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隨著煤炭形勢下行,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市場環境持續惡化,在煤炭行業持續降薪、降成本的大環境下,如何實現精干、高效,實現工資的公平、合理分配,保持煤礦企業市場競爭力,是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中煤西北能源公司通過推行定額工資結算作為激發員工生產積極性、降低生產成本的主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主要探索勞動定額工資結算體制的建立。
【關鍵詞】勞動定額 工資結算
中煤西北能源有限公司作為新建煤炭企業,面臨當前嚴峻的市場形勢,為有效傳導市場壓力,提高新建礦井的市場競爭力,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則,自2013年起在礦井基建和生產過程中,持續優化勞動定額體系,逐步推行分項定額工資結算辦法,對礦井總成本進行了有效管控、對薪酬分配、隊伍激勵、控制用工總量起到了顯著成效。現就具體實施情況介紹如下:
中煤西北能源有限公司在持續優化勞動定額體系的基礎上,所屬礦井整體工資結算全部采用分項定額工資結算,暨:
煤礦月度工資總額=生產區隊單價結算工資A+輔助區隊(機關)掛鉤工資B+超缺員獎罰C
其中,生產區隊單價結算工資A按照生產區隊執行單價乘以任務完成量的方式進行結算。輔助區隊(機關)掛鉤工資B按照規定比例乘以生產區隊的平均工資進行結算。超缺員獎罰C為全礦實際用工人數與定員人數相對比,按照實際用工少于定員人數進行獎勵,超過進行處罰的原則按月進行兌現。
一、生產區隊單價結算工資A。
這一部分工資是月度工資總額的主要構成部分,它的高低直接決定全礦當月工資總額,其他區隊(部門)工資水平按照一定比例和生產區隊直接掛鉤。生產區隊根據每月生產實際情況計算當月所掘進巷道的單價。
以連采隊為例,連采隊通過填寫《定額通知單》,每月輸入相關數據自動計算生成本月掘進巷道單價,單價乘以驗收后的任務量就是該隊月度工資總額。
每月結算區隊工資時,四部分中可變的只有“定額標準”和“調整系數”,這兩個可變部分是生產區隊單價結算工資的基礎。
1.定額標準的制定。定額標準在一定階段內不可變,定額標準的制定主要通過現場寫實、工時消耗、工時分析、工時設計、計算每工任務量、數據分析、得出定額標準等過程,具體如下:
(1)現場寫實。制定定額標準的基礎工作是數據分析,而數據分析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現場寫實。
現場寫實是從某一工種班前會開始記錄,到當天工作結束480分鐘內每項工作的時間消耗,為數據分析做準備。
(2)工時消耗和工時分析。通過一段時間的現場寫實,將數據進行統計和分類,計算出正常情況下掘進1米巷道需要多長時間和每個班的有效生產時間是多少。
(3)工時設計。在工時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歸類、整理,整理在一天工作480分鐘時間內各項工作分別占多長時間、多大比例。
(4)計算每工任務量。根據上述工時分析得出的有效作業時間和掘進一米時間,從而計算出每工任務量。
(5)定額標準。通過數據分析計算得出的每工任務量就是相應工種在這個工序的定額標準。通過同樣的方法,可以確定一個煤機司機在其他巷道條件下的定額標準,同理,可以確定其他直接生產工序制定定額標準。然后每月根據巷道的基本情況,查找所適用的定額標準,填人表內即可直接得出當月的任務量及相應的延米單價。
2.調整系數的制定。煤礦生產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地質條件、設備、工藝變化等方面的影響,為避免因客觀因素導致的“出工不出活”,要對一些標準進行調整。同樣,通過生產寫實、數據分析,測定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素下對正常生產的影響,進而制定相應的調整系數。
綜上所述,將定額標準和調整系數填入表內,自動生成當月結算單價。生產區隊單價結算工資A=當月結算單價X當月完成任務量。通過生產區隊單價結算工資A的實施,在企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從源頭上引導區隊自覺控制用工人數。從上述表格的計算過程中可以看出,每月結算單價按照定員人數計算,和當月實際用工人數無關,這樣區隊才能在保證正常的安全生產前提下,盡可能的少用人,以此提高人均工資。更好的體現了“增人不增資、減人不減資”的分配理念。
