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宜沛,杜廷海,蘇慧敏,陳 鵬,王永霞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向臨床醫生轉變的重要環節,該階段的教育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充分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1969年Howard Barrows教授首次創立了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出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探索學習與教師輔助指導相結合的小組教學法[1]。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引入PBL教學模式用于臨床教學,收獲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2-4],但隨著PBL教學法的逐漸推廣,越來越多的問題與矛盾也不斷凸顯出來。例如在臨床工作中,實習醫學生常因為臨床工作繁多而致自學和討論的時間較少,小組成員常因工作原因難以統一時間共同學習及討論問題,從而降低了臨床學習效率。微信作為目前國內最為流行的一款即時通信應用程序,因其可以隨時隨地實時交流信息,逐漸成為臨床帶教中信息互動、學習交流的最佳平臺與工具。基于微信平臺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和以病例為基礎的討論式學習模式,在心內科臨床帶教中已初獲成效,筆者現將研究成果總結如下。
選取2016年4月至9月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進行臨床實習的2015級三年制研究生及參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規培醫師作為研究對象,共納入30例,均已完成臨床實習(共7個月)。將實習醫師按入組順序,以1∶1比例分配入傳統教學組及PBL+微信平臺組。兩組實習醫師具有相同的教育背景,且性別、年齡、本科畢業的平均成績、實習時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具體見表1。兩組均由高級職稱醫師擔任指導教師。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s)
分組例數年齡(歲)傳統教學組P B L+微信平臺組t/χ 2 P 1 5 1 5--性別(男/女)(人)4/1 1 5/1 0 0.1 6 0.6 9 2 4.4 3±0.9 6 2 4.5 6±1.2 9-0.3 1 0.8 0平均成績(分)7 9.7 7±1 0.4 3 7 4.4 6±7.0 1 1.6 4 0.1 1
指導教師選取住院患者中的典型病例進行教學查房,與患者溝通并取得配合,按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大綱的要求講解教學內容,包括臨床體格檢查,疾病的診斷、治療知識以及相關指南和新進展,每周1次,每次2小時。
指導教師在進行教學查房前提前通知本組實習醫師了解病例涉及的心內科病種,同時教師根據病例及臨床實用性原則提出與病例相關的臨床問題。PBL+微信平臺組成立微信群,進行資料的分享及問題的討論。將本組實習醫師再分為3個小組,每小組5人,建立小組微信群,將不同問題分配給3個小組的人員,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查閱教科書、文獻,通過網絡了解相關領域的新進展,同時組內成員通過小組微信群進行資料的分享及討論,并通過討論確定問題的答案、可能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每組針對各自的問題,最終形成答案及方案,并在PBL微信群中進行分享及討論。
指導教師首先進行教學查房,由管床實習醫師匯報病例,指導教師床旁查看患者,詢問病史和進行查體后總結病例特點,對遺漏的病史和體征進行補充,規范查體操作。然后,指導教師通過各小組微信群及PBL微信群回答問題,對各討論小組最終形成的答案及問題解決方案進行批示,與小組其他成員討論和分析各組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并對下一步診療做出詳盡指導,包括必要的檢查、具體的治療方案。同時在微信群討論的過程中,可針對各小組分享的不同資料進行補充,分享相關領域最新進展及臨床指南,并對重點內容進行實時講解及問題解答。
臨床實習結束后,對各實習醫師的培訓效果進行評價,包括調查問卷及出科考試:(1)調查問卷:調查實習醫師對教學的評價,主要包括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臨床思維能力、鞏固基礎知識、提高臨床能力、培養自學能力、教學滿意度共6個維度。調查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填寫,每一個問題均采用5級評分法:很有幫助、有幫助、一般、無幫助、適得其反或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其分值分別為5分、4分、3分、2分及1分。(2)出科考試:包括基礎理論考核(25分)、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45分)和臨床技能考試(30分)。
采用SPSS 19.0及Excel軟件系統建立數據庫、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或P50(P25,P75)描述,計數資料采用頻數、頻率、構成比等描述。率和構成比的比較使用χ2檢驗,正態分布并滿足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偏態分布或方差不齊的計量資料、等級資料使用Mann-Whitney秩和檢驗或Kruscal-Wallis秩和檢驗。所有的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BL+微信平臺組實習醫師對教學評價的6個方面的結果均顯著優于傳統教學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問卷調查結果比較(人)
