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舒 姜寧
【摘要】近年來,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迅猛帶來對外商務人才需求的增加,而大學作為人才培養和輸送的主要機構也要順應時代做出適時調整,大學商務英語的教學亦需要運用更合適的方法來促進教學,CBI教學理念作為一種將語言教學和專業內容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成為了大學商務英語教學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從CBI理念的介紹,教學設計、分析,以及面臨的困難和解決方法來探討CBI教學理念應用于大學商務英語教學的可行性,為來自不同領域的教師和研究者參與到CBI教學理念的研究拋磚引玉。
【關鍵詞】CBI模式 英語教學
一、引言
2018年是我國執行改革開放政策四十周年,在取得了輝煌成就的同時,中國的經濟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過渡,從重量向重質的方向轉變。在我國經濟進入轉型期的時候,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雄安新區建設和供給側改革等的逐步推進,關系到我國經濟轉型能否成功,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生存與發展。我們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深入到國際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領域中,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官方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學英語學習,成為這些復合型人才提高英語能力的關鍵階段,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已經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要求我們為高校大學生提供優質外語教育。高校開設大學英語課程,一方面是滿足國家戰略需求,為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另一方面,是滿足學生專業學習、國際交流、繼續深造、工作就業等方面的需要。大學英語課程對大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影響,學習英語有助于學生樹立世界眼光,培養國際意識,提高人文素養,同時為知識創新、潛能發揮和全面發展提供一個基本工具,為迎接日益嚴峻的挑戰和把握稍縱即逝的機遇做好準備。著眼未來,從實戰角度出發,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特別是提高商務英語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探討將CBI應用于大學商務英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二、CBI簡介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簡稱CBI,起源于加拿大,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1994年,王士先首次將CBI引入我國。CBI作為一種在交際語言教學原則基礎上延伸發展而成的教學理念,其主要含義是指基于某學科或某主題內容,開展語言教學,將語言學習與學科專業知識學習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同時提高學科知識水平和語言能力,更接近實際應用。具有以下特征:(1)基于學科或主題,(2)使用真實的材料,(3)促進學科前沿知識的學習,(4)考慮學生的具體要求。
自CBI教學理念形成以來,研究人員進行了各種嘗試,使CBI理念得到了發展。
早期階段,多種學習目標的學習者開發、實施和研究了各種各樣的CBI模型和框架。其主要貢獻集中在各種CBI模型和框架的語言和內容學習規范,學術內容領域的語言,CBI教學理念指導下課堂中教師實踐的考察,以及對第二語言習得(SLA)流程和CBI課程的研究。而當前的國內外學術研究主要集中考察了各種CBI模型和框架的有效性,特別是在指導教學和學術發展方面的有效性。
CBI教學理念的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同時,也遭遇了各種挑戰。其中包括教學材料的缺乏和適用性問題,語言和內容教學的教師資格問題,專業教師和外語教師合作的有效性問題。此外,教師和公眾對CBI教學理念這一方法的誤解也阻礙了CBI教學理念的進一步發展。
三、CBI教學理念下的教學設計
在實際教學中,CBI尤以突出教學的主題性為特點。其課程可以專注于具有實效性的專業內容,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可以就career,brands,trade,employment等主題開展課堂教學。學生使用第二語言學習相關主題。在他們用目標語發展語言能力的過程中,目標語就變成了獲得知識的工具,使學生在獲得主題內容知識的同時目標語言駕馭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設計課程時,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1)選擇一個相關主題。(2)找到若干個合適的信息來源,涵蓋該主題的不同方面。信息來源可以是網站、參考書、講座、音頻或視頻,甚至是真實的人。(3)課堂上將班級分成幾個小組,分配給每個小組一個小的研究任務和一定的相關信息來源,不足部分由學生自己完成信息的搜集、整理等工作。(4)當各小組完成了他們的研究,他們將與其他同學組成新的小組,根據其他信息來源,分享和比較他們的信息。(5)最后,學生根據任務要求以report,presentation等形式呈現信息共享后的最終結論。在從布置任務到完成任務以及后續整理歸納的整個教學設計環節中,可以將所涉及的外語重點難點糅雜在主題任務中,以使學生將語言和主題內容更好地結合,不會顧此失彼,實現語言和內容知識的同步提高。
另外,CBI教學設計應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需求分析原則。“需求分析是CBI課程設計的出發點”。CBI教學理念提出課程設置必須滿足學習者的專門需求。做好需求分析是高校CBI課程內容設計的前提和必須遵循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我們對學生學習高校CBI課程的目標需求做了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六成的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服務就業,希望通過高校CBI課程的學習提高就業機率和工作業務能力。需求分析原則明確了CBI課程設置的方向。
真實性原則。真實性是CBI教學的靈魂。高校CBI課程內容的真實性主要凸顯在兩方面:一是真實語料,即高校CBI課程內容要來自學生未來職業崗位中所用的不同體裁的真實語料,如求職應聘、電話交流、業務接待、進口設備或產品的英文說明書、操作手冊、英文業務信函、業務單據等;二是真實任務,即各項英語技能訓練、交際策略培養及相關教學活動組織設計也要基于真實的工作過程或工作情境。
適用夠用原則。“適用”強調的是所學英語必須適合實際工作崗位需要,“夠用”則強調知識的有效性,即所學英語能夠有效完成實際工作情境下的具體任務即可,無需過于突出語言難度或專業內容。換言之,我們強調高校CBI課程內容設計應以就業為導向,以英語語言為載體,以專業內容為依托,以畢業生求職應聘、職場交際、實際工作崗位中面臨的業務活動為核心,將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訓練融匯到行業與專業知識中,構建高校學生適應就業崗位所需的能力要素。
四、CBI模式下的教學分析
Stryker&Leaver;(1997)提到CBI的教學模式主要分為以下四種:課程教學模式(sheltered content courses),附加式教學模式(adjunct courses),主題式教學模式(theme—based approaches),專門用途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
