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芃
【摘 要】戲劇導演是一種二度創造的藝術創作實踐活動,戲劇導演創作質量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升戲劇導演的創作水平,戲劇導演需要認真分析影響二度創作質量的因素,以便以此為突破口提出優化導演創作的方法。下面將重點就影響戲劇導演二度創作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以期為戲劇導演實踐提供幫助。
【關鍵詞】戲劇導演;創作質量;因素
中圖分類號:J8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3-0016-02
戲劇導演創作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活動,要求戲劇導演將劇本作為開展創作的根本依據,將演員表演作為核心,綜合性運用多樣化的藝術創作手法和舞臺技巧,進而將生動直觀的舞臺行動呈現在觀眾面前。可以說戲劇導演的整個創作過程會受到劇本、演員、舞美以及觀眾的影響,只有把控好這四項基本要素,才能夠為戲劇導演創作質量提升提供保障。
一、劇本因素
劇作家創作劇本的過程是進行一度創作的過程,而戲劇導演則屬于二度創作。要想保證二度創作的質量,戲劇導演首先需要將一度創作進行有效延續,真正從劇本創作意圖出發開展一系列的導演活動,重新化身為舞臺行動的劇作家。由此可見,劇本是影響戲劇導演創作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而要求戲劇導演在劇本研究方面進行積極努力。具體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研究資料。戲劇導演通過對相關資料的研究,能夠有效梳理劇本體現出的時代背景和創作環境,在此基礎之上才可以在規定情景和人物分析方面更進一步深化劇本主題思想。對此,導演在處理案頭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將搜集整理資料作為基礎工作,確保這些資料要涉及到歷史、文字、生活、形象等多個方面,其中形象資料搜集以及應用工作是十分關鍵與必要的。導演在研究資料時必須提升針對性以及科學性,避免復雜性地看待問題。
分析劇本。戲劇導演需要對文學劇本的內容進行細致分析,并在分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藝術思維,同時注重站在排演的角度強化整個作品的完整性以及統一性。一般來說,根據基本內容和體裁形式的不同,導演劇本分析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事件分析法、人物分析法和分場分析法。導演可以通過以上途徑對劇本進行全面細致的剖析。另外,在對整個劇本的核心內涵進行研究時,導演特別要避免過多閱讀現成評論文章,以免影響自己的思維與判斷,也避免用他人的論斷替代導演個人獨特的感悟。
導演構思。導演構思體現出的是戲劇導演對之后舞臺演出實踐的預想,也是整個創作的核心所在。戲劇導演需要認真研究資料和深層次的分析劇本,以便在導演構思過程中從整體上把握思想立意,在尊重劇本的基礎之上慎重進行構思與方案修正,彰顯出個性化的藝術風格與形象。具體而言,導演要積極調動個人的間接或者直接經驗與體驗,大膽展開想象與聯想,逐步把自己的構想豐富起來;導演還需要在二度創作當中加入個人風格,滲透創新理念。在這一點上,“舞臺形象種子”的形成和確立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形成了明確、具象、涵蓋主題立意和導演思想的“舞臺形象種子”,才能使整個創作團隊中不同門類的藝術家能夠在同一個目標的統領下展開分頭創作。
二、演員因素
在觀看演出時,觀眾最直觀的就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了解劇情、感受情緒、體會世事無常人間冷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戲劇是表演的藝術,導演、舞美設計師、音樂設計師等幕后工作人員都是為演員演出服務的幕后英雄。因此演員是整個戲劇藝術創作的事實主體所在,一個成功的戲劇作品必須有演員的主體參與和全情投入。故此,戲劇導演創作質量同樣也就與演員的舞臺表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們只有在導演構思當中堅持以演員表演活動為核心,才能夠優化演出形象,保證戲劇導演的創作成效。而在具體實踐中,尤其是在導演中心制思維的控制下,導演往往會把演員作為“棋子”和創作工具來擺布,但是事實上這些在實際操作中都是欠妥的。所以,為了保證演出質量,戲劇導演要加強與演員的溝通與交流,進而為創作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前期組織演職人員坐排。坐排實際上就是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整個劇本進行細致研讀,及時提出有關創作的問題,并通過討論修正的方式完善劇本和構思,起到強化劇本理解和保證戲劇質量的效果。在整個排演過程中,導演、演員、編劇、舞美和制作人等都需要參與其中,并及時提出關于創作方面的問題,通過大家共同討論修正的方式進行完善。特別是形成合力幫助演員理解劇本和劇本核心思想。
組織演職人員撰寫人物小傳和創作前史小品。通過撰寫人物小傳可以初步把握人物形象,奠定人物塑造的基礎;創作前史小品有助于整體上把握劇本,理清創作思路。在整個過程當中,導演必須發揮好組織協調的作用,及時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在前期修正時彌補劇本疏漏。
