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潤蘭
【摘要】本文根據小學教學實踐,探討如何營造健康、和諧、優雅的的班級文化環境,探討創建書香班級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書香班級文化,讓學生都能愛上閱讀,與書為伴,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書香班級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01
書香班級就是班級的師生愛讀書、讀好書蔚然成風。我們提供的良好的讀書環境的這樣一個平臺,努力創設一種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書香文化氛圍,讓學生與書為伴,愛上看書,學會看書,在閱讀中培養各方面的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中寫到:“在小學里,獨立閱讀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道德發展和審美發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獨立閱讀在學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度。”從此看出,閱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閱讀是學生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園,對于學生各個學科的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因而,在日常教學工作,我們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精心構建一個書香班級,讓學生在濃郁的書香中健康成長。
一、環境創設,營造班級書香氛圍
構建書香班級,首先要重視環境的建設。蘇聯的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面墻壁能說話,每一塊石頭會唱歌。要讓學生視線所到的地方,都帶有教育性,讓每一個景點都給人以啟示,讓每一個角落都有美在閃光”。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喚醒學生主動讀書意識,班級環境的布置是班級文化建設最基本的內容,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群策群力,充分利用好教室每一個空間,精心布置,使其既溫馨舒適,又催人上進。
1.墻壁文化建設
教室要營造適合于學生閱讀、熏陶心靈的班級文化環境。教室內懸掛名人格言;利用墻壁張貼學生優秀習作、優秀書畫作品等,并結合傳統節日開展活動,如母親節粘貼寫給母親的話,教師節開展手抄報比賽……利用榮譽角,表揚好人好事,張貼班級榮譽和個人榮譽,樹立榜樣,激勵學生。把有限的教室空間成為無限的教育資源。
2.精心設計黑板報
教室后墻的黑板,是學生施展才能、索求求知的重要陣地。學生在充滿書香的環境中受到感染,不知不覺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3.提供豐富的書籍
我在班級里建立了圖書角,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書。如:人物傳記、歷史故事自然科學、古今中外名著、古詩詞等,充實了“書香班級”的硬性建設,為我們開展課題研究和實驗提供了物質保障。我把書籍整理分類編號后,有序擺好,然后選出圖書管理員,負責每天借書、還書的記載。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書讀,實現資源共享,我號召每個學生書包里都放本自己喜歡的課外書籍,還鼓勵同學之間互相交換,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閱讀,營造了良好的班級讀書氛圍。
二、加強閱讀指導,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應熱愛閱讀,樂于和學生分享閱讀的樂趣,形成一種濃厚的閱讀氛圍,并加強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引導,交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教師的指導和學生自主閱讀相結合。
1.發動宣傳,制定計劃
父母自身良好的閱讀習慣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孩子,家長的配合才能使活動順利進行,充分加強家校合作,增強家教讀書互動交流,利用《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明白閱讀的重要性,提倡家長進行親子閱讀,家校形成合力。
有了家長的全力支持,我還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鼓勵學生制定讀書的計劃,堅持天天閱讀。
2.激發熱情,引導閱讀
讀書活動應調動學生們內在的、主動的讀書興趣,激發學生對文學的熱愛和向往,讓學生在書中智力得到拓展,心靈得到凈化,人格得到升華。我在講語文課時隨機向學生介紹一些書籍,例如:在學習《觸摸春天》后,我介紹學生看《走出黑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學生知道只要努力一定能成為有成就的人,書籍成為推動讀書的動力。
幫助學生選擇對成長有益的書籍。我經常發送有益的書目給學生,推薦他們讀好書,和他們一起讀書,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又培養了他們正確的讀書習慣。
由于孩子年齡較小,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利用閱讀課或課前準備的時間與學生一起背精彩片段,背名言警句,欣賞學生習作,介紹剪報內容,與大家分享讀書的收獲與快樂。利用語文課、自習課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教給學生科學的讀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也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互相推薦書籍,學生在靜心閱讀中,每讀到心儀之處,必手動,心動,口動,筆動,讓學生能自覺閱讀,快樂閱讀,自悟閱讀,在靜心閱讀中靈性飛揚。
三、開展活動,享受書香
組織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學生創設閱讀的機會,努力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
積極開展主題班會。為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班級舉辦了 “學生讀書知識競賽”、“學生美詩文誦讀大賽”、“紅色經典誦讀”、“演故事”大賽等大型的書香系列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加這些活動,首先激勵學生自己收集題材,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班級開展評比活動,然后進行交流,大力為學生讀書創造平臺。
彰顯讀書特色,提高寫作水平。引領全體學生勤于讀書積累,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重視語言積累,內容包括:書名和作者,優美的詞句摘錄,心得體會等。每月舉行一次讀書筆記展評活動,樹立起優秀學生典型,成為“讀書之星”評選的依據。
四、評比表彰,提升閱讀體驗
在閱讀活動中,充分發揮評價激勵功能,盡量從不同角度發現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表現出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評比表彰:樂意捐書的評為“愛心美娃娃”,善于講故事的評為“故事大王”,誦讀古詩最多的評為“誦讀之星”,擅長寫作的評為“習作達人”,重視孩子閱讀習慣培養的家庭就評為“書香家庭”……獎項的設置幫助學生在閱讀活動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營造書香氛圍,構建書香班級,不僅可以使學生身心在書香氛圍中得以健康的成長,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掘,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人文內涵,陶冶師生的情操。我們齊來構建書香班級,讓孩子們遨游在書的海洋里,讓讀書成為習慣,讓閱讀點亮孩子人生的道路,為孩子一生的幸福成長奠基!
參考文獻:
[1]陳英.學生課外閱讀狀況[J].上海教育,2001年24期.
[2]李毓秋,張厚粲,李彬,李鳳玫.中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結構的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