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黃華
【摘要】商業銀行出現不良貸款問題,不僅會嚴重影響金融環境的穩定性,還會直接威脅國家的經濟發展,而有效防范不良貸款,采取有效的處置方式,則成為了金融領域的主要核心內容。據此,本文主要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及處置方式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處置方式
一、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
(一)資金體制變革的影響。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過程中,隨著“撥改貸”政策的逐步實施,國企不再得到國撥資金的補充,以致企業虧損等財政性支出被擠入了銀行流動資金貸款,因此造成企業資金捉襟見肘,周轉失靈,這對國企最終無力償付貸款本息有相當影響。
(二)會計核算處理上的弊漏。流動資金貸款原是填補國企自有資金不足,由銀行發放的短期貸款,它的貸款期限一般為一年。但實際上它是銀行墊付國企鋪底的流動資金,是長期被企業周轉占用,形成“短貸長用”。對這類貸款的到期還款,相應的會計核算處理方法一直為“借新還舊”。隨著短期貸款到期申請展期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原貸款期限,經批準展期后的貸款,如到期無力還款,次日起即屬逾期貸款等規定的出臺,堵住了沒完沒了的展期,貸款的逾期情況得到了真實反映,這是不良貸款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投融資體制約束了銀行自主經營。我國的投資體制缺乏責任制的約束,長期以來形成一種“政府立項、計委審批、財政與銀行買單”的模式,由于投資項目的確立,系由有關部門包攬決定,銀行只作為一個現成的貸款人。如遇到決策失誤、立項不當,或經濟環境變化,往往發生項目建成無法投產,或因重復建設,投產后產品積壓,以及產銷不對路、效益低下等。結果使貸款到期無力歸還,造成逾期和呆滯,形成不良。
(四)通貨膨脹造成企業虛盈實虧,影響資金周轉。在通貨膨脹期間,有些人因同貨而發財致富,這是因為借入資金的利息及有關成本低于物價上漲的幅度,但按正常產銷循環的國企,卻受物價上漲的損漏,特別是在嚴重通貨膨脹中,由于物資價格金額增大,形成賬面虛盈,將這部分“虛盈”作稅利上交后,實際是短了一塊。由于沒有增撥資金,迫使經營規??s小,以致影響正常的資金周轉和貸款本息的如期歸還。
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處置方式
1、貸款質量。對信貸資產進行五級分類來考核信貸資產的質量,將信貸資產按風險大小分為正常資產、關注資產、次級資產、可疑資產和損失資產五種,這種分類方式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商業銀行的真實資產,促進商業銀行主動防范貸款風險。
2、資產重組。資產重組是對那些不具有還款能力的企業的內外資源進行整合,完善其運營和管理,提升經濟效益,使其具有還款能力。
3、以資抵債。以資抵債是根據法律規定和貸款人簽訂協議,當貸款人不具有還款能力,無法以貨幣支付本息時,貸款人的其他資產可用來抵押貸款,商業銀行擁有對貸款人資產處置的權力。
4、政府注入資金。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對商業銀行注入資金,緩解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情況。政府注入資金的方式可以擴充商業銀行的資本金,不僅能夠使得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暫時達到《商業銀行法》的8%的要求,而且為商業銀行調整結構、改善不良貸款狀況爭取了時間。
5、呆賬準備金核銷制度。自從五級質量分類在商業銀行內實行,商業銀行可以更加清楚準確的了解自己的貸款質量和資產質量,并且根據貸款的不同等級提取呆賬準備金。但是,即使商業銀行對不良貸款進行核銷,仍然遠遠不能抵銷不良貸款的增長,不良貸款金額仍然居高不下。
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新方式
(一)防范機制。目前,我國已經有專門處理不良資產問題的相關管理公司,這就直接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創造了一個新思路。然而,不良貸款管理的根源就在于有效防范,從根本上避免不良貸款,進一步健全不良貸款防范機制的建立才是關鍵所在。切實根據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所產生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進行詳細分析,不良貸款防范機制的建立應從宏觀環境、微觀制度、新技術等方面著手。其中,宏觀則是政府應完善宏觀調控體系,對金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和約束。微觀則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健全內部管理和控制制度,構建激勵約束機制。新技術則是商業銀行應充分合理利用其,有效管理并控制貸款風險。
(二)資產證券化。所謂資產證券化主要就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金融T具,比較適用于大規模,通過資產組合,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量的不良資產。其中,單個不良資產會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但是切實根據資產特性等,實現資產的有機組合,便能夠形成具有較大價值意義的現金流入。商業銀行應該積極創新金融,促進商業銀行貸款實現正確話,一旦商業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拆分貸款并打包上市,就可以以債權市場作為輔助,有力減少巨大的不良貸款。
(三)推出信用衍生品。即使信用衍生品在次級抵押貸款危機中備受打擊,但是,部分信用衍生品依舊占據著比較大的市場份額。信用衍生品實際上是商業銀行對其中可能存在風險的貸款購置金融保險.并繳納的保費,一旦貸款出現違約,商業銀行便可以獲得協議約定的賠償金額。信用衍生品則就會直接轉移商業銀行風險,從而有效改善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體制。適當合理發展信用衍生品市場,能夠有效控制商業銀行風險,促進其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構建數據共享平臺和數據聯盟。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評級今年發布的報告中,中國五家國有銀行評級為A,這五家國有銀行資產占國內銀行資產總額的45%,也就是說,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信貸規模的不斷擴大,使銀行和政府的潛在不良貸款數額上升,短期內中國商業銀行生存力等級不可能上升。因此,當前銀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控制不良貸款。歐洲銀行早在十幾年前就建立了信用聯盟,聯盟成員根據聯盟標準提高信貸數據,實現數據共享。
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及時解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首先需要進一步提高對信貸風險的重視,提高不良貸款的有效防范意識,并構建完善的不良貸款防范機制。其次,尋找全新的解決方式方法,將資產證券化作為全新金融創新工具,以此有效解決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存量。再次,信用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可以將商業銀行的部分風險直接轉移,這就直接在很大程度上為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最后.商業銀行應相互協作、聯合,構建完善的數據共享平臺和信用聯盟,提高風險度量水平,以此從根本上避免信貸風險,確保商業銀行貸款工作得以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