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航 孫靖 張樹林 張正旭
【摘 要】目的:探討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0例在我院進行血常規檢驗的血標本為研究對象,對以上全部標本使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和血涂片細胞形態學檢測。通過對比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結果和二者聯合檢測結果進行效果評價。結果:陽性率、陰性率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陽性率和陰性率為2%、78%,血涂片細胞形態學檢驗陽性率、陰性率為10%、89%,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5)。結論: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聯合應用,可有效彌補兩種檢測方法的不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檢驗質量,建議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血涂片細胞形態學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1-00-01
現代醫療診斷中,針對于血細胞的檢測,選擇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能夠做到快速、精準且整個操作流程較為簡便,因此,得到了愈加廣泛地運用。但是,因為血細胞分析儀本身難以對細胞的形態進行辨別,所以,當出現可疑、異常血液標本的時候,應當選擇顯微鏡進行人工復檢,不然就會出現因檢測疏忽所導致的檢測問題。針對于這樣的情況存在,我們對所收治的共200名患者的血涂片進行檢測,通過全自動細胞分析儀與形態學檢測的實踐操作,來對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結合血涂片在醫學檢測中的臨床運用價值深入認識。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所討論的200例標本均隨機選取于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間接受血常規檢查的患者中,200例標本來源包含男性100例,女性共100例,最小年齡為3歲,最大年齡為77歲,平均年齡(49.5±8.2)歲。350例患者各項條件均符合此研究所提出的各標準和要求。
1.2 方法
儀器試劑:采用Sysmecxs--1001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器,以及相應配套試劑;奧林巴斯BX31型血涂片細胞形態學顯微鏡;購買瑞士染液;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真空管。
方法:(1)儀器檢測方式,進行檢查前,需準備校準儀器,讓其測定狀態處于最佳,測定質控品、標準品等候,檢測標本,各操作均嚴格依據SOP文件進行執行;(2)鏡檢方式:采血方式為真空,采集研究對象早晨空腹2毫升靜脈血液,混合處理后,給予相應檢查,檢測各標本時間均需在標本采集后一小時內進行,把血液標本采用瑞氏染劑進行染色處理。
操作完成后,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數量等狀況,wRC、WBC、PLT等指數均采用顯微鏡進行計算,依據質量控制相關進行白細胞分類。各標本檢驗和復檢等工作均需在標本采集后5天內完成,以免標本發生變異狀況。
1.3 指標判定
鏡檢陽性相應標準:WBC、PLT與儀器檢測相應結果評估具有一致性,形態學檢驗紅細胞形態具有中度以上變化,存在血小板、核紅細胞中度或以上變化,存在異性淋巴細胞、未成熟粒細胞、細胞核左移、血小板凝聚、原始細胞凝聚等,發生中毒顆粒、血液寄生蟲等異常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研究后得出的相關數據錄人到SPSS13.0軟件內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可用才來進行表示,組間數據用(n,%)進行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來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陽性率、陰性率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陽性率和陰性率為2%、78%,血涂片細胞形態學檢驗陽性率、陰性率為10%、89%,組間數據有統計學意義(P<.05)。
3 討論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是根據相應的光學原理(分光光度法和激光散射法)和電學(射頻電導法和電阻抗法)對血液中的組成成分,主要是細胞和血紅蛋白進行進行測定。目前儀器逐漸改進,增加了幼稚細胞檢測通道,同時設定了提示閾值設定較低,因此,該設備對異常細胞的篩選能力得到明顯提高,穩定性得到保證,漏診率相對較小。但由于細胞形態相對復雜,形態各異,部分細胞內在存有缺陷,這導致分析儀對部分細胞不能正確識別,尤其是異型淋巴細胞、有核紅細胞、幼稚細胞、中毒細胞等,影響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因此,在該種情況下,仍需顯微鏡下人工檢測為了提高檢測成功率,提高檢測成功率。由本次試驗結果可知,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的陰性檢測值準確率相對較高,在本研究中高達100%,對警報陽性標本進行監測,其警報陽性率和鏡檢陽性率存有明顯差異。該結果說明,該種檢測方法固然耗時短,操作方便,但在檢測方面仍存有一定誤差,故該種方式可作為血細胞異常篩查工具,在符合復檢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復檢是保證實驗結果靈敏性和準確性的重要舉措。因此,二者聯合應用可以揚長避短,在盡可能保證準確性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聯合應用,可有效彌補兩種檢測方法的不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檢驗質量,建議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羅玉榮.血液涂片細胞形態學與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聯合應用于血常規檢驗中的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67):100-100,101.
孔山,忽勝和,范紅平等.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聯合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30(20):33-34.
高艾琴.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聯合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療效評價[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1):237-238.
黃艷蘭,蔣兵,郭家香等.分析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血涂片細胞形態學聯合檢驗在臨床血常規檢驗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9):64.
崔海霞.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聯合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3):139-140.
劉五香.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聯合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7):1293-1294.
覃平良.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聯合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9):180-181.
李娜.探討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聯合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7):98-99.
劉友清.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24):22-23.
劉玉鋒,馬杰,劉春曉等.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聯合血涂片細胞形態學在血常規檢驗中的臨床意義[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