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笑
【摘要】繪本能夠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是有一定道理的。幼兒園教師在教幼兒閱讀繪本前,要做足功課,挑選幼兒感興趣的,內容積極向上,例如《團圓》中的親情教育向的繪本。并對這個繪本進行深刻解讀,捕捉繪本中蘊含的教育價值,并科學地設計繪本的閱讀啟蒙活動,以幫助幼兒更好地閱讀,啟迪幼兒的心智,陶冶幼兒的情操,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繪本 《團圓》 親情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50-01
作為人類最美好的情感,親情是幼兒情感教育的起點。而繪本具有形象和趣味性特征,能夠符合幼兒身心發展需求。所以,人們開始嘗試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的親情教育,以期促進幼兒情感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孩子們看圖和聽故事的過程中,理解繪本當中包含的親情關系。其次,教師在講完繪本故事后,要跟孩子們進行交流,讓孩子們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借此掌握幼兒的學習情況,同時鍛煉了幼兒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以及幼兒對于親情的認同,要讓幼兒和家長一起閱讀繪本,能夠讓幼兒更理解繪本《團圓》要表達的意義。
一、幼兒親情教育與繪本
(一)案例設計分析
所謂的親情教育,其實就是以親情為載體的情感教育方式。在開展這一教育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受教育者的親情世界的建構情況,以便開展相應的教育活動。幼兒在自主閱讀能力成長的歷程中,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與溫暖的陪伴。本文就是以《團圓》作為案例,來描述以繪本為載體對幼兒進行親情教育。本次案例設計的目的就是通過繪本故事,讓幼兒了解中國春節的習俗,并讓幼兒與家長和老師進行溝通,讓幼兒感受濃濃的親情。將活動內容與幼兒親情教育充分結合,使活動的過程與內容具有程序化的特征,以促進幼兒親情較小時水平的提升。
(二)方案設計的依據分析
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根本,該《指南》認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通過以繪本為載體,實現以整合親情經驗為活動的主題設計,是一個融合藝術、語言、領域等元素的多功能系統與網絡化結構。利用繪本《團圓》圖文互補和融合的關系,作者可以展現自己的創造意圖,并帶給幼兒文字難以表達的趣味。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親情教育之所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就是因為以繪本為載體的教育活動開展是圍繞親情這一主題的
(三)親情教育方案目標的確定
促使幼兒能夠在幼兒時期,充分感受到親情與關愛,并形成積極穩定的樂觀情緒與情感,從而推動親情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幼兒親情教育即是開展“愛的教育”,引導與教育幼兒認識親人、熱愛親人與感恩親人,奠定正確的人格基礎,推己及人,愛人、愛社會。本次對繪本《團圓》的閱讀,就是想讓幼兒通過閱讀交流,感受到質樸偉大的親情。并能大膽表達對父親的愛,此次的繪本閱讀活動十分成功,家長們就切實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長,如一位孩子母親在回家時,她的孩子安琪就端著一杯水對她說:“媽媽辛苦了,媽媽喝水。”晚上睡覺時,媽媽肚子疼的厲害,安琪起床給媽媽倒熱水,給媽媽揉肚子,安琪的媽媽感到很欣慰,說:“孩子長大了,懂事了。”從孩子看完繪本《團圓》做出的舉動,看出以繪本《團圓》為載體,對幼兒進行親情教育十分成功。
二、以繪本《團圓》為載體進行親情教育的優勢
(一)使幼兒更容易理解繪本內容
教師在講解繪本《團圓》的內容時,還可以講一些幼兒感興趣的小故事。例如:包湯圓的時候,仔細看,爸爸把什么放進了湯圓?(硬幣)為什么要放硬幣到湯圓了呢?(因為會有好運)第二天誰吃到了好運湯圓呢?(毛毛)大年初二,爸爸在家里干什么呢?(補窗戶、刷門漆、換燈泡、帶著毛毛去了媽媽從不讓她去的屋頂,還讓毛毛騎在了自己的肩膀上;陪著毛毛做了許多她不曾做過的事情。)你的爸爸會陪著你或者幫助你做哪些事情呢?老師通過這種問句式的閱讀,能夠調動給孩子的閱讀積極性。教師除了在課上講解繪本《團圓》的內容,還可以布置作業,讓家長陪著幼兒進行閱讀,父母在與幼兒一起閱讀繪本時,除了傳達繪本的內容外,還會把自己附帶的理解與體會、已有的生活及情感體驗一起傳達給幼兒,讓幼兒在獲得認知的同時,也能享受到快樂和愛,加深幼兒對親子感情的理解。
(二)有助于發展幼兒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一種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是創造力的基礎。幼兒時期想象力的表現最為活躍,父母要把握好發展幼兒想象力的黃金時期。幼兒親情教育需要完成幼兒直接親情經驗和間接親情經驗的整合,并將其組織成課程,以便有目的的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在這一過程中,直接親情經驗將來自于幼兒經歷的親情實踐,可以通過開展親子活動獲得。繪本作為一種豐富、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其形象的畫面直接沖擊幼兒視覺感官,使幼兒不受文字的約束,在圖畫中盡情暢想,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有利于幼兒想象力的發展和提高。
(三)有助于培養幼兒前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先營造溫馨、自由、融洽的家庭氛圍,然后利用繪本中形象有趣的圖畫,輔之以動作,引起幼兒的注意和好奇心,培養其閱讀興趣,進而與幼兒一起用語言對圖畫進行描述,直至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使幼兒懂得繪本中圖畫、文字與口語的對應關系,懂得繪本內容與背景、人物與情節的對應關系,體會其中的情感和意義。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三、總結
親子繪本閱讀作為早期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親子互動的方式引導閱讀,同時通過閱讀增強親子交流的效果。在此過程中,互動與閱讀相得益彰,對幼兒的身心成長具有特殊的意義。從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以親情主題繪本為載體可以有效提高親情教育的實效性。以親情主題繪本為載體,可以從幼兒視角向幼兒傳遞親情觀念,繼而盡快幫助幼兒對親人有全新的認識。
參考文獻:
[1]趙芳芳.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性教育的可行性及策略[J].考試周刊,2014,39:184-185.
[2]吳潔.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情感教育策略——以中班繪本活動“親愛的小魚”教研為例[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6,Z1:70-71.
[3]潘美娟.以繪本為載體的幼兒情感教育的研究[J].好家長,2014,51:11.
[4]陶明.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幼兒親情教育的行動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5,10:93.
[5]宋文娟.試論以繪本為載體開展小班幼兒關愛教育的可行性[J].華夏教師,2016,S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