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軍
【摘要】隨著學校美術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培養學生對本土藝術的熱愛,傳承地方文化等教育目的的實際要求,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睹佬g課程標準(修訂稿)》明確指出:“盡可能運用自然環境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如活動、事件和環境等)進行美術教學?!比绾斡行У亻_發利用地方美術課程資源,使地方美術資源走進初中美術課程,提高美術課堂教學實效,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是我們美術教師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民間美術 鄉土美術 地域特點 傳統節日資源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270-01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教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全面普及“素質教育”,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我們美術教育也要轉變教育觀念,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除了要有相應教材內容外,還要求我們全面了解鄉土美術資源狀況,充分利用鄉土美術資源,拓寬美術教材,使學生樹立熱愛故土、建設家園的美好信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
一、什么是民間美術
民間美術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因素,為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是其他任何美術形式也替代不了的,是最豐富、最生動、最質樸、最健康的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其手工性、情感性喚起人們情感的認同,其簡潔明快、博大寬厚、熱情淳樸、粗獷豪放的藝術風格為人們喜聞樂見。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紙、農民畫、刺繡、印染、服裝縫制、風箏等更是直接來源于群眾之手,并裝飾、美化、豐富了社會生活,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觀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斷創新、發展,成為富于民族鄉土特色的優美藝術形式。在校本教材的編排上,要充分利用、發揮民間美術的獨特作用,繼承、發揚民間美術的優良傳統。
二、民間美術運用的現狀
作為一名長期在基層工作的中學美術教師,我感到當代的基層美術教學存在著不少需要解決的問題。城中和基層教學條件的差距,主副課分化的嚴重性,家長素質嚴重參差不齊等,種種原因決定基層美術教學很難在當地得到發展和重視。根據筆者調查,當地基層美術教學主要都以教課書為主,很少利用周圍現有的美術資源去進行教學,并且有時還很難保證學生一星期一節的美術課,可有可無。可以說,在當地民間美術教材的運用幾乎為零,嚴重的不足,嚴重的滯后。
三、開發民間美術教材的優勢
民間美術資源及其豐富,只要教師正確合理的運用這些資源,再和美術課本相結合,就能使一節無關緊要的副課變成豐富多彩的一堂美術課。
四、開發民間美術的途徑
長期以來,我始終將自己所掌握的美術知識及對家鄉風土人情的了解融匯到平時的美術教學中,使學生在中學美術學習階段從民間美術中學到屬于本民族、本地區的獨特藝術知識。《美術新課標》中提出“認識本土文化是學生學習藝術,認識藝術的基礎,是他們走向世界的起點,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深入地學習本土文化,從他們的周圍環境開始,挖掘生活的美,鄉土文化的美”。怎樣利用民間文化這泉活水來激活美術課堂教學,筆者以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利用當地建筑進行教學。美術教師應充分考慮當地城市和周邊農村的文化建筑、公園、廣場、寺廟、民宅等作為教學資源開發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我將這些地方的建筑拍成圖片或視頻,讓學生欣賞,提高學生的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同時,為進一步引發學生學習探究的好奇心,還利用節假日和寒暑期時間,讓學生自發地實地考察、寫生,品味家鄉建筑基石紋樣上線條的美感。有的學生試著用紙蒙在瓦當上描摹,有的用速寫本寫生家鄉的建筑,還有的用手撫摸,感受石刻紋樣的凹凸變化,體驗民間藝人用線條表現物象的手法。學生對家鄉的建筑非常熟悉,但從來沒有用美術的眼光去觀察它,通過這樣的活動,既讓學生學會了用美術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又使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感情。
2.利用社區資源進行教學。不同的社區有不同的教學資源,包括自然與人文環境及特殊的人才資源,因地制宜進行利用、挖掘、整理并把它實施課堂教學中,對美術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挑戰。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開發、利用好教材資源。美術教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不管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都是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挖掘、豐富的,它的價值是在“創造性”使用的過程中顯示出來的。它是教材的延伸和發展??傊?,只要我們勤于留心,善于動腦,合理地開發利用社區資源,將書本知識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校園環境有機有整合起來,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3.利用地域特點進行教學。民間美術的運用要求美術教師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所以美術教師應在教學中,結合學校實際的地域特點,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對地域資源進行挖掘、整理、組織成教學內容。教學中教師盡量發掘和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地域素材,從地域資源中挖掘出豐富的教學內容。家鄉的農民畫、剪紙名揚海內外,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這一有效資源,將農民畫、剪紙引進美術課,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當我把農民畫、剪紙的實用價值、社會影響和創作技法引進課堂時,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調動了學生內在體驗,學生學得主動、愉快、生動活潑。
4.利用家鄉的傳統節日資源進行教學。如在教學中,可通過家鄉的“過春節”貼對聯貼窗花;傳統的“清明節”祭祖、捏面花、貼瓜子娃娃;傳統的“端午節”包粽子、系花繩;嫁娶布置洞房等活動,讓學生目睹節日盛況,感受節日氛圍,讓學生對民間文化進行審美體驗,了解民風、民俗及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文化的藝術情感,使學生產生一種表現美、創造美的欲望,為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5.以開發民俗文化資源為契機,增強學生對家鄉人文景觀的保護意識。
家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民俗節日、社區文化活動等,是我們開展地方美術學習的好機會,也是讓地方美術資源走進初中美術課程的重要途徑。如在端午節,讓學生收集家鄉的端午習俗資料,帶領學生開展制作端午彩色粽子和設計龍舟模型活動,組織學生觀看劃龍舟比賽,讓學生用彩粽裝點教室,營造端午節日氣氛,開展龍舟造型設計評比,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了解了家鄉的端午習俗,增強了對家鄉民俗節日的喜愛。
總之,如何運用好民間美術這泉活水,對于地方性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建設,對于高素質教師的培養以及積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具有深遠的意義。我們只有不斷地進行開發、實踐,才能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不斷推進美術教育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