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瑩 李坤陽
摘要:縣域公共圖書館是國家撥款建設一類用于提升縣域普通民眾知識的公共場所,通過非盈利性質的經營,來吸引鄉村、城鎮的百姓們能夠在閑暇時光來學習知識,促進全民的文化素質的提高。這是一項利民措施,然而隨著時代的推移,以往的縣域公共圖書館服務方法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當前不斷提升的需求了,在新形勢下,需要對相應的服務進行創新,從而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本研究在分析了國內外不同級別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并深入分析了縣域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闡述了縣域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思路,以作參考。
關鍵字:縣域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思考分析
前言:縣域公共圖書館是基層群眾獲取姿勢和資訊的窗口。早期,隨著國家的關注,對公共圖書館的投資進一步增大,公共圖書館能夠有充足的書籍期刊以滿足當時的人們的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知識文化的需求與日俱增,以前的服務觀念已經不能夠滿足們的新的要求,因此對于縣域公共圖書館的的服務創新成為當前最為緊要的問題,本研究著重闡述這一方面的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思路。
1.國內外公共圖書館發展現狀
1.1國外公共圖書館發展現狀
圖書館是人們獲取知識的窗口,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在這個事業給給予了足夠的重視。目前在國外,美國是世界上對公共圖書館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其最早開創公共圖書館的時代大約為十九世紀中葉,興起于美國費城,并且“公共圖書館之父”愛德華茲等人的不斷努力下,公共圖書館相關的法律被實施,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也成為有法可依的合法行為,受到法律的保護,這樣進而推動了公共圖書館在美國的大地遍地生根發芽,并且規模不斷壯大,到了二百年后的今天,公共圖書館在美國幾乎隨處可見,公共圖書館走進人們的生活,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使得美國成為世界上公共圖書館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除了美國,像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對于文化的傳承很重視,這也導致相應國家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上能夠有較大資金的投入,人們能夠通過公共圖書館獲取知識和資訊,促進自身的不斷提升。
1.2國內公共圖書館發展現狀
相比于國外的發達國家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情況,我國在這個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同這些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導致出現了很多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在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的時候,我國剛開始將關注的重點移向全民教育,才有資金來建設幾乎已經成為擺設的縣域公共圖書館等。21世紀初期,我國的圖書館事業得到了新的發展,首先杭州圖書館率先取消服務費用,使得圖書館成為免費的公共場所,開啟免費閱覽的先河,也開啟了公共圖書館走進人們生活的時代,2012年國家出臺了《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等政策促進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管理規范化進程,使得我國的公共圖書館作為一項公益性事業單位受到來自國家層面的約束和保護,這樣促進了公共圖書館從擺設走向正規的進程,并通過這種方式來服務于普通大眾,使全民享受知識學習和了解咨詢的權益,提升自身文化素養。隨著科教興國策略的提出,以及國家出臺的全民教育的策略,國家對于公共圖書館的重視程度會不斷加深,促進了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2.縣域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問題分析
2.1服務意識淡薄
作為一種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縣域公共圖書館應該起到的作用是普惠大眾,使全民享受平等接收知識和獲取資訊等作用。然而在我國,由于對于公共圖書館,尤其是縣一級別的圖書館,國家對于其關注不夠,導致這種事業單位成為一種容易被遺忘的單位,而由于資金的缺乏,導致管理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缺乏對該事業的熱愛,并且由于單位油水少,導致該事業單位很難留住有素質的人才,致使管理這些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基本都是素質低下,在對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服務時,缺乏服務意識,處理事情簡單粗暴,導致人們對于圖書館望而怯步,令圖書館的存在違背了其初衷,極大地阻礙了我國縣域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2.2軟硬件配置不達標
縣域公共圖書館本身是一種公益性的事業單位,除了國家的撥款外,沒有其他的額外經濟來源來維持圖書館的正常運行,而來自國家的撥款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的審批,審批的情況要依賴于國家對于這個領域的關注程度。而縣域公共圖書館本身就是一種很容易被忽視的事業單位,所以獲得資金很少,無法做到對當前的軟硬件隨科技發展而更新換代。隨著人們的需求的增長,當前的軟硬件難以達到人們的需求標準,導致人們對于公共圖書館缺乏興趣,因此成為了對縣域公共圖書館服務的阻礙。
2.3管理制度不健全
當前雖然我國相關部門出臺了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強調要規范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從而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服務。然而這種規范性的條例僅僅是一個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管理章程,缺乏強勁有效的執行力,因此往往導致其成為一紙空文,而缺乏實際效用。我國缺乏強有力的法律條文來強制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阻礙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缺乏強勁的法律支撐,使得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過程混亂,管理效率低下,服務質量極差,從而延誤了各個圖書館的發展。
3.縣域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
3.1 服務理念的創新
圖書館是以服務廣大人民為原則來獲取發展的基層服務單位,因此在創新的過程中,應該將原先以館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轉化為以服務廣大人民為核心的理念。服務人民群眾則是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也就是在對人民提供服務的時候要有人文情懷,比如增加茶話會等。通過豐富的活動內容來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增加群眾的互動,購進讀者喜歡的書籍,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提升人們的對于閱讀的重視程度,此外在服務過程中,態度要謙和,所有進行過程要符合中華傳統美德要求,對于人們的疑問要耐心解答等,通過這種方式來破除圖書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隔閡,促進全民教育進程,提升人們的文化素質,同時推動圖書館的發展。
3.2 服務模式的創新
縣域公共圖書館面對的是社會各個層次的讀者,就要求圖書館以主動服務參與市場競爭,不斷為讀者提供精、準、快、深的知識服務,滿足各個層次的讀者的信息需求。將傳統的服務模式和知識服務模式相結合,促進新的模式誕生,圖書館要破除被動的服務模式,而應該轉化為主動為廣大讀者提供服務,積極拓展知識服務業務,使讀者受益程度加大,發掘讀者服務需求,認真對待讀者服務體驗反饋,結合實際不斷改進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提高人們對于縣域公共圖書館的好感,促進全民的知識文化水平提升。
3.3 服務機制的創新
服務機制是服務進行的一種主導力量。圖書館的服務創新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服務機制的創新,機制主要一種運行規定,創新機制就是在原有的機制上進行去粗取精,并加入當前的新特征,進而形成新的服務機制。這種機制就是對于內部要通過集體決定而確定的相應決策,并依次建立完善的工作責任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對于外部則是設立讀者咨詢服務機構,加強圖書館同讀者的互動交流。通過這兩種機制的雙軌運行,切實執行這個機制要求的各個環節,變革以往機制中不合理的部分,充分利用其優點,來實現禁止的創新,從而規范圖書館的管理,促進人們對于圖書館的認識,提高人民對于閱讀的興趣,進而促進全民文化素質的提升。
4.結語
縣域公共圖書館是廣大基層人民接收知識以及獲取新聞資訊的窗口,同時也是科教興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全民教育的具體實現措施,其任重而道遠。然而由于我國在縣域公共圖書館建設上起步較晚,缺乏建設縣域公共圖書館的經驗,因此在當前面臨的服務創新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本在于圖書館管理過程混亂,缺乏創新精神,因此本研究針對開展縣域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問題提出了幾條建議,為進行縣域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談青.基層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路徑探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7,(09):18-19.
[2]柯燕紅.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7,(03):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