組織演員參與排練。戲劇導演需要在尊重演員獨立創作思維和行動基礎上組織排練活動,引導演員在堅守最高任務的前提下盡情塑造角色。在具體的排練環節,戲劇導演需要發揮指導作用,帶領演員分析劇本內涵,探尋最為恰當的人物行動方法。特別是在演員面臨角色塑造困境時,戲劇導演需及時提示并在如何行動上給出思路,和演員進行思維的碰撞,確保演員的表演可以與導演構思中人物期待相符。運用這樣的方式能夠逐步充實戲劇導演構思,激發演員創作激情,強化戲劇導演創作質量,可謂一舉多得。
三、舞美因素
導演構思和舞美設計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是劇本和舞臺呈現的橋梁。這就要求戲劇導演在進行實際創作的過程中兼顧有關藝術部門,恰當把握舞美因素,通過各個部門的通力協作提高二度創作的質量。由于舞美設計會影響戲劇導演創作質量,那么導演要在舞臺處理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具體要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實現導演手法和導演語匯的統一。戲劇導演在構思當中就需要明確提出統一進行舞臺處理的要求,也就是實現舞臺時間與空間、聽覺與視覺形象的恰當處理。舞美設計、舞臺燈光、音樂等都需要和導演構思實現和諧統一,這樣處理和設計的舞臺才能獲得理想化的效果,促進優秀戲劇作品的產生。
實現導演和舞美設計師思想的統一。導演構思體現出的是整個戲劇表演的藝術傾向,但是導演構思并不能夠完全替代其他參與戲劇演出人員的創作。舞美同樣也是戲劇創作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有其特定領域的構思與創作思想。但是導演以及舞美設計師在人生經歷、生活閱歷、文化背景、美學認識等多個方面有著極大差異,于是二者時常會在劇本理解以及呈現方面出現分歧。但是,無論是戲劇導演還是舞美設計師,都是在開展二度創作,他們在創作領域以及構思方面雖然存在差別,但最終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想更好地服務于戲劇表演,為劇本的優化呈現創造良好條件。所以此時的正確做法是雙方進行整體化溝通,在互相尊重的和諧的藝術探討氣氛當中,將彼此的創新創作融為一體。在這其中,舞美設計師不能單純地將自己的職能定位為為演員提供規定情境的場地或者是環境氛圍,應該開展積極大膽的創新,為舞臺和環境加入更多的生命力和情感,確保舞美設計和戲劇創作形成一個整體,更加完整地展現創作意圖,并能使舞臺形象的種子通過畫面構成的形式得到形象化、具體化、意象化的美的展現。戲劇導演要真正承擔起自身的職責,加強與藝術部門的協調,與舞美設計師在通力合作當中呈現出更加精彩的演出。
四、觀眾因素
觀眾是促進戲劇產生的決定性因素,觀眾除了是戲劇演出的投送對象以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整場演出的參與者與創作者。因為戲劇的三要素中,觀演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它關系到整個劇場氛圍的營造,關系到對演員情緒的刺激,關系到演出效果的最終體現……那么戲劇導演在實際創作當中就必須考慮這一因素,從根本上重視、熱愛以及了解觀眾,充分掌握觀眾的心理和審美需要,保證創作出的作品能夠最大化滿足觀眾的精神文化需要。
一方面,戲劇導演要意識到觀眾是戲劇參與者,為觀眾提供觀演互動的機會與平臺,運用創造性的方法處理好演員與觀眾的關系,滿足觀眾參與戲劇演出的愿望。就當前的戲劇演出和風格而言,觀眾參與戲劇的方式主要有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前者難以保證觀眾的直接參與,但是可以引起觀眾情感方面的共鳴;后者則能夠極大程度縮短甚至是完全消滅觀演距離,讓觀眾直接參與到戲劇演出當中。導演在選擇處理方法時,必須考慮到具體的表演內容和整場戲的風格樣式。
另一方面,演員的表演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和觀眾同呼吸共命運的,觀眾被演員的表演所感染,演員受觀眾的關注和審視的情緒刺激,互為依托相互影響。所以,導演在戲劇創作時,就要充分考慮到給觀眾留夠接受與發出刺激的點,同時也要讓演員充分利用停頓和表演臺詞技術處理等要素,感受觀眾給予演員的刺激。
第三方面,戲劇導演還要虛心聽取觀眾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優秀的戲劇作品要能夠引發觀眾的深刻思考,讓觀眾在欣賞戲劇作品的過程中產生情感共鳴,表達出觀看的感受和需求。這就需要戲劇導演在演出結束后,認真聽取觀眾反饋,并及時作出相應調整,這樣才能夠使作品最大程度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
總之,劇本、演員、舞美、觀眾等都是影響戲劇導演創作質量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戲劇導演在具體實踐當中進行經驗技巧的總結,完善以及創新導演創作思維,從多元藝術實踐當中汲取養分,拓寬藝術視角,創作出更多滿足觀眾需求的戲劇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肖旭.淺談戲劇導演藝術[J].文藝評論,2016,(11):96-97.
[2]林克勇.戲劇導演的創作思維[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7,(1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