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
【摘要】自身對于園藝、植物、花卉濃厚的感情。第一、文人園林建筑一意境山水庭園,從其一些追求詩情畫意的藝術效果的特征和布局設計來產開闡述。第二、小議城市植物景觀的鑒賞,從其必要性、選材來展開闡述,表達了對城市景觀改善的愿景。最后,欣賞花卉的藝術,及其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巨大推進作用。
【關鍵詞】園林建筑 城市植物景觀鑒賞 花卉欣賞藝術
一直以來,對園林植物與觀賞花卉有一種特殊的情愫。它不僅能給人精神的愉悅,而且有時候更可以成為一種精神上的寄托與信仰。以下,我談幾點在這門課程中感觸比較深的地方。
第一、園林建筑一意境山水庭園院。我個人比較偏愛于詩意而又美好的東西,所以在園林這一塊會更著眼于中國的園林建筑。其美在含蓄的內蘊,美在鮮明的色彩,美在博大的氣勢,美在巧妙的因借,美在領過的組合,美在予人親切的感受……總之,這些美,從小的熏陶,是刻在內心深處的。
園林建筑最重要的特征是追求詩情畫意和“雖由人作,宛白天開”的藝術效果。具有古樸之美,融詩人景,畫中之游。從中國文人的自然觀和審美趣味來看,中國文人園林的藝術特征正是儒家以自然為陶冶和道家以自然為依歸相互補充的精神。
我在翻看資料后得知,園林的布局和設計是以有限造無限,縣蒼然與明媚。造同時,為了表現其審視趣味之高雅,往往殫精竭慮于構思空間組合與山水布局,使其園林能耐人尋味且引人人勝。其運用之妙,即在于呈現自然的動態之美感。其景觀最重要的組成要素是山和水,山和水的分布則視園的大小及土地的形狀而定。山水的布局基本分為三種:以水為主的布局、以山為主的布局和山水均衡的布局。園林的組織方面,大體可區分為規則的與自由的兩種基本類型,當然還存在著半規則的折中型空間。規則的空間具有嚴謹的明確性格,而自由的空間則具有輕松和模糊的性格:后者是文人園林空間的基本特征。還有一點很具有詩意也是最吸引我的園林布置設計是:借景。借景的內容包括:借形組景,借聲組景,借色組景,借香組景。借景的主要目的在于創造藝術意境,對擴大空間、豐富景觀效果作用很大。
第二、城市植物景觀的意境鑒賞。綠色景觀的自然美和藝術美構成了獨特的、與硬質景觀協調統一的城市景觀,也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景觀。有些城市自然景觀豐富,即使人造景觀略差也能顯示這城市的美,如濱海城市廈門、大連、青島等。也有些城市人造景觀豐富,如上海。上海繁華發達的商業帶動了建筑的宏麗,人口眾多又帶動了建筑的多量和式樣各異等等。有些則是忽視這些景觀,諸如行道樹、山坡上的樹林、灌木花卉以及公園中的各色植物。這些植物或色彩艷麗、或婀娜多姿、或挺拔、或搖曳,姿態繽紛、芳香宜人,組成了城市中秀麗的風景線。我覺得植物除了有裝飾一座城市的功效外,還展現了這座城市的人們的思想意識、文化素養,故城市植物景觀是有生命的、有文化內涵的。
關于城市植物景觀要提及的是它的設計和植物選材,這也是與我們普通市民密切相關的。植物景觀的設計要在知道思想上、手法上重視樸實、自然,不因為標新立異而脫離實際。在形式上多些自然、少些人工氣息;多些地方特色,少些流行色彩。在選用植物材料時,要與當地植物區系的種類、群落結構相一致或接近,即多用鄉土樹種,少用外來樹,特別是未經馴化的種類。多用喬木、灌木:少用花卉、草坪。
植物對于城市景觀的效用和我對這些植物的認識,可能很大程度是感性的認識,但這也是我喜愛植物很大的一個原因,因為他們能給我的生活和精神帶來愉悅感。竹子是古人情有獨鐘的一種植物,它代表一種氣節和高尚的精神。杭州云柄竹徑,森然挺聳,榮衰不殊。《紅樓夢》大觀園里瀟湘館是一座以竹為主景的園林,靈秀清麗,樟樹是與賢者并列的,在園中是富有文化內涵的植物,作為造景的材料,是文化需要,是“化民”的需要。值得頌揚、倡導。樟樹冠大濃蔭,葉面積總量極大,所以制氧、滯塵、遮陰等生態效果明顯,比草坪要大數十倍。不管是自然植物景觀中的香樟林還是庭園、古典園林、現在綠地中的樟樹林,都具有其獨特的魅力。而且樟樹是寧波市的市樹,是寧大校園里數目最多的植物。我對香樟也很鐘愛,她普通,但就是喜歡她的樸實之美,帶著淡淡的香氣,讓人心神愉悅。還有類似的樹種是槐樹,槐是黃河流域的鄉土樹種,是高貴、文化的象征高貴、文化。此外,柳樹是多情、柔情的象征。梧桐被古人看做是祥瑞之物。
第三、花卉的藝術。由于我個人對于各式美麗迷人的花卉是情有獨鐘,所以還是要側重講這一塊。花卉是非常高雅的。培養人們愛花、養花的興趣,對于推動社會進步,搞好精神文明建設大有好處。有些人到過發達國家,那里的人們美化環境的意識很強,養花、種草蔚然成風。這說明花卉的普及程度與社會文明進步有密切的關系。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后,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花、愛花的人越來越多,花卉的應用也越廣泛。而我個人,可能也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從小就看著爸爸愛花、養花,潛移默化中,我也對花卉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傾心。
花是美的化身,美的源泉,愛美是人類的天賦。上畫是以花之美,叩開心扉,凈化心靈,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保證身心健康之舉,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標志,是人們高尚的藝術享受。花代表了人類的許多感情:真摯的友誼、純潔的愛情、崇高的信仰;花體現了人類的許多精神:堅忍不拔、傲然不屈、神圣貞潔;花象征了人類許多愿望;幸福和平、自由獨立、健康快樂。因此,賞花成為一種享受,可收到修養身心的效果。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生活節奏快,高強度的生活模式不免會使得人疲倦。它可以很好地調節精神,恢復精力;可以陶冶情操,振奮精神,有易于身心健康。用花卉裝點生活環境,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花卉還可以增強一個民族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它能激發人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感情。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其國花,每種花還有其特定的花語。一直纏繞在我心中的那一抹綠,就是有關于園林、植物、花卉的情愫,喜愛他們,并愿意生活中一直有他們的氣息,生活也因他們而變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l】《文人園林建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植物景觀意匠》徐德嘉編東南大學出版社
【3】《花卉布置藝術》居麗編東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