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娜 周榮榮
【摘要】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網絡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共享經濟逐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共享經濟=互聯網平臺+閑置的資本,它存在問題及對策,為此,簡要介紹了與此相關的共享經濟。
【關鍵字】互聯網+共享經濟對策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rapid de- 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mobile network constantly carry on the technologicai innovation, sha-ing economy graclually appeared in our vision. Sharing economy= Internet platform+ idle capital,its prob- 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which, brief introduction is made.
【Keywods】Internet+ Shared economic, countermeasure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背景下,李克強還專門捉到了“分享經濟”這個詞。共享產業的出現,很好地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政府工作報告顯示,近五年來,我國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1%,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實踐充分說明,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創新進入活躍期,有能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我國正處于產業結構升級、經濟體制完善的階段,傳統的經濟模式已不能滿足我國人民生活的需要,互聯網下的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新的消費模式也在不斷的興起,對于共享經濟形式下的產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一、相關定義及研究
(一)共享經濟的定義
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是由美國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和瓊·斯潘思于1978年發表的論文中提出的。1984年麻省理工學院馬丁·威茨曼教授就深入闡述了共享經濟的概念,然而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這種經濟模式卻是在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經過從多方面的匯總,得出來這樣一個定義:共享經濟是用來描述建立在個人資源共享的基礎上,通過利用分享他人的閑置資源創造價值,從而使提供者獲得利潤的一種商業模式。
(二)共享經濟的存在形式
當前共享內容已不再局限于虛擬資源,而是擴展到房子、車子等消費實體,形成了新一代的商業模式。威茨曼教授把“共享經濟”分成三大類別:一是基于共享和租賃的產品服務。比如說,滴滴、ofo等;二是基于二手轉讓的產品再流通,實質上是同一物品在不同需求者間依次實現所有權移轉。如短程網、百姓網等;三是基于資產和技能共享的協同生活方式,實質上是時間、知識和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分享。如:互聯網+旅行服務、互聯網+健康等。
二、共享經濟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共享經濟的現狀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共享經濟模式逐漸趨向于多樣化,共享經濟在不斷的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眾多行業領域,創新創業型企業在共享經濟的實踐中占有主要地位。從2017年統計公報上來看,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5.8%,手機上網人數7.53億人,移動互聯網接人流量比上年增長162.7%。共享經濟、數字經濟廣泛滲透,正在深刻改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從這些數據來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為共享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
(二)存在的問題
1.信息安全問題
現在的共享經濟模式更多的是依靠于第三方支付的支付方式,涉及到的使用者眾多,由于信息技術的特殊性,問題就會逐漸凸顯出來,如信息的不公開透明、虛擬賬號等,都會給不法分子投機取巧的機會。除此之外,還會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個人隱私的泄露,對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2.法律問題
共享經濟模式引發了一些新的法律問題,比如: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所提供資源存在瑕疵,那消費者的利益該如何進行保護;如果閑置資源的提供者不是其所有制而是合法占有者,那利益又該如何保護:共享平臺由于某種原因違約支付,那消費者的利益怎么辦。因此,對共享經濟企業的重點監管是共享經濟模式下未來法律發展的方向。
3.素質問題
共享經濟是對供應方和消費者都有利的一種商業模式。但是,人們的素質問題就暴露了出來,就以共享單車為例,現在共享單車的使用風靡全國,可一些不文明的乘車行為也日益曝光。例如:謊報車輛故障,免費用車;鎖上私人鎖,占為已有;記住鎖車密碼,下次使用不交費等,這些都是素質低下的行為。
三、對策
(一)健全信用體系
在共享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個人信息及財產是極為重要的。信用交易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主要交易手段,可以保證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的公平和效率。
(二)完善相關法律
共享經濟與我們傳統的經濟模式和產業結構是有差異的,出現的問題也是不能夠一概而論的,所以相關的法律法規不能夠完全適用于互聯網下的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產業就難以被有效的監管,以此我國就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共享經濟產業能夠穩健的發展。
(三)提高自身素質
在一些共享經濟產業中,尤其在共享單車的占有使用上,我國某些國民的素質低下問題被完全暴露出來。一個產業要想穩健的發展,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共享是指共同享用,只有我們共同維護,這個產業才會發展的更好。
參考文獻:
【l】湯天波,吳曉雋.共享經濟:“互聯網+”下的顛覆性經濟模式【A】科學發展.2015 .12 85期。
【2】馬丁·L·威茨曼【M】分享經濟。
【3】Marcus·Felson·JoeL·Spaeth【M】 community
StructureandCollaborative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 proach,1978.
【4】鄭志來.共享經濟的成因、內涵與商業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6.3期。
【5】呂本富,周軍蘭.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與創新前景分析【A】學術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