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認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僅僅發展速度快,而且發展模式優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僅符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基本原理,而且也符合人類社會形態變革的一般規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雖然建立時的起點與資本主義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在發展商品經濟的手段和方法上卻不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符合生產力標準。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關鍵詞 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 中國夢 中國道路
基金項目:西安石油大學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項項目:《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問題式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潘景余,西安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172
自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科技和生產力發展較快,特別是以電子信息產業為先導的新科技革命的浪潮,顯示了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生命力。相比之下,這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卻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而蘇聯和東歐劇變更是加劇了現存社會主義國家的困難,社會主義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有人提出社會主義“早產論”、“過時論”、“終結論”的觀點,更有甚者認為:現代美國社會很發達,是因為其社會制度先進,世界上任何國家只要照搬美國的制度就可以發達了。這種觀點貌似科學和辯證,其實屬于形而上學機械決定論。其實質就是否定馬克思主義,否定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否定無產階級專政,否定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因此,在今天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制度、兩種文化和兩種道路依然競爭、較量的今天,如何科學認識社會主義,加強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已經成為一個十分重要和緊迫的問題。
一、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形態,而社會主義社會又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低級階段,與資本主義相比是更高一級的社會形態。因此,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由低級到高級的總趨勢。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演進,特別是科學社會主義160多年的發展昭示,‘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論斷的內在統一性,體現于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及其主題之中。”①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從時代和全局高度,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發表了一系列講話,特別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是當今時代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
命運多舛的中國之所以今天能夠發生根本改變,從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到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站起來),從初步建成社會主義到改革開放的春天(富起來),從改革開放的春天到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強起來),究其原因就在于選擇了科學社會主義,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僅僅發展速度快,而且發展模式優越
從發展速度看,我國明顯快于英美等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從發展模式上看,我國的發展模式比英美等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更加優越。
無需諱言,我國現在的生產力水平還遠不如英美等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高。但是如果以此下結論就認為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是不公平的。現階段,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生產力水平高,而社會主義國家生產力水平相對低了很多,這是事實。但要知道,那些發達國家已處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成熟階段,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而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如我國),才發展了幾十年。因此,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要求我國在各個方面趕上或超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不客觀的。
(一)從發展速度看,我國明顯快于英美等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近70年來,我們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建立起完整的工業和國民經濟體系,有了自己的尖端科學技術部門,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年增長率9.8%的速度發展,盡管這幾年,我國轉變經濟結構,實行產業調整,速度有所放緩,但是經濟增長速度仍然保持在7%左右,經濟總規模已超過了一個個發達國家,甚至已經超過了日本躍居世界第二。而且在大多數實物產量上也已超過美國,汽車這種有相當技術含量的產品也超過了美國。
改革開放前,我國10億人口8億農民,就是說城市化率只有百分之十幾,30多年來,我國城市化率超過50%,城鎮常住人口超過了農村常住人口。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西方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用了一百多年到幾百年,發展工業和服務業,解決了幾億人口在城市就業和安居。而我們才用了30多年,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二)從發展模式上看,我國的發展模式比英美等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更加優越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打破了對西方的路徑依賴,展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設定的發展路徑和輝煌成就,能夠有效克服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后發劣勢”。一般而言,“后發優勢”更多的體現在現代化的起步時期,可以利用發達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現代化的成熟知識和經驗、以及豐富的人口和資源紅利,在一定范圍內取得成果;但是,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優勢就會縮水,反而是“后發劣勢”越來越明顯。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和平發展之路,能夠有力推動世界新秩序的構建,能夠有效集合全社會的力量,更有力地打破發展瓶頸,有效地解決發展中國家資金不足的問題,這些發展優勢,使其現代化不僅受惠于當前,更有利于長遠。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功破解了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兩難命題,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有統一的占主導地位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這是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能夠保持政治穩定的根本原因,解決了發展與穩定的難題;二是中國強大的國有經濟和宏觀調控能力,能夠有效防止發達國家控制本國的經濟命脈,保持政治經濟發展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解決了對外開放和獨立自主的難題。
當前,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今后隨著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進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將不斷得到完善,生產力將進一步得到解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將會逐步得到解決。我們堅信,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物質技術基礎的建立,趕上甚至超越美國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完全可能的。
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符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而且也完全符合人類社會形態變革的一般規律
從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上看,由于生產關系的性質由生產力的性質決定而不是由生產力水平決定,并且社會形態的變革總是在舊社會形態的薄弱環節中先實現,所以生產力水平低的中國建立社會主義社會,不但符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而且也完全符合人類社會形態變革的一般規律。
由于生產力范疇不僅包括生產力的水平,而且還包括生產力的性質、狀況和發展要求等多個方面。在進行道路、制度和文化比較時,不能僅僅從生產力水平(生產力發達不發達)上來看,還要看生產力的性質、狀況以及發展要求等其他方面。否則,就會以偏概全,得出錯誤的結論。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生產力水平是生產力的量的規定性,表現為生產發展的現實程度;生產力的性質是生產力的質的規定性,是自然屬性(物質技術性質)和社會屬性的統一。社會主義生產力的性質,是以勞動生存性質作為本質屬性的,它是對剝削社會形態生產力“資本屬性”的根本否定,使生產力體現出對于人類社會的本來目的和意義,并通過作為生產力的首要要素勞動者的解放,建立起科學的勞動組織,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了更多福祉,是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的光明前景,就是堅持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
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像資本主義那樣搞“血與火”的原始積累,而是靠自身積累
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或者說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的“奇跡”經歷了“血與火”的原始積累;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決定了我國的經濟建設、商品經濟發展所必須的資金需要也必須主要靠自身積累。
習近平同志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實踐取得的根本成就,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實現途徑、行動指南、根本保障的內在聯系”上,特就特在 “這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上,特就特在“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上。
相信利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經過“血與火”的原始積累、靠自身積累也一定能夠趕上并且超越資本主義的生產力水平。
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能夠不斷的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毛澤東同志曾說:我們之所以搞社會主義,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舊的制度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就是為了在新的生產關系下,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根本的任務就是提高勞動效率。鄧小平同志更是明確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同志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提出了“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些列思想,給中國的發展乃至世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綜上所述,“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尋夢、追夢和圓夢的歷史。從托馬斯·莫爾創作《烏托邦》以來,無數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就一直在尋找、追求一個沒有經濟剝削、政治壓迫和精神奴役的理想社會。這個夢想激勵著人們不懈追求,把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從20世紀起,中國人懷揣著民族復興的夢想,投身世界社會主義的洪流,如今成為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可以說,中國夢是開在世界社會主義這顆大樹上的一朵最美的花朵,它必將結出最豐碩的果實。”②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注釋:
①顧海良.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歷史總趨勢.求是.2014(10).31.
②劉建軍.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求是.2014(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