校的教學、學術研究、行政管理都可以進行數據化處理,通過數據的采集、匯總、分析和預測評估,為高校行政管理決策科學化提供了重要基礎,首先是來自于各項業務的數據可以匯總分析,從不同角度給予決策支持;其次是來自于歷史數據的積累可以幫助決策者更加理性的進行分析決策。
三、結合大數據重構高校組織架構
(一)大數據平臺建設
高校的組織結構因為其特殊性表現出了業務數據資源標準不統一,數據的使用也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數據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在大數據時代,高校應該從高校發展的戰略出發,在全校范圍內建立起統一的大數據信息平臺,統一高校各院系之間的數據標準,提供數據統一采集、分析的硬件設施,安排專門人員進行大數據的統計,為各院系數據的匯總提供支撐。
(二)建立大數據管理規范
大數據的收集、匯總和分析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需要硬件支撐,也需要制度提供保障,這里的制度是多方面的。首先需要完整的數據管理體系,數據格式類型、數據接口等需要提供標準,統一的數據標準是數據匯總和分享的基礎。其次需要智能部門之間的配合協作,要成立專門的數據管理部門,按照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再以統一的口徑進行數據分享,避免多頭管理產生的不一致。
(三)提高大數據系統的運用
單純的信息匯總和分析不能很有效的實現對數據的使用,大數據的數據運用需要與現有系統進行深度融合,如果完全另起爐灶進行大數據的系統建設,費時費力。因此可以在現有的信息系統基礎上進行系統集成,比如與OA系統集成,在原有用戶的使用過程中收集相關數據,幫助決策者查找高校行政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量化分析能夠策。
四、實現高校大數據管理的流程再造
(一)數據收集和匯總
從學校各業務信息處理系統或其他相關數據源采集諸如師資建設、人才培養、學術建設、教育辦學、學術合作等業務活動的相關數據并進行梳理并整合,原有的數據系統采集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完整性。鑒于高校數據龐大、多樣與異質的特點,多源異構數據需要經過“抽取一轉換一裝載(Extract—Transform-Load,ETL)”處理使之成為統一、集中、穩定的數據并加載于數據倉庫中,為后續管理環境分析、問題探究及解決方案的尋求提供數據基礎。
(二)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
通過對來自于各類不同數據源的海量數據進行廣泛挖掘和深度分析,并結合可視化分析技術及量化模型測算與驗證,可以幫助管理者從全新的角度來看待現有的管理現狀,這種全新的角度可能會更為直觀,由于數據來源多元化,這樣就給高校的行政管理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思考角度,可以幫助管理者從多維度分析影響學校發展的要素和指標,多元素分析和數據量化分析能夠更加直觀的發現產生問題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根據實現管理目標的需求設計和制定多種可能的管理行動方案備選,再通過運籌學等優化理論對采用這些備選方案可能產生的后果進行推演,并根據適當的標準對上述備選方案進行排序,為學校管理者提供系統、科學的決策支持。
(三)方案抉擇與實施
管理者通過理性計算,即比較方案實施的得失,從上述備選方案中選擇效益最大化的方案加以實施。該方案的具體實施交由傳統科層管理組織通過OA協同辦公系統等業務管理系統的一系列數據操作加以實現。例如行政管理的任務管理、公文管理、檔案管理、消息管理、會議管理、配置管理等辦公業務活動。
(四)過程審查與評價
在冗長而復雜的管理方案實施過程中,及時獲取相關活動的技術參數等數據的動態變化,從中發現管理活動的質量特征信息以及隱含的演化規律和問題,并對管理行為發生異常的可能性和范圍進行預測,為管理者根據管理活動狀態及時實施調控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并通過管理方案的效果審查與評價,為下一個階段方案的制定與選擇提供幫助信息。
參考文獻:
[1]程瑛,劉成.邁向大數據時代的高校管理創新[J].中國行政管理,2016(8)
[2]黃欣榮.大數據哲學研究的背景、現狀與路徑[J].哲學動態,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