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小謀
【摘要】本文通過闡述算術和數學的概念,繼而分析算術和數學區別,最終得出學科名稱設計必須科學準確,以免給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惑。
【關鍵詞】算術 數學 區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62-02
說起算術,現在的小學學生大都不知道算術是什么,他們只知道數學,從上小學開始,他們就把算術叫數學。生于五六年代的人,上小學時候,學習的數字運算叫做算術。因此,我在想算術和數學的區別是什么。
什么是算術呢?算術的標準解釋說是:算術(arithmetic)數學的一個基礎分支。它以自然數和非負分數為主要對象。算術的內容包括兩部分,一部分討論自然數的讀法、寫法和它的基本運算,這一部分包括進位制和記數法,主要是十進位制,其他的進位制與十進位制僅是采用的基數不同,都可以仿照十進位數的原理和原則進行計算,算術的另一部分包括算術運算的方法與原理的應用。如分數與百分數計算,各種量及其計算,比和比例,以及算術應用題。
自然數或正整數的數學理論就是眾所周知的算術。至于幾何、代數等許多數學分支學科的名稱,都是后來很晚的時候才出現的。希臘的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在第七、八、九卷中專門討論了數的性質和運算,屬于算術的內容。
中國古代的復雜數字計算統稱“算術”,包含當時的全部數學知識與計算技能,流傳下來的最古老的《九章算術》以及失傳的許商《算術》和杜忠《算術》,這些都是討論各種實際的數學問題的求解方法。
講完算術的概念,我來談談數學的概念。什么是數學呢?數學(mathematics),簡稱maths(英國英語)或math(美國英語),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古老的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于形式科學的一種.分為高等數學和初等數學,也有把高中復雜的集合、函數、代數、幾何稱為中等數學。它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通過算術和數學概念的簡單闡述,我可以得出以下三點區別:
一是算術和數學是不同年齡層次學生學習的課程
算術是數學的基礎,是加減乘除計算,是開啟學生智慧的一種簡單計算,是小學生智力范圍能夠接受的課程。如果有意無意拔高其叫法,對兒童學習不利,讓他們感到高深莫測,望而生畏,聽而厭倦。這不能不說是課程改革的一個瑕疵。
數學是算術的發展,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科學,是人的智力發育成熟之后才能去學習、去研究的學科。因此,小學生學算術,中學以上學生學數學,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一種科學設計,盲目地把算術和數學混為一談,對小學生不利,也是對學科的一種模糊界定。
二是算術是生活知識,數學是走向科學的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只要具備了起碼的算術知識,就能在日常經濟交往過程中游刃有余,認得價碼,識得多少,會購買商品,會計算,會得出結論,從而不怕自己知識不多而上當受騙。
數學是高于生活的一種學科,介入生活的可能性小,沒有一個人在買東西的時候運用方程式計算,也沒有一個人在生活中運用高等數學求證事情的曲直。數學是高于生活,為科學服務的一種基礎學科,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進一步深造打好基礎。
三是算術是定格學科,數學是發展學科
算術的發展空間有限,不管怎么變換,其宗旨脫離不了計算,在算術領域能夠開創新的思路的人已經超出了算術的范疇,進入到科研高層,看似簡單的陳氏定理1+2,其實是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存在最久的未解問題之一。這個猜想最早出現在1742年,哥德巴赫猜想是:“任一大于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哥德巴赫猜想在提出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毫無進展,陳景潤在1973年發表的陳氏定理(也被稱為“1+2”)是哥德巴赫猜的目前最新發展。不要誤以為陳氏定理就是算術,算術沒有這么復雜,是一種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
數學則不一樣,數學是比較復雜的計算,是一門研究性學科,任何一個命題都有復雜的運算過程,都有嚴格的解題思路,不能隨心所欲,必須科學嚴謹,正如馬克思所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睂W習數學是一個探索和發現的過程,需要克服困難,刻苦努力,需要毅力和志氣,更需要理想,是一項長遠的學習過程,只有開始,沒有終結,半途而廢的人不是立志于數學研究的人。
綜上所述,我們可看出,算術和數學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算術是數學的基礎,數學是算術的發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推進,數學的發展離不開算數,算術的存在離不開數學的浩瀚海洋。我在此談論二者的區別,不是要割裂二者的關系,而是要區分他們的屬性,旨在提醒學科設計者,給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不同課程名稱的準確叫法,這樣有利于他們學習,不至于造成困惑。
參考文獻:
[1]《算術書》.
[2]楊輝的《詳解九章算法》.
[3]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4]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