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云
【摘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出生到上學這段時間,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入學之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不可缺少。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僅要樹立早期教育理念、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
【關鍵詞】家庭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8-0-02
黨的教育方針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教育過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有機配合、共同努力。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盡管學校擔負著相當的責任,但離不開家庭的教育。特別是對未成年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家長,然后才是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出生到入學這段時間,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最大,上學之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不可缺少,那么家長在管理孩子的方面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家長應樹立早期教育理念
早期的天才教育家老卡爾威特曾說過: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能否成為天才,決定于出生后到五、六歲時的教育。小卡爾威特的教育成功,已為我們提供了早期教育的經驗和典范。零到五、六歲正是我國學前教育的時間,(有條件的地方,三至五歲的孩子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可得到老師系統的教育,城市幼兒及大部分農村幼兒現已具備上幼兒園的條件)正是開發孩子智力的最佳時期。
家長要多讀關于幼兒早期教育的書籍,學習現代科學證實了的有益于孩子智力發展的知識,了解幼兒智力和身心發展的規律,科學喂養,積極引導,讓孩子的潛能得以健康發展。作為父母親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的家長總是以各種理由為借口,想起來一陣子,對孩子的教育不能持之以恒,更有甚者對孩子散養教育,“道法自然”,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孩子的天賦是天生的,“天賦比教育更重要”只是家長逃避責任的借口而已。
二、家長應樹立思想品德為先觀念
“五育并舉,德育為先”。現在的孩子從小被家庭嬌慣,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而對品德教育很少考慮,這應當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
1.率先垂范,做出榜樣
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到。有的家長自身有思想品德方面的問題,孩子在無形中就學會了,家長再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就缺乏說服力。如有的家長講話句句帶臟字,孩子說話也是臟字連篇。再如坐公交車,家長能排隊上車,主動給老人、孕婦讓座,并給孩子講清道理,就不會形成目前小學生乘車不排隊,亂竄搶座,在車內大聲喧嘩,無視老人的現象。
2.愛國教育,不能空洞
“祖國”對孩子有點生疏,講英雄小雨來的故事,講少年紅軍的故事,講小八路的故事,多看愛國主義電影、電視,使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觀看體育比賽,觀看發獎升旗儀式,加深孩子對國旗、國徽、國歌的理解,體會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還可以通過參觀博物館、展覽館、名勝古跡讓孩子多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及祖國的大好河山,這樣不僅孩子增長了知識,更能激發孩子了解祖國、熱愛祖國、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的愿望。
3.公德教育,必不可少
公德教育不僅包括不打人、不罵人,還包括愛惜公共財物,遵守公共秩序,使用禮貌用語,不隨地吐痰等等。家長要注意從日常生活小事中引導孩子學習社會公德,遵守社會公德,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如到電影院看電影,要提醒孩子不要大聲喧嘩,過馬路要求孩子走人行橫道,并注意不闖紅燈,乘坐公共汽車要排隊按次序上下車,要把果皮紙屑自覺放進垃圾桶,善待他人等。
4.誠信教育,重中之重
現代社會,誠信面臨嚴峻的挑戰,每位家長可能都因別人的不誠信而煩惱過,甚至遭受過極大的精神傷害或經濟損失。
不誠信的表現就是不誠實、說謊。說謊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做錯了事害怕懲罰,有的是模仿別人,有的是無意……家長要弄清原因,辨明真相,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和錯誤,可用“狼來了”等故事教育孩子懂得說謊后果的嚴重性,總之要讓孩子知道誠實的孩子人人喜歡,誠信是立身之本。
三、家長應督促孩子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要想使孩子正常發育、健康成長,有充沛的精力去學習,首先要保證孩子有健康的體魄,這就要求家長在孩子營養均衡、適量運動及充足睡眠方面嚴格監督。
有的家長對孩子比較溺愛,孩子嚴重的挑食,不吃這、不吃那,弱不禁風;還有的孩子吃喝無節制,造成營養過剩,五、六歲的孩子體重超過80斤,嚴重肥胖;還有的孩子好吃懶動,上學幾百米,家長車接車送,不愿走一步路,一運動就氣喘噓噓,哭喊叫累。我家離學校2500米,無論小學、初中、高中,從不讓孩子坐車,每天堅持步行,春夏秋冬風雨無阻,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了毅力,更沒有影響學習,兩個孩子均以優異成績考入大學。
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科學已證明,孩子的骨骼大都在夜間睡眠狀態不知不覺中生長,因此,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另外,要教育孩子多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如澆花、拖地、倒垃圾、洗內衣、做飯刷碗等,這樣不僅鍛煉了身體,也能養成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的品質。
四、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
智力是人的認識能力的綜合,包括注意力、想象力、、創造力等,有的家長在幼兒園階段,就想讓孩子學習多少多少知識,而無視孩子的智力開發,甚至有的幼兒園從小班開始教寫字、天天a、o、e,不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不教孩子游戲,不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一味迎合家長急功近利的心理,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展。
1.培養觀察力,是智力發展的前提
觀察力是智力開發的前提,可從孩子認識事物開始,要求孩子記住事物的名稱,記住事物的一些特點,還可以讓孩子找出同類事物的異同點。如顏色、大小、多少、長短、色彩、軟硬等等。在這一過程中要多給孩子予以肯定和解釋,以提高孩子的興趣。
2.培養藝術愛好,促進大腦全面發展
現代科學證明,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左半球在閱讀、計算、書寫、思維等方面起主導作用,而語言、計算、書寫等行為已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右半球在技藝、美術、音樂等方面起主導作用,這幾方面還沒引起家長的重視,或者講大部分家長還沒有開展這些活動的條件,因此,家長要多注重孩子在美術、音樂、技藝等方面的發展,這樣不僅培養了孩子對藝術的興趣,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大腦的整體發育。
五、注重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孩子敢于冒險敢于創造新事物的過程就是創新過程。例如:鼓勵孩子自由畫畫,孩子畫的像不像沒關系,想畫什么畫什么,只要對畫畫有興趣,能增強自信心,達到開發智力的目的即可。再如,鼓勵孩子大膽質疑。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在這一過程中,可給孩子講科學家發明的故事。
創新需要靈感,激發靈感的方法很多,睡前適當思考,可能在夢里催生靈感。時時留心、處處留意,可意外觸發靈感,在與他人的討論中也可催生靈感,但應注意靈感不是無中生有,是要扎實的知識為基礎的。
總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愿望。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斷的改進,只要家長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孩子能夠成人,即使成不了龍、鳳,也問心無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