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娟 張家瑞



【摘要】構建企業社會資本和知識管理能力對技術創新績效的效應模型,探索知識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結果表明:企業社會資本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知識管理能力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知識管理能力在企業社會資本和技術創新績效間起中介作用。
【關鍵詞】企業社會資本 知識管理能力 技術創新績效 結構方程模型
1 引言
本文研究了企業社會資本、知識管理能力和技術創新績效間的關系。結果表明:企業社會資本對技術創新績效有正向作用,知識管理能力在二者之間起中介作用。
2 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2.1 企業社會資本
根據經典研究,本文將企業社會資本可分為結構維、關系維和認知維三個維度。
本研究提出假設:Hl:企業社會資本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Hla:企業社會資本結構維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Hlb:企業社會資本關系維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Hlc:企業社會資本認知維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
2.2 知識管理能力
并不是企業擁有資源越多,企業的績效就越好,其間要考慮知識管理能力的影。因此提出假設:H2:企業知識管理能力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
2.3 技術創新績效
許多學者闡述了企業社會資本能促進技術創新績效【7】,但知識管理能力在二者之間有何作用,至今鮮有文獻給出解釋,因此假設知識管理能力對企業社會資本和技術創新績效起中介作用,即:H3:知識管理能力在企業社會資本和技術創新績效之間起中介效應。
根據分析與假設,構建基本理論模型(圖1)。
知識管理能力
3 問卷與數據收集
3.1 問卷設計
本研究的數據收集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白變量和因變量的測量采用Likert7(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點量表進行測量。發放對象為華東地區高新技術企業,調查時間為2017年10月1日至25日,發放問卷300份,回收268份,有效問卷194份,有效率66.9%。
3.2 樣本描述性統計
人員調查顯示:基層、中層、高層管理者所占比例分別為30.74%、25.63%、5.8%。在被調查人員的受教育程度方面,本科與碩士分別占64.25%和25.64%,分布比較集中。在生產部、研發部和銷售部工作的被調查人員比例分別是17.29%, 19.63%和15.89%。
企業調查顯示:樣本企業中民營企業占46.26%,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占37.85%,15.89%是合資企業,可見民營企業占樣本企業的比重較高。在企業類型方面,生產加工銷售業占35.26%,信息技術與通訊業占28.97%。在企業年齡方面,成立年限超過10年的樣本企業占63.56%。在企業規模方面,大中小企業分布比較平均。
4 實證分析
4.1 信度與效度檢測 首先進行量表信度分析,各變量的Cronbach's α系數均在0.725以上,大部分題項的Cronbach's α系數都在0.8以上,個別題項甚至達到了0.9以上,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然后對量表進行收斂效度檢驗。各測量變量與對應潛在變量之間的標準化因子載荷均在0.001水平上顯著,各潛在變量平均方差萃取(AVE)均大于0.5,問卷具有很好收斂效度;各因子組合信度(CR)均大于0.7,結合平均方差萃取結果,模型質量理想。
最后,運用驗證性因子分析檢驗變量的區分效度,在各因子模型之間進行對比。結果顯示三因子模型擬合較好X2=907.22,p<0.001; RMSEA= 0.077,CFI= 0.902,TLI= 0.901),此模型通過了檢驗,且擬合程度最好。
4.3 模型檢驗
依據AMOS中參數估計顯示的標準化參數估計和顯著性等數值對研究模型進行驗證分析,圖2為無中介模型,圖3為有中介模型。
注:***p<0.OOl,**p<0.01,* p<0.05
如表2所示,依據AMOS中參數估計顯示的標準化參數估計和顯著性等數值對研究模型1進行驗證分析。該模型的主要擬合指標擬合較好(RMSEA=0.076小于0.08,X2/ Df=2.58<3,p<0.001,CFI=0.093>0.90,TLI=0.902>0.9)。企業社會資本對技術創新績效的路徑系數為0.86,表明企業社會資本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Hl成立:企業社會資本的三維度對企業社會資本的路徑系數分別為0.93、0.94、0.92,間接說明結構維、關系維、認知維均對技術創新績效有正向影響,Hla,Hlb,Hlc:成立。
如表4所示,依據AMOS中參數估計顯示的標準化參數估計和顯著性等數值對研究模型2進行驗證分析。該模型的主要擬合指標擬合較好。
知識管理能力對技術創新績效的路徑系數為0.81,表明知識管理能力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H2成立:在無中介模型1中,企業社會資本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路徑系數為0.86,C.R=9.750,并在p<0.001的水平上具有統汁顯著性。
有中介模型中,企業社會資本對技術創新績效的路徑系數只有0.13,路徑系數顯著減弱,C.R.值只有0.667,顯著下降,且p=0.505,不具有統計顯著性,表明知識管理能力在企業社會資本和技術創新績效間起中介作用,H3成立。
5 結論
(1)企業社會資本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
(2)企業知識管理能力正向作用于技術創新績效。
(3)知識管理能力在企業社會資本和技術創新績效問起中介作用。
總而言之,企業在加強社會資本的同事,也應該加強管理資源,更能有效地提升技術創新績效。
參考文獻:
【l】Coleman, J.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human capital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8: 95 -120.
【2】見超.企業社會資本對技術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3
【3】Suman SenJamesCowley. The Relevance of Stake-holder Theory and SocialCapital Theory in theContext of CSR in SMFs: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Fthics.2015
【4】張方華.知識型企業的社會資本與技術創新績效研究【D】.浙江: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4.
【5】KristineBerzina.Fnterprise Related SocialCapi-taI:Different Levels of Social capital Accumulation【J】.Economics&Sociology; ,2011,4(2):66 -83.
【6】Andrew H G,Arvind M, Albert H.Knowledge manage-ment: an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2001,18 (1):185- 214.
【7】韋影.企業社會資本的測量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7,25(3):5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