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云
【摘要】余映潮老師是我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其教學的一大魅力在于他那套可操作性極強的“板塊式”教學思路。這個富有科學性的教學理論及實踐模式已經蜚聲語文界,并對語文教學現狀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影響。研究、感受他課堂教學中多彩的“板塊美”,對進一步推進新世紀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效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追溯這一教學思路的誕生、發展,呈現其基本內容,試圖剖析它美的所在,深探其美的存在價值,顯現它對語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拓展作用。
【關鍵詞】余映潮 語文課堂教學 “板塊式”教學思路 美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051-02
有人說,他在中學語文界是一個特例——一方面在于他的課堂實踐是從中學語文教研員的角度出發;更在于50歲之后才走上講臺的他卻仍能把課堂教學藝術的魅力展示得淋漓盡致。他就是我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
借助對“板塊式”教學相關文獻的研讀,并通過對余老師著作、教學實錄的學習,我感受他獨特教學思路的藝術魅力。本文將試圖剖析它美的所在,深探其美的存在價值及對語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拓展作用。這些對當前的語文教學改革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思路的概述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大潮帶來了這樣一個“熱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應是什么樣的?余映潮老師創造性地建立了“板塊式”的教學思路,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搭建了新橋梁,為語文教學研究開辟了新視角。
(一)“板塊式”教學思路的內涵
所謂“板塊式教學思路,就是在一節課或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從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幾次呈‘塊狀分布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即教學的內容、教學的過程都是呈板塊狀分布排列。”[余映潮《聽余映潮老師講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2頁]
(二)“板塊式”教學思路誕生與發展
余映潮老師為了改變傳統課堂教學過于強調機械式“背、記、練”的現狀,首創了“板塊式教學思路”。這套教學思路的創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探索。20世紀90年代前“醞釀”。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誕生”。21世紀初至今“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余映潮于1997年(50歲時)開始登上講臺,做示范課了。余映潮老師以生動的教育實踐來印證自己的教學思路。如“余映潮語文潮語文論壇”,“映潮說課”,“映潮評課”等欄目的開辟,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廣闊的交流互動平臺。
二、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思路的“層次美”
在談及板塊式教學思路在教學實踐中所表現出來的特點時,余映潮老師說道“就教學的有序性而言,課堂教學清晰地表現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將整堂課的教學板塊連綴起來看,呈現出一種層進式的教學造型。”這種“分層推進”的特點展現了“板塊式”教學思路的層次美。
此外,“課堂教學藝術”的高層次境界是學生活動充分,課堂積累豐富。”余老師在《說“屏”》的語言教學中以“選詞、選句、選段”三層次展開的教學實踐很好的詮釋了層次美的最高境界。
三、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思路的“精簡美”
在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改革中,教學思路設計的研究更突顯出其重要性。余映潮老師以精巧、簡約的方式高效地落實了語言知識的積累,語言技能的訓練,更是對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中“知識與能力”的落實。
此外,余映潮老師課堂教學的精簡美還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導入上,他追求“開講揭題,直入情境;巧妙導入,自然得體”。余老師的每一節課都會十分簡潔明了的告訴學生:學什么?用什么方法學?經過哪些步驟?達到什么目標?如《口技》一課,余老師將其設計為三個板塊,即“朗讀、欣賞、積累”。他在開課伊始,就告訴學生:“朗讀,讀起來;欣賞,把我們的眼光進入課文深處;積累,做好老師發給的智能練習,把它理解分類。”只要認真仔細地研究余老師所上的示范課例就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余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思路目標明確、過程精練、步驟簡潔實用。
四、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思路的“靈動美”
靈動,就是變化,就是不局限,不呆板,并帶有一點詩意的手法。余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思路是靈動的。在實際教學中所呈現出的若干“板塊”組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充分地表現了余老師的教學技藝、創新意識……余老師教學思路的靈動主要表現在因課而異,因角度而異。
第一,因課而異,即因課文的不同而對不同課文設計出不同的板塊思路。
第二,因角度而異,即因角度的不同而對同一課文設計出不同的板塊思路。
五、余映潮“板塊式”教學思路的“節奏美”
余老師板塊式教學的節奏美首先表現為課堂教學的張弛有度。一方面讓學生“張”開思路,廣開言路,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另一方面給學生松“弛”機會,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心理的需要,精心安排一定聆聽靜思的時間,讓他們輕松地馳騁想象,為下一次的“張”積蓄新的力量。
節奏美還表現在不同板塊教學內容的疏密有度。“疏”指徐緩述說,花時多而信息少;“密”指急促講述,花時少卻信息多。余老師善于分配教學內容與時間,把握教學目標,重點處反復講,難點處緩慢講,一般內容略講、快將甚至“跳躍”著講。就這樣疏密相間,快慢相宜,虛實相生,形成鮮明的教學節奏。
六、結論
特級教師歐陽代娜說過:“美是語文教學的特性。”那么,語文教學就離不開一個“美”字,離開了“美”的語文教學猶如一張失色的臉,顯得蒼白無力。
板塊式教學設計著眼于服務廣大基層教師,緊貼一線語文教學實際,給老師們以最直接的指導與幫助。無可否認,余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思路,對于無經驗的年輕教師,還是比較成熟的教師都有著實實在在的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余映潮.聽余映潮老師講課·自序[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12.
[2]余映潮.“板塊式”閱讀教學思路例談[J].中學語文,2011(4):3-4,64.
[3]余映潮.板塊式教學課例研討[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3(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