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路徑(CNP)是為某種疾病病人提供最佳護理質量的一種護理模式[1],它是以時間為橫軸,以理想護理手段為縱軸,制成日程計劃表,對何時進行何種操作進行詳細說明與記錄,使病人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得到最佳的護理。護理工作不再是以往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或等待醫生的指示后才能為病人實施護理,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2]。臨床護理路徑能使病人了解自己的護理計劃,并主動參與到整個護理過程中,增強病人自我護理的意識和能力,形成以主動護理和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模式。包莖及包皮過長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疾病,包皮環切術是治療包莖及包皮過長的最佳方法,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切口美觀、痊愈快等優點[3]。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包皮環切術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臨床路徑護理與常規護理,比較其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7月—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包皮環切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試驗組40例,年齡10歲~14歲,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照組40例,年齡10歲~14歲,采用常規護理。兩組患兒均排除先天性外生殖器畸形,如隱匿陰莖、璞狀陰莖、尿道下裂等,在平均年齡、包莖比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所有患兒均行包皮環切術。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根據包皮環切術患兒圍術期護理特點制定出患童皮環切術臨床護理路徑表及包皮環切術患兒滿意度調查表,做到有計劃、有預見、規范化、標準統一的護理。此臨床路徑護理表以時間為橫軸,以護理與健康指導、執行日期、執行時間、執行者為縱軸。見表2。

表2 兒童包皮環切術臨床護理路徑
統計兩組患兒切口活動性出血、疼痛、感染、再粘連的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切口出血:術后切口有活動性出血或滲血;切口疼痛:護士采用面部表情疼痛評估量表[9](包括快樂到悲傷及哭泣的6個不同表現的面容)進行評估,讓患兒根據自己的感受選擇一張最能表達其疼痛的臉譜;切口感染:主要觀察切口處出現紅腫、異味及膿性分泌物[10];再粘連:觀察術后包皮與陰莖頭有無纖維粘連[11]。滿意度調查表針對包皮環切術的圍術期護理特點,制定包括活動指導滿意度、排尿指導滿意度、飲食指導滿意度等20項問題,分為滿意(5分)、基本滿意(3分)、不滿意(1分)3個級別,總分≥90分為滿意,<90分為不滿意。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采用非參數統計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兒切口出血、疼痛、感染、再粘連的發生情況的比較 例(%)

表3 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包皮環切術的手術部位較私密,患兒所穿褲子的材質、大小、厚薄等均與術后切口疼痛緊密相關,故本研究選擇同一季節的手術患兒,避免因季節不同造成統計差異。有文獻報道,包皮環切術在無其他禁忌情況下,手術的最佳年齡應選擇在4歲~14歲[12]。患兒年齡小,又大多是獨生子,普遍存在對手術的恐懼感。此外,患兒家長對手術風險及預后的擔憂,心理負擔很重[13],對治療及護理的要求也會相對更高,所以規范化的護理顯得尤為重要。臨床護理路徑是護理工作的時刻表與計劃表,它要求所有護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路徑工作[14],它的標準化、規范化及程序化護理,為低年資護士提供了工作指南,使護理工作標準統一、有章可循,確保護理服務的質量。當包莖及包皮過長患兒入院時,護理人員主動向患兒及其家長說明臨床護理路徑的要求、目的和優勢,耐心講解,使患兒及其家長清楚整個住院過程及護理流程,并根據路徑要求認真完成入院宣教、健康宣教、病情觀察、心理護理、飲食指導、術前護理、術后護理、出院指導等護理工作并做好記錄。結果試驗組的切口疼痛、感染、再粘連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試驗組的切口活動性出血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不排除小數據導致。以上研究提示臨床路徑護理能減少包皮環切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
臨床護理路徑的開展,增強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加強了護患溝通。患兒入院時床位護士熱情接待并主動介紹自己,關心患兒并耐心解答患兒及其家長提出的疑問,及時給予疾病相關知識宣教。術前主動為患兒及其家長介紹手術方式、優點及注意事項,使他們了解手術并配合手術,消除緊張情緒。術后護士耐心地給予相關指導并經常采用鼓勵、表揚等方式與患兒交談,消除其不安情緒,及時聽取患兒的主訴,發現異常立即匯報醫生處理。患兒出院時床位護士主動給予詳細出院指導、用藥指導等。頻繁的護患溝通能及時發現患兒及其家長的想法并能及時實施干預,有利于增強護患雙方的信任感,改善護患關系,減少矛盾糾紛。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病人對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在兒童包皮環切術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曾碧,張同燕.無張力疝修補術的圍術期臨床路徑護理[J].四川醫學,2013,6(34):929-930.
[2] 黃詩盈.臨床路徑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8):175-178.
[3] 邵彩霞,王曉亞,趙華.一次性包皮環切縫合器包皮環切術的綜合護理指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2):248.
[4] 凌潔卿.彈力網套在包皮環切術后傷口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8):2-4.
[5] 孫海春,傅曉玲,董興敏.全程護理干預在小兒包皮環切術中應用效果的研究[J].中外醫療,2015,8(9):147-148.
[6] 何會文.周末套餐式集束化護理模式在小兒包皮環切術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4(6):69-71.
[7] 邱秀蘭.床上書桌巧用于小兒尿道手術后的護理[J].當代護士,2014(12):151.
[8] 李晶,熊亮,周慧群.舒適護理在小兒包皮環切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5):82-83.
[9] 馬綻梅,王芳,盧菊女.綜合護理干預對包皮術后換藥病人疼痛的影響[J].醫藥衛生科技,2015,20(1):199-200.
[10] 梁穎,林延雙.一次性包皮環切吻合器手術治療包皮過長和包莖的護理體會[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4,7(10):969-970.
[11] 楊迎春.小兒包皮環切術120例護理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9,34(2):176-177.
[12] 邱德芳,巴運芬.包皮環切術的最佳年齡及術后護理要點[J].基層醫學論壇,2013,17(18):2357-2358.
[13] 李云霞.心理護理在兒童包皮環切術圍手術期的作用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1,9(33):70-71.
[14] 王欣,李鈺燕,馬倩紅,梁義.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07,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