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敏
【摘要】思維導圖是用圖解的形式和網狀的結構,加上關鍵詞和關鍵圖像,儲存、組織和優化信息。使學習內容形成長期記憶,達到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思維導圖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2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魚”這是教育教學中很重要教學理念,“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也就是說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將學生“主動性”、“潛在性”、“差異性”聚集到“具體個人”的概念上,要求把學生當作“具體個人”去認識和研究,“要承認人的生命”是在具體個人中存活、生長、發展的。把教育價值觀聚集到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
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既具備學習工具的強大優勢,又符合小學生的學習思維過程和認知特點。一方面。思維導圖可以通過圖像、色彩等手段,把難易表達的隱形知識轉化成形象化的顯性知識,使小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很好領悟到隱形知識。另一方面學習者借助思維導圖能形成有序的知識結構網絡,有益于系統、分層地組織信息,改變了以往機械記憶效果差,容易感到疲勞的弊端,是學習內容形成長期記憶,達到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
一、巧用思維導圖進行概念教學
數學概念是數學研究對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它反映了數學對象的本質屬性,是最重要的數學知識之一。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和難點。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概念的教學有一些問題,學生忽視基本概念的掌握,對基本概念不能形成知識網絡,更不能夠比較深刻地了解概念之間的聯系,因此,在新概念的學習過程中,引入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明確當前所學概念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發生發展和延伸情況,進一步溝通概念之間的聯系,進行主動探究的有意義學習,從而促進數學概念知識之間的融合,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條理化的認知結構。如“正方形概念教學”學生在一年級(下冊)已經直觀認識了正方形,課上讓學生主動發現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在學生發現了正方形的特點后,要求學生思考:正方形和其它四邊形相同的地方嗎?引導他們比較四邊形,并讓他們畫出思維導圖,見圖1-1,它以層記得方式來表達個概念間的關系,同時每一個概念都形成一個節點,都可以成為一個發散的中心,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開放式的思維結構。幫助他們鞏固對圖形特點的初步認識。葉瀾教授曾說過:“唯有采取主動方式去參與形成積極的關系與活動,在活動中實現自我發展的人,才是具有生命自覺的人,才能在復雜多變的現實中實現其生命的價值,創造理想的幸福人生”。
二、巧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是《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同時,它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往往教師在教學時沒有有效地解決好這個難點。而通過思維導圖構設思路,能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加工材料信息,深化知識理解,把握信息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對材料進行深層加工,形成一定的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植樹問題”一課,見圖1-2
在知識構建上,通過圖示解釋更為明確地構建知識。在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使學生對課堂材料進行深加工,形成一定的思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這要求教師“降低重心”,在課堂上努力為每個學生主動參與與教學提供廣泛的可能性。我們的認識是:新的教學過程的形成,首先必須讓學生的內在能力釋放出來,讓他們在課堂上“活”起來,從原有的靜聽模式中走出來。
三、巧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整理
新課標強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聯系實際,提高對數學整體的認識,使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關系,感受數學的整體性。在復習整理的時候,很多模塊看起來毫不相干,其實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通過思維導圖的融入,把它們聯系起來,讓學生可以從散雜、片段的機械式學習變為注重關系主動探究的有意義學習。如二年級數學知識的復習,見圖1-3,在一張紙上把本單元所有的信息組織在一個結構圖上,把每一概念分類并且有層次地分布在圖上,這樣就能夠同時刺激左腦和右腦,讓人在思考、記憶、分析時充分發掘潛能,激發靈感與想象。這樣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自己梳理每一個單元的知識點,提高學生解決實踐問題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為學生發現、形成和實現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學科所獨有的路徑與視角、思維與策略和獨特的邏輯符合等;為學生提供唯有在此學科的學習中才可能獲得的經歷、體驗、提升發現、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
思維導圖是教師有力的教學助手,通過思維導圖教師能夠在學生的腦海里清晰地呈現知識的框架與結構,使教師更加有條理地進行教學。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通過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具有正確的邏輯思維方式,并按照自己的推理進行畫圖,提高學生用圖示進行表達的能力,不斷促進學生大腦潛能的開發。總而言之,通過思維導圖的合理使用,可以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找到解題的思路,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思維導圖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的有效工具。
參考文獻:
[1]張向忠,葉瀾.新基礎教育研究手冊.[J].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5).
[2]葉瀾.“新基礎教育”論—關于當代中國學校變革的探究與認識[J].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