在實踐操作中,根據學生專業知識和二語掌握程度以及學習目的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對于專業知識較少的學生,可采用課程教學模式(sheltered content courses)(更適合大學一二年級初學者);對于有一定專業知識儲備的學生采用附加式教學模式(adjunct courses)(適合二三年級中等層次水平的學生),對于有更高專業需求的學生可采用專門用途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purposes)。以上情況均可選用自編教材或者原版教材,但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要求不同,前者可要求其在英語教學環境下掌握一般性基礎專業知識,并具備用英語(聽說讀寫譯)完成相關的專業內容的能力;后二者可要求學生在前者的基礎上,達到在實踐中嫻熟地用英語(聽說讀寫譯)完成某個實際工作任務的某一步驟;更高的要求是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聽說讀寫譯)綜合完成某個實際工作任務。
為提高學生的語言和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同時檢驗教學效果,授課中,無論學生的實際水平如何,教師均可配合使用任務法,情景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要求學生采用presentation,role—play,case study,group discussion,report等形式,用英語來完成相關任務。例如要求學生每人完成一個商務相關題材的內容介紹,學生從選材、構思、搜集素材、PPT制作、作品展示等等一系列環節均需獨立完成,既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由緊張到放松),從思維構想到實踐操作再到作品展示的一系列能力。給學生自主權,讓學生自由表達想法,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被動填鴨到主動發揮創造力,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構建。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將其視為過程性評價手段,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我國是英語學習大國,多數大學生雖然學習英語的時間較長,但普遍存在中國式英語的現象,在CBI理論運用到英語教學過程中,原版教材的使用可以在缺乏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幫助學生了解和學習native speaker的商務思維、提高商務話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技巧以及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能力,循序漸進地提高英語語言能力和商務綜合運用能力。
五、CBI模式遇到的困難和對策
在CBI模式的推廣和使用中存在許多現實問題,主要體現在師資力量、教材以及評估方法等諸多方面。根據CBI的定義所述,合格的CBI教師需要既兼備語言知識又具備專業知識。這一要求對從事CBI教學的教師是一個莫大的挑戰。
而現實情況是,我國多數高校教師要么是學語言出身,要么是內容(專業知識)專長,兩方面都擅長的屈指可數。根據Met的觀點,若想成為一個合格的CBI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點:(1)了解二語(或外語)的習得過程,以幫助學生循序漸進掌握語言;(2)充分掌握語言教學之道,以良方致學生的語言能力的提升;(3)熟知專業知識,CBI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教授專業知識,如果對專業內容知識一竅不通必然難以勝任該模式的教學;(4)專業教學之道,CBI教師要有將專業內容為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策略;(5)教材的開發和選擇,運用CBI理念教學的教師更可能需要根據專業方向自己選取、設計和開發教材;(6)評估方法,由于CBI模式的特點,其評估原則可能是跨學科的(cross disciplines),因此它將比傳統的教學評估更為復雜。此外,能夠駕馭CBI模式的教師,他們至少要扮演五個角色——教師(teacher)、課程設計者和教材提供者(course de—signer and material provider)、合作者(collaborator)、研究者(re—searcher)以及評估者(evaluator)。
如此看來,CBI教學模式是一項對教師要求非常高的工作,目前,這樣的人才是非常緊缺的。能從事CBI教學的復合型教師,將是站在未來高校教學的前沿,培養復合型人才的主力,加強師資的培養,已刻不容緩,只有這樣,CBI教學理念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僅就目前的實際情況而言,可以采用CBI教學語言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合作的教學形式(cooperative teaching),將教學交由此二類教師分層次合作完成,以緩解復合型教師緊缺的矛盾。但從實際操作上看,往往受限于跨院系、跨專業,需要校方調節等原因而不易操作。從長遠角度看,將CBI師資培養納入到師資培養計劃中來,從語言教師和專業教師中選拔培養復合型師資,以勝任未來的教學需要。
六、結語
CBI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型英語教學模式,意在培養復合型英語或專業人才,其理念將語言教學和專業知識教學結合起來進行,被認為是語言教學和內容教學融為一體的有效途徑,很適合商務英語課程的教學,同時為日益緊密的全球經濟體下的經濟發展提供新型復合型人才。雖然目前CBI的推廣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新媒體不斷涌現的今天,學生接觸英語的途徑越來越多,形式亦越來越多樣,傳統的英語和專業教學模式也將受到此種變化帶來的沖擊,CBI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必將成為未來商務英語授課的一種趨勢,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研究者的目光。
參考文獻:
[1]Leaver B. L. & Stryker S.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 [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9,(22/3): 269-275.
[2] Stryker S. & Leaver (eds).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odels and Methods [M].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Met. M. (1999, January). 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Definingterms, making decisions. NFLC Reports. Washington, DC: The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Center.
[4] Dudley-Evans T, JOHN M. Developments in ESP: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3-17.
[5] Dupuy B.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an It Help E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J].Foreign Language Annals,2000,(33/2) :20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