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39-02
化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較晚接觸和學習的一門很有特點且很有趣的學科,由于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學習方法的差別,以及化學知識點和化學用語頭緒繁瑣、化學概念抽象和化學理論難懂的特點,致使很多學生剛開始學習很有興趣,也下功夫,但學習成績總是不理想。怎樣才能學好化學?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習方法,作以下指導,夯實學習常規環節:預習→聽講→筆記→作業→考試→錯題本
一、預習
預習是學習新知的前提條件,也是學習新知的必要環節,沒有預習的學習是盲目的,沒有針對的聽課,是不可取的,否則會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做好預習,刻不容緩!如何高效地預習呢?抓住三個流程:復習舊知→關注重難點→記錄疑點
課前學生進行預習時,老師提供主要的預習步驟和具體要求:找出本課題內容與前面已學知識的聯系,找出所需的舊知識,并復習舊知識;了解教材中本課題的大概內容;找出本課題的難點和重點(作為聽課的重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提議用筆劃出或記入預習筆記中。
二、聽課
聽課是學習新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直接獲取新知的保障。聽課的效率是學生以及老師都想提高的目標,如何有效的聽課?我提議三步走:聽清→聽意→聽感覺。聽清,老師高亢激昂的嗓音和抑揚頓挫的語調是能吸引學生的,能聽清是聽課的前提要求,要認真的聽;聽意,老師針對性繪聲繪色的講解和專業性爐火純青的分析是能感化學生的,能聽懂是聽課的目標要求,要仔細的一邊聽一邊記;聽感覺,老師變化莫測的肢體展示和豐富多彩的互動方式是能調動學生的,能聽會是聽課的升華,聽會才能靈活運用,要聚精會神地跟上老師的節拍和思路。聽清為了能聽懂,聽懂為了能聽會,聽會才是學習新知的保障。哪個環節出現問題,聽課都不是高效的。
課上的師生互動環節,讓聽課多樣化、趣味化、條理化,小組的展示讓更多的學生達到聽清、聽意、聽感覺的高度。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聽課的時候,不僅要注意“聽”,而且要勤于思考,學會思考。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有悟才有進。只有聽會才能使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力爭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學知識;只有聽會才能使自己獲得新知,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跟著老師和學生的感覺走,深入淺出,游刃有余!
三、筆記
筆記是課堂上學習教材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也是把老師的知識和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知識的必須學習策略。好記性趕不上爛筆頭。如果學生能把聽課的內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記憶的筆記,則恰好可以彌補課堂聽過卻容易遺忘的不足。怎樣做好筆記呢?把握三個關鍵:補充→疑點→方法。補充是老師對知識點的考試經驗總結,也是老師對知識點的智慧延伸,書上可能沒有,需要記錄;疑點是自己對知識點的思考疑惑,也是自己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它的存在感詮釋自己的態度和能力,找出疑惑,解答疑惑,才能進步;方法是學習的關鍵,是技巧的體現,方法正確事半功倍,否則都是枉然。
課上的隨堂筆記能充分調動學生和老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筆記趣味化、生動化、形象化。化學有其特殊的語言系統及化學用語,好學卻易忘。高效的筆記即要減輕繁瑣的細節,又要把握精髓。怎樣做高效的筆記?嘗試四種方法:諧音性筆記→編順口溜筆記→關鍵詞筆記→總結性筆記。
1.諧音性筆記
諧音性筆記是從生活經驗上總結與化學知識點相關聯的筆記記法。例如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的步驟:“查、裝、定、點、收、離、熄”,可以轉化為“茶莊定點收利息”;電解水時負極產生氫氣,正極產生氧氣,氫氣體積與氧氣體積的體積比約為2:1,可以轉化為負氫大(父親大);地殼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的是“氧硅鋁鐵”,可以轉化“養閨女貼心”。
2.編順口溜筆記
編順口溜筆記是對知識點容量大且記憶難,具有特定順序的程序性筆記記法。例如液體藥品的取用細節:瓶塞用手軸,倒放順著手;口口緊挨著,標簽面對手;傾壁往下流,眼把量來瞅;用后蓋瓶蓋,回歸到源頭。再如氫氣還原氧化銅(或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一通氣,二點燈;三撤燈,四停通;一二顛倒會爆炸;三四顛倒會氧化。
