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麗 李洪偉
【摘要】文章圍繞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這一話題,闡述了當前基本形勢,分析了發展現狀,并從產業轉移、產業鏈延伸、一體化程度這三個方面提出了建議,從而認識到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河北 京津 服務貿易協同發展
自從進入到21世紀,一些以現代化都市為主的城市圈,逐漸成為經濟活躍地帶,對全世界經濟發揮著主導性作用。我國由于城市圈起步較晚,所以無論是實踐,還是理論都需要一段時間。我國于2014年召開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匯報,針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問題展開了重點討論。京津冀位于我國環渤海經濟區域帶,在經濟、政治等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優勢,然而一直以來卻面臨發展不均衡這一問題,導致發展后勁不足。為此,需要在服務貿易這一環境下大力推進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
1 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形勢
1.1.規模方面。北京服務貿易規模正處于不斷擴大的狀態下,2003年開始,該市的服務貿易金額為162.24億美元,到了2016年,便增長了1360余億美元,不考慮金融危機影響,北京市的服務貿易額一直處于飛速增長的趨勢。進入到2016年,北京的服務貿易額中出口額占比52%,進口額則占比48%。天津服務貿易金額的增長速度也十分迅速,2006年僅為116.5億美元,到了2017年便增長到366.1億美元,增長了90.2%,、2017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913.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3%。其中出口額占比38%,進口額占比為62%。河北與京津兩地相比,主要是貨物貿易較多,在服務貿易方面依然處于發展階段,然而增長速度卻非常快。2017年,河北全年的服務貿易總額為388億美元,出口額占比37%,進口額占比63%。
1.2 京津冀地區服務貿易結構。從2003開始直至2017年,這14年發展期間,北京服務貿易項目主是旅游、運輸和其余商業服務,這三項在服務貿易總額中占比超過70%。一些新興的服務貿易項目變化并不是非常明顯,然而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增長速度卜分明顯。2017年,天津地區的服務貿易已經超過12個領域,其中以運輸、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等五類為主,在天津服務進出口總額占比超過90%,旅游業以40%的優勢排名第一。因為河北有非常豐富的勞動力,并且帶有成本低的特點,優勢集中體現在勞務輸出、工程承包以及旅游服務貿易等行業。
2 京津冀地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現狀
2.1 區域合作不深人
京津冀在實現服務貿易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缺乏統一的協調機制,無法有效抵抗外部風險。對于這一問題,可結合天津市服務貿易發展總額來分析,2008年天津市服務貿易總額達到巔峰階段,此后呈現出連年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天津在整體區域發展中處于比較孤立的狀態,既沒有充分發揮北京地區的服務貿易總部資源優勢,也沒有河北地區的服務貿易地域優勢,從而使服務貿易增長速度受到影響。由此可見,京津冀服務貿易區域合作并不深入。
2.2 服務貿易發展潛力巨大
“十三五”期間,京津冀地區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兩方面的增長趨勢卜分顯著,然而從整體形勢分析,貨物貿易增長速度更快。京津冀三個地區之間的服務貿易發展依然有巨大的空間。例如北京市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從最初的2倍增長到4倍。相較于貨物貿易順差,京津冀服務貿易依然存在結構性逆差的問題。
3 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的實現路徑
3.1 以產業轉移為背景的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
3.1.1 為北京市服務貿易梯度轉移提供正確的導向
北京屬于我國諸多城市中服務業國際競爭能力比較大的城市,服務貿易對于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其實該市很早便形成了服務經濟主導產業結構,并且憑借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扎實服務貿易基礎。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逐漸深入的影響下,北京需要立足于國內、國際這兩個市場,充分吸收優勢資源,提高服務業競爭力。現如今,我國貿易服務領域越發開放,尤其是北京的服務貿易更是發展迅速。作為我國的中心城市,北京有大量專業人才,為高端服務貿易提供源源不斷的推動力,使技術與產品研發也有更為優勢的發展條件。當前,北京地區的服務貿易已經進入打破現代化階段,需要將發展的目標放在傳統結構的生機與優化上,從而不斷擴大發展規模,實現京津冀服務貿易的協同發展。
3.1.2 加強京津冀轉移承接水平
