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鐵偉
王善貴一直扎根在農村教育工作第一線。2013年,王善貴上任灤縣六中校長,短短兩年,使這所全縣唯一的普通完全中學成為了管理規范、特色鮮明的“窗口校”,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驕人成績。
懷揣著獻身教育事業的執著信念,王善貴一路勤勉而智慧地走著每一步,走出了事業和人生輝煌的篇章。他曾被命名為2009年度“灤縣十佳校長”、2010年、2011年兩屆“灤縣名校長”,多次被評選為優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多次受到政府嘉獎。 2014年 12 月,作為優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教程首發儀式”和“中華經典吟誦藝術節開幕式”。
◆ 王善貴是一位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的好校長。王校長一直把教書育人作為人生的事業追求,幾十年如一日。作為一校之長,眾多事務纏身,但他一直堅持深入教學第一線,每一次教研活動都參加,堅持深入課堂,帶頭評課說課,平均一個學期聽課次數多達60余節,難怪主抓教學的主任說:校長要么在聽課,要么在去聽課的路上。王善貴校長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制定詳細明確的考核制度:把教學成績、日常出勤、教學常規、教學基本功和工總量納入考核范圍,實行制度管人,做到了工作至上,能力和成績說了算,使老師們心服口服,干勁兒十足。
◆王善貴是一位以人為本、尊師愛生的好校長。“校長不是官,是為師生們服務的”。他不止一次地這么說。有的年輕教師新上崗,業務不精,王善貴校長責成學科骨干老師手把手地教,結對子,提倡集體備課,非常關注年輕教師的成長。王善貴校長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善于做老師們的思想工作,帶頭樹立和諧奮進的校風和教風。他在學校實施愛心工程。教職工家紅白喜事他必到場,教職工有病住院他必探望,誰家有困難他必伸手相助。在老師們的心目中,校長既是師長,又是父兄。
◆王善貴是一位理念先行、推陳出新的好校長。他的教學無論是方法還是實效,都是首屈一指的,他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學生踏進高等學府的大門。當校長之后,他高瞻遠矚,訂閱了教育理論書刊,堅持學習。他向縣一中、二中等名校學習,博采眾長,眼界變得更加寬闊,思想變得更加深邃。他確定了六中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創辦一所“管理規范,特色鮮明,師資過硬,質量一流”具有良好社會聲望和口碑的新型名校。
為了實現目標,王善貴校長以堅定的意志和果敢的作風,從抓學校管理入手,向整頓作風開刀,沉下心來調研,橫下心來立新規,第一,出臺了具體方案,實行校長負責制下的崗位責任制,實行“校長領導、分處管理、年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層級管理模式,解決了傳統簡單、家長制、粗放管理的問題;第二,制訂了《灤縣六中教師教學工作量化考核標準》,激活了教學管理機制,調動起老師們工作積極性,端正了教風和師風;第三,培養教育教學工作中創新型人才。學校組織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發現和支持有創新意識和改革能力的老師脫穎而出,為他們成長搭設舞臺和平臺,傾力打造學術型和創新型師資隊伍和六中辦學風格。
◆王善貴是一位潔身自好、清廉自律的好校長。“公生明,廉生威。”做校長多年,他兩袖清風,清正廉潔,誠信做事,干凈做人。他作風民主,學校大大小小的事,讓大家知情,請代表參與,各項工作在“三公開”下操作,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搞個人特殊。他從不利用權力亂開支、亂花錢,能節約的盡量做到節約,不該開支的絕不開支。在評優、評先上能讓的盡量讓,能推的盡量推,把這些榮譽全部給一線教師。
為改善辦公條件,為每個辦公室配備了飲水機、電風扇,只要老師們認為好的教輔資料,無論經費多么緊張也要定。老師外出參加研討會,外出聽課,學校報銷來回路費。為改善、美化校園環境,消除安全隱患,修房頂、建設校園文化、改造老化線路,他都舍得花錢。不僅如此,王善貴校長舍得拿出自己家里的東西,學校西小院廁所前沒有硬化,遇到雨雪天氣,道路泥濘,出行不便,他把自己家裝修院子剩下的花磚拉到學校,把路鋪好。為大家舍小家,公而忘私,無怨無悔,老父親病重去世的日日夜夜里,他晚上守候盡孝、白天到校上班;孩子病了他心疼,但因為放不下學校那些事,一手推給愛人照顧;為了貼補家用,愛人經營著一家小鋪,他根本幫不上忙,從來都無暇顧及。王善貴校長就是用自己無私的敬業心、創業精神和人格魅力去感召著他人,以一名模范共產黨員的光榮形象,在灤縣教育戰線中樹立起了一面旗幟,使六中成為教學秩序井然有序、教育改革風生水起、教育環境優雅的育人樂園,成為優秀人才成長的搖籃。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好校長王善貴一定會在教育征途上,譜寫出更為優美和華麗的樂章。
(作者單位:灤縣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