二是從制度體系上引導員工多勞多得。搞活內部分配機制,運用經濟杠桿鼓勵員工多勞多得,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區隊的工資總額完全和產量掛鉤,產量完成的越多,收入水平越高。區隊之間也拉開了收入差距,形成了區隊之間的比、趕、超。
三是從結算制度上引導工資分配的公平合理。在上述結算過程中,考慮了設備新舊、地質構造、工藝變化等因素,通過調整系數進行調整,使結算更符合實際,保證了一定量的勞動領取一定的報酬,杜絕了特殊地質等條件下出力不出活、工資水平高低不能考慮客觀因素影響等情況的發生。
四是從管理上引導員工提供工作的積極性。打破基建時期大鍋飯的工資分配體系,按照新的工資結算體系,讓廣大員工很直觀的了解干什么活掙什么活的錢,進一步提高薪酬分配的透明度,從而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勞動效率。
二、輔助區隊(機關)掛鉤工資B。
在機構設置和定員時,將所有區隊、部門分為三類:
第一類:井下一線直接生產區隊,包括綜采隊、連采隊和掘錨隊:
第二類:生產輔助區隊,包括運轉隊、提升隊、機電隊、通風隊、地測隊、井下車隊和選煤廠:
第三類:地面輔助區隊,包括公司機關、物資供應部、后勤服務中心及其他部門、區隊。
以上三類區隊的工資系數暫設為:1.00:0.70:0.60。所有生產輔助區隊、地面輔助區隊(機關)以生產一線的平均工資為基礎,按照相應的系數計算。
通過輔助區隊(機關)掛鉤工資B的實施,在企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建立了基于生產一線的工資結算體系。全礦工資的高低直接取決于生產一線任務的完成情況,要想工資高只能依靠多完成生產任務,形成了一切傾向于生產一線、服務一線的導向。
二是建立了相對合理的工資結構。以側重生產一線工資為導向,考慮 作性質、技能要求、勞動貢獻等多方面因素,按照比例確定了三類區隊的工資比例,合理的確定了全礦的工資結構。
三是建立了側重于一線的人員流動體系。確定了只有在生產一線、條件艱苦的地方才能拿到高工資的人員流動導向,以工資杠桿促進了輔助人員向生產一線流動。
三、超缺員獎罰C。
在勞動定員內,鼓勵礦井少用人,具體工資結算辦法是:
1.-線區隊:按照定員人數結算。勞動合同制用工實行增人不增資,減人不減資。勞務派遣制用工缺員時按照定員結算,超出部分獎勵勞動合同制用工。超員時勞務派遣制用工工資按照實有人數結算,超員工資從勞動合同制用工工資中扣減。
2.輔助區隊及機關:按照定員人數結算。勞動合同制用工超缺員人數按照平均工資的lO%進行獎罰(實有人數工資加獎罰工資)。勞務派遣制用工按照實有人數結算,按照超缺員勞務派遣制用工工資標準的20%獎罰勞動合同制用工。
3.為保證一線隊伍的安全生產,一線區隊缺員人數不得超過本區對定員人數的10%。
通過超缺員獎罰C的實施,在企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有效控制了用工總量。生產一線區隊按照定員測算結算單價,從源頭上控制用工數量。全礦總人數也和定員人數進行對比,少用人按照一定比例獎勵,多用人按照一定比例處罰。體現了精干高效的原則。
二是有效控制了人工總成本。把勞動合同制用工和勞務派遣制用工進行統一管理,在定員人數內,少用勞務派遣制用工時給予勞動合同制用工一定獎勵,多用勞務派遣制用工時,扣減一定比例勞動合同制用工工資,對人工總成本進行有效管控。
按照以上結算辦法完成煤礦月度工資總額的結算,煤礦月度工資總額=生產區隊單價結算工資A+輔助區隊(機關)掛鉤工資B+超缺員獎罰C。煤礦及區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工資二次分配辦法,完成員工月度工資分配。這樣的分配體系保證了各部門、區隊形成向生產一線傾斜、為生產一線服務的里面,從而保證了正常生產。中煤西北能源有限公司作為蒙陜地區新建的大型煤炭企業,通過定額工資結算體系的推行,有效的激勵了生產區隊、解決了生產區隊人員穩定性差的難題、控制了人員數量及生產成本、實現了從基建向生產的平穩過渡。
參考文獻:
【l】喬麗:企業勞動定額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年第05月58卷.
【2】程強:勞動定額在煤礦企業管理中的作用【J】:《工業》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