3.關鍵詞筆記
關鍵詞筆記是在理解基礎上,找出知識點中幾個關鍵字和詞對繁瑣知識點進行篩選和濃縮以便考試復習的筆記記法。例如剩余藥品的處理原則: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隨意丟棄,不能帶出實驗室,即“不回不丟不出”;藥品使用的原則:不能用手直接觸摸藥品,不能直接用鼻子聞藥品的氣味,不能品嘗任何藥品的味道,即“不觸不聞不嘗”;粉末狀固體藥品的取用:首先將試管傾斜,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至試管底部,最后慢慢直立試管使藥品平鋪在試管底部,就可以簡化為“一傾二送三直立”;較大顆粒的固體藥品取用:首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藥品放在試管口處,然后慢慢的豎立試管,使藥品緩緩地滑落到試管底部,就可以簡化為“一橫二放三慢豎”。
4.總結性筆記
總結性筆記是將化學中應記憶的基礎知識總結出來的比較性筆記記法,此方法使得自己記憶目標明確,條理清楚便于及時復習。例如離子與原子的區別;原子與分子的區別聯系。
四、作業
作業是學生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即學懂會用的體現,通過做題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深化及活化知識;能優化解題方法,發展思維,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做題的過程是學生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再提高的過程,對學生而言,做題后不要滿足于解法、答案是否正確,關鍵在于要理順所做題目的思路、邏輯關系和類型,把握相關知識之間的內在規律,掌握了規律就能駕馭知識,遷移知識。做題還要善于積累,積累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成功經驗,二是失敗教訓。如果把平時練習和考試中做錯的題目積累成錯題集,每隔一段時間把這些題再重新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把已經掌握的題做上標記進行淘汰,使不會的題逐漸減少,直到減少到零,既有針對性,又節省時間,可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課后的三層級鞏固達標訓練,從基礎級到發展級,再到提高級,級級要有針對性,級級要難度加深,使學生通過學習后能很好把握各課題的知識重點和難點,讓不同學力的學生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同時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和課后努力的方向。作業不在多,關鍵在于精,題海戰術不是唯一成功的戰術。
五、考試
如果說作業是學習新知的根,那么考試就是學習新知的本,沒有根本的學習,根本學習不好。考試是對階段性知識掌握程度的度量衡,它可以稱出自己階段性知識掌握的重量。分數是一面鏡子,能照出階段性知識掌握的美與丑。應試教育下考試是不可避免的,更是不可回避的,因為考試是現在選拔人才的方法之一。怎樣使考試發揮極致呢?
考試常態化讓學生能時刻為自己獲取新知多少把脈,把自己掌握不牢或沒有掌握的新知暴露出來,及時加強和補充;考試還可以找出自己與別人的差距,比別人優秀要謙虛,比別人遜色要努力,在關注自己的同時,更要關注別人,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課后注重考試精品化,提倡把孩子平時最容易錯的題目總結歸納,編制試卷考試,讓學生考試目的高效化、專業化。
六、錯題本
錯題是學生欠老師的知識,確切講學生沒有領略知識的內涵,對知識點不會很好掌握和應用;同時也是老師欠學生的知識,學生如果正常的聽講依舊沒有很好的掌握,老師要反思,找出原因對癥下藥,有的放矢,讓學生學習高效化。所謂功夫下在平時,如果學生每天將錯題積累在錯題本上,等考試復習的時候,只需看錯題本就可以達到短時高效的目的,從而給學生節省了大量的復習時間。知識在于積累,錯題并不可怕,關鍵是不要一錯再錯。提倡孩子收集錯題,記錄總結,把自己薄弱的環節吃透,相信成績自然而然突飛猛進。
學習是師生互動和互助的活動,老師要高效的教,學生更要高效的學,才能使學習之花開花結果。單方面的努力或者沒有正確的努力,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方法只做參考,正確的、合適的才是高效的。在快樂中學習進步,在進步中快樂學習,不是很愜意嗎?
作者簡介:
姓名:陳曉東出生日期:1982.10.7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安徽省滁州市學歷:本科單位:滁州市新銳中學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育和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