天津是京津冀的門戶,也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主要港口基地,匯集了保稅區、開發區以及重點旅游地區等。基于濱海新區建設,使天津地區的服務業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在這期間,內部結構也從原本的傳統服務業過渡為現代服務業。由此可見,天津在實現服務貿易發展上有非常顯著的優勢,大力發展港口現代物流業,建設國際物流中心。此外,全面實現金融創新,與北京地區聯合建設北方地區的金融中心。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升服務業內部結構的升級速度,也可以為京津兩地的金融服務貿易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直至今日,天津濱海新區內金融、旅游、信息、商貿、娛樂等服務以及貨物運輸等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為實現京津冀服務貿易的協同發展提供了推動力。
3.2 以產業鏈延伸為前提的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
3.2.1 全面深入京津冀服務產業集群化發展
京津冀地區的服務產業集群化發展,主要目的在于體現內部服務貿易的高度集中,降低企業生產與交換成本,發揮規模經濟效益優勢,利用產業競爭力帶動企業競爭力。此外,形成規模經濟,引用先進的服務貿易技術,加快傳播新技術與知識,這一舉措是河北加快實現現代服務貿易發展的最為有效的途徑。要快速實現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在致力于集群化發展的同時也會形成集聚效應,吸引更多的企業來此發展。
京津冀區域所有的服務貿易一旦發生集聚,會相應的形成外部經濟,吸引更多外部企業,這樣一來便會形成服務貿易集聚的初始形態,從而全面進入到發展的良性循環中,形成更多集聚,這種滾雪球效應對于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也發揮了極大的優勢。因此,可以擬定行之有效的產業引導政策,深入構建工業園區,并且為其提供軟硬件設施,大力推進服務貿易發展。
3.2.2 建立京津冀服務貿易鏈
京、津、冀三個地區在發展服務貿易上都存在比較優勢,以此可以建立與實際發展相符的服務貿易鏈,推動服務貿易協同發展。其一,北京。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人才、技術的聚集地,可以發展更高層級的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針對那些與北京發展不相符的傳統服務貿易,可以轉移至津冀地區,以此提升津冀這兩個地區的服務貿易水平。其二,天津。該地區有非常顯著的港口優勢,加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制造業發展速度快,在物流、服務外包兩個方面有比較優勢。全新一輪的產業轉移是以服務業為主,通過濱海新區開發這一政策,積極吸引外資,全面推動服務貿易的協同發展。其三,河北。河北省多數城市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與北京和天津兩個地區相比,服務業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所以如果河北要承接京津兩個地區的貿易轉移存在難度。
3.3 以一體化程度為依靠的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
首先,加強京津冀三個地區的旅游業合作,奠定旅游服務貿易協同發展的扎實基礎。第一,深入北京、天津、河北三個地區的旅游產業合作。從旅游業角度展開分析,京津冀合作主要呈現散亂的狀態,目前發展的重點應該放置于京津冀地區旅游要素、資源的協同合作,加快旅游要素的結合,提出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產品;第二,積極擴寬京津冀旅游協同發展范圍。基于當前情況分析,京津冀旅游協作的范圍比較受限,需要持續擴展這三個地區所有旅游要素的集聚規模,對旅游產業鏈加以優化,加大旅游業宣傳,加強京津冀三個地區旅游市場管理,實現垂直與水平分工:第三,加強對京津冀旅游協作重視。
其次,以京津旅游服務貿易帶動河北落后地區經濟發展。通過對這三個省市的對比,發現在旅游服務貿易方面,河北和京津兩地有很大差距,特別是環京津地區。其實河北省可以充分發揮身在地理條件方面的優勢,在京津兩地旅游服務貿易的帶動下,積極實現京津冀旅游服務貿易協同發展。除了要利用相關政策實現京津冀旅游資源的融合,將京津兩地的旅游服務貿易鏈加以延伸之外,也要增加河北經濟落后地區的旅游業/經濟投入,在政策的帶動下逐漸縮小和京津兩地的差距。
結束語:綜上所述,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有利于實現京津冀一體化,尤其是當前世界對于服務貿易極為重視的環境下,京津冀服務貿易的協同發展也是符合國際發展需求的一個重要舉措,通過實現京津冀服務貿易協同發展,為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l】甄貞,吳明,張茜.河北省推進京津冀醫療服務協同發展的幾點建議【J】.科技展望,2016,26(30).
【2】張蕾,李郝峰,高陽.京津冀服務貿易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 (9).
【3】張鳳蓮.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承接產業轉移研究【J】.商,2016(1):253 -253.
【4】周健,王思凡,張琚.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人才引進戰略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6(15):20-22.
注:本文是“2017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17030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