PBL+微信平臺組的基礎理論、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臨床技能成績均高于傳統教學組(P<0.05或P<0.01),見表3。
表3 兩組實習醫師出科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3 兩組實習醫師出科考試成績比較(±s,分)
項目基礎理論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臨床技能傳統教學組1 6.6 0±2.6 7 3 2.0 7±5.0 2 2 0.8 7±3.6 6 P B L+微信平臺組1 9.7 3±2.9 1 4 0.1 3±2.9 2 2 4.4 7±3.7 4 Z P-9.4 3-3.8 3-2.3 7 0.0 0 5<0.0 1 0.0 1 6
心內科作為臨床內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急危重癥病種較多的特點,其知識點多、專業性強、臨床病例復雜多變,實習醫師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會感覺學習難度大、知識瑣碎難以系統掌握。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實習醫師在心內科實習的自信心、積極性、主動性,增加臨床帶教的難度,因此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心內科臨床實習質量尤為重要。
目前,在我國眾多醫院的臨床帶教中,通常以傳統的授課式教學法為主。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授課為主要手段,教師將自己的臨床經驗傳授給實習醫師,雖然在知識點的把握、理論整體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優勢,但該教學方式單調枯燥,缺乏實習醫師的主動參與,實習醫師因缺乏創造性和主動性學習而過分依賴帶教教師,且對知識記憶不牢固,難以將知識靈活運用于臨床實踐。PBL教學法以實習醫師為中心,重視實習醫師在學習中的參與度,使教師的臨床經驗與實習醫師所面對的實際問題相結合,不僅使教學更加生動具體,而且能使實習醫師更直接、更系統地掌握某種疾病或某個臨床問題的診治知識,同時促使實習醫師提升自己課余的自學能力。已有研究表明,在心內科臨床帶教中運用PBL教學法可提升實習醫師的學習效率,并提高對實習帶教的滿意度[5-6]。
微信是我國時下應用最廣泛的免費即時通信應用程序之一,它可以快速發送文字、圖片、視頻和語音短信,具有遠程、實時、互動等特點。基于微信平臺的學習小組,實習醫師與帶教教師之間可以實現實時溝通,及時甚至即時解決問題,加快知識互通的速度,有效提升實習醫師的學習興趣及效率[7-8]。本研究借助微信平臺,采用PBL教學模式進行臨床帶教,以實際出發,帶教教師圍繞病例在查房前設計問題,引導實習醫師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借助微信平臺分享并討論所學知識,圍繞臨床問題尋求解決方案,拓寬知識面。同時教師在微信平臺中可以實時參與實習醫師討論,解答實習醫師問題并給予指導,對實習醫師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歸納總結,鼓勵實習醫師間進行相關交流,最終提高實習醫師自覺主動的學習能力,使之在自學中更加扎實牢固地學習心內科的各種知識點。本研究結果顯示,PBL+微信平臺組實習醫師的基礎理論成績、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成績、臨床技能成績均明顯優于傳統教學組(P<0.05或P<0.01),且PBL+微信平臺組在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臨床思維能力、鞏固基礎知識、提高臨床能力、培養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傳統教學組(P<0.05)。
綜上所述,基于微信平臺的PBL教學法相比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更加生動、具體、實時、便捷,能夠有效提高臨床帶教質量,激發實習醫師的學習興趣,最終提升實習醫師的臨床能力,值得在臨床教學工作中推廣應用。
[1]Davis MH.AMEE Medical Education Guide No.15:Problem-based learning:a practical guide[J].Med Teach,1999,21(2):130-140.
[2]Jin J,Bridges SM.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J Med Internet Res,2014,16(12):251.
[3]杜愛玲,王新友,楊世昌.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在我國神經病學臨床實習教學效果的Meta分析[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5(3):286-288.
[4]王桂芝,劉紅,王瑩,等.我國PBL和LBL教學模式的外科教學效果比較的 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3(11):1313-1317.
[5]陳光輝,張澤宇,易軍,等.PBL教學法聯合病案式在心血管內科教學查房中的臨床應用[J].現代生物醫學研究進展,2016,16(20):3957-3959.
[6]王錦達,張華巍,陳思,等.情景式PBL教學在心內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及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23-25.
[7]湯日波,董建增,馬長生.淺談微信平臺在心內科臨床帶教工作中的應用體會[J].醫學教育管理,2016(1):127-128.
[8]王倩,白元,趙仙先,等.微信群作為教學管理平臺在心內科實習生醫患溝通技能培養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