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2
讀書有益于育德、勵志、啟智、明史,是人的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新教育實驗的倡導者朱永新教授說:“理想的德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中凈化自己的靈魂,升華自己的人格。實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書香社會、‘書香學校,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習慣。”確實,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fā)育史。如果一個孩子熱愛讀書,那么他會從書本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尋找生活的榜樣,凈化自己的心靈。小學階段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光,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尤為重要。
我是這樣引導學生讀書的:
一、以身示范,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教師既要重教書,也要重讀書。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解放思想,摒棄那些阻礙學生發(fā)展的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從封閉沉悶的繁瑣分析中走出來,徹底解放學生的頭腦、手腳,開放課堂、教材,教學向課外延伸,向社會延伸,向各種傳媒、電子網(wǎng)絡延伸,使之與社會發(fā)展、知識巨增相適應。
其次,兒童在進學校讀書之前幾乎“讀得懂”所有“說”出來的書,對書的“聽”的興趣往往會遷移到“讀”的興趣上來。因此,語文教師一方面在課堂上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多讓學生“聽”書。,從而引導學生早讀書、多讀書。
第三、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內(nèi)部動力。為此,我們應該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用心去讀;抓精彩重點語段用情去瑯瑯地讀;抓意境描寫,發(fā)揮想像去讀。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之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
二、每個新學期開始,和孩子們一起制訂讀書計劃
歌德有一句名言:“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一部好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書,蘊藏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每年,我都和孩子們一起為讀書制定了一份計劃:
1.精心選擇書目
首先利用學校圖書館、閱覽室、班級圖書角、精選其中的報刊雜志,讓大家定時閱讀,如《兒童文學》、《金色少年》、《意林》、《快樂少年文學》、《讀者 少年版》、《故事作文》、《文學少年》、《探索發(fā)現(xiàn)》、《未來科學家》等等,列出一些書目,要求學生有計劃的閱讀,引導他們到知識的海洋中探索遨游。
其次,根據(jù)語文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適當拓展、延伸,組織專題閱讀。如在學習“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杏林子的散文《生命 生命》時,布置了學生課外閱讀她的的其他作品,做讀書筆記,進行交流,很多學生讀了《喜樂年年》、《生之歌》、《皓皓長安月》、《叛逆的歲月》等作品,了解了杏林子的生平及不同時期、不同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進一步感受了其作品的無窮魅力,不愧為當時“臺灣十大女青年”。杏林子作品的專題閱讀延伸了課內(nèi)學習內(nèi)容,開闊了視野,增加了積累,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升華了自身頑強的戰(zhàn)勝困難的毅力。
2.保證閱讀時間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會有的。”引導孩子學會擠時間讀書。另外,還需要有固定的讀書時間,一般為:晨讀、午間閱讀、雙休日大閱讀,提倡并鼓勵學生每天在家自覺讀書不少于半小時。
3.明確閱讀要求。
根據(jù)所教年級,提出讀書要求:低年級學生讀后把頁碼或標題記錄下來,有家長簽字證明,一段時間后,班內(nèi)進行講故事比賽等多種讀書展示活動;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為切實提高閱讀效率,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及時做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的方法很多,如:可以邊讀邊記,邊想邊記;也可以讀后再記,以“讀后感”的形式呈現(xiàn);還可以分門別類的加以整理,按人物、景物、細節(jié)描寫等等方面來記。只有多動筆、日久成習,才能慢慢積累更多的知識與素材,寫文章時,才能做到視野開闊,知識豐厚,文思敏捷,厚積而薄發(f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落實讀書評價
1.廣泛發(fā)動,積極開展讀書活動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充分利用班會課、閱讀課及課外活動,認真宣傳閱讀對智慧人生的重要意義,把讀書活動作為一項常規(guī)工作,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力求讀書活動收到實實在在的育人效果。同時,開展其他各類讀書活動。根據(jù)每學期定的讀書主題,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開展美文誦讀比賽、讀書演講(講故事)比賽,讀書報告會,古詩擂臺賽、讀書筆記展評,讀書手抄報展覽等各類讀書活動。要充分發(fā)揮宣傳效益平臺。有效利用紅領巾廣播站和校園網(wǎng)的作用,開辦好書介紹、讀書心得,每周一詩(詞)等欄目,引導學生誦讀經(jīng)典。
2.落實評價
(1)建立學生的“讀書成長冊”。可讓學生進行個性化欄目設計如:個人小檔案,讀書計劃書、家校聯(lián)系卡、讀書筆記、讀書獲獎記載等。每學期一本。語文老師做到三個一:即,“每周一檢查,每月一整理,每學期一裝訂”。
(2)結合學校“書香校園”工作安排,每學期要進行“讀書明星”、“書香家庭”、“書香班級”的評比活動,并給予適當?shù)奈镔|和精神獎勵。
(3)根據(jù)學生的讀書情況,不定期開展階段性的系列交流和評比活動。
學生階段是人生讀書的黃金時光,我們要積極構建小學生課內(nèi)外閱讀的科學體系,引領和幫助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習慣,提高讀寫能力,充實文化底蘊,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文明進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