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愛麗
【摘 要】目的:觀察并探討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臨床護理措施。 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102例婦產科患者,對所有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在婦產科護理中的主要安全隱患。 結果:在婦產科護理中護理管理體制、護理人員以及婦產科科室的安全隱患是潛在的主要安全隱患。 結論:對于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及風險,需要對護理工作制度進行完善,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及風險管理機制,加大護理人員基礎知識及護理操作的培訓力度,加強婦產科患者的相關知識宣傳,減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
【關鍵詞】臨床護理措施;安全隱患;護理工作;婦產科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01
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推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醫療水平及身體健康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與重視,護理科室是醫院日常臨床中實踐性以及專業性較強的學科之一,也是與患者十分貼近的科室之一?;诖?,為了實現醫院婦產科護理服務水平及質量的提升,提高患者滿意度,婦產科科室需要積極總結護理中的安全隱患及不足,提出具有高度針對性臨床護理措施[1]。因為婦產科護理工作的質量與母嬰身心健康有著極大的相關性,一旦在護理工作中出現疏忽極有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嚴重后果,導致護理事故的出現[2]。產婦自身因素以及胎兒因素及其他多種因素對整個生產過程產生了直接影響,很大程度上給護理工作帶來很多風險。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02例婦產科患者,對所有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在婦產科護理中的主要安全隱患?,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間收治的102例婦產科患者,對所有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年齡在22—38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30.15±4.22)歲。
1.2 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親身經歷及相關資料進行調查并分析,總結出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2 結果
在婦產科護理中主要存在護理人員操作流程缺乏嚴密性、專業技能操作水平不足、缺乏與患者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等多種安全隱患,醫院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有高度針對性與科學性的措施,有效減少了護理安全隱患。
3 討論
3.1 安全隱患
第一,護理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及相關規章制度展開工作。當前在我國醫院婦產科護理工作中還存在很多護理人員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具體工作展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無菌技術原則操作,沒有及時將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及家屬。也沒有對新生兒的生命體征及一般情況給予嚴密的觀察。
第二,護理人員缺乏較高的業務水平。因為婦產科工作的專科性極高,對操作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護理人員若不能在護理工作中給予正確估計,很可能會對母嬰健康產生不良影響[4]。
第三,護理文書書寫缺乏規范性。對患者的體溫單記錄、入院時間、手術時間等沒有及時給予記錄,或者記錄缺乏完整性,甚至有涂改、漏寫的情況存在,對產婦及新生兒產生了不利影響。第四,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及綜合素養較低。一般情況下,婦產科護理人員普遍年輕化,在問題處理上可能粗壯乃綜合能力較弱的情況,加上有些護理人員學歷水平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沒有端正工作態度,工作責任心缺乏,對溝通交流技巧沒有及時給予全面有效的這掌握,因此在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過程中有很大的欠缺,不具有高度的服務意識。
3.2 臨床護理措施
首先,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醫院需要定期組織婦產科護理人員參與教育活動與專業培訓,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從而實現自身技能操作水平及基礎知識掌握的提升。工作過程中需要對安全護理模式給予認真落實,嚴格遵守科室規章制度,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識,并按照醫療衛生管理法律及行政法規的相關條例展開工作,實現自身后職業素養及責任心的進一步提升[4]??傊o理人員的工作展開必須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及規章制度進行,對醫師醫囑進行準確無誤的執行,有序、合理的展開工作,保證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得到質量較高的護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第二,加強婦產科基本知識的教育與宣傳。因為婦產科護理工作具有高事故性及高風險性,對專業技術有很高要求,加上患者家屬具有很高的期盼,一旦出現護理事故很很容易引起醫療糾紛,對醫院的聲譽及經濟效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所以,醫院需要加大婦產科相關知識的教育與宣傳力度,讓廣大人民群眾對婦產科的危險性及風險性給予全面的認識,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要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及存在的風險,防止醫療事故的發生。第三,對護理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建立預警機制及風險管理機制。醫院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切之可行的交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意外應急措施、安全防范措施以及轉科護理措施等。婦產科要成立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其作用與優勢,對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給予嚴格的監督[5]。并且,要對護理管理對象給予明確,進一步完善與優化各項工作流程與工作制度,建立完整、系統、科學的風險預警機制,其中包含了火災、新生兒窒息、針刺傷、跌倒以及胎盤早剝等。還需要針對護理問題定期展開會議對其進行探討與分析,找出有效解決措施。
綜上所述,對于婦產科護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及風險,需要對護理工作制度進行完善,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及風險管理機制,加大護理人員基礎知識及護理操作的培訓力度,加強婦產科患者的相關知識宣傳,減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張愛麗,趙坤,曹紅艷,佟曉利.延續性護理對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S2:247-248.
周茜,秦紅,付敏.婦產科護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S2:602.
李景麗,張桂媛,王海英.通過對婦產科護理中醫療事故及不安全隱患的分析來探討婦產科開腹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外醫療,2010,2932:152-153.
周敏,陳柳,徐潔.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S2:377-378.
韋景平,張建亞,葉洪.基層醫院婦產科的護理安全與質量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05: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