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琦
摘要:科學技術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對于推動社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學技術對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推動社會的前進和發展。然而,作為一把雙刃劍,科學技術也帶來了一些負面作用。所以,在科學技術的問題上,應該趨利避害,努力造福人類社會。
關鍵詞:科學技術;社會發展;雙面性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革命力量。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 不可否認,科技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又表現出二重性[1],它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的同時,也產生了負面效應,給人類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禍害。
1 科技進步對社會的正面作用
科學技術是人類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社會規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科學技術取得了全面的、長足的進步,推動了整個社會各個方面的空前發展。
1.1科技技術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的核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此需要充分認識和發揮科學技術的重大作用。大力開發具有現代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源,正是我國將人口負擔轉換為巨大的人力資源財富的根本途徑[2]。
1.2科學技術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
生產力是指在物質生產活動中形成的解決社會同自然之間矛盾的實際能力,是人類改造自然使其適應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觀點。鄧小平發展了這一觀點,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著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
1.3科技進步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新經濟增長理論揭示了科技與經濟的內在聯系,從經濟學的角度揭示了知識的積累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是經濟長期增長的保證。在這里,科技進步被視為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并不是可有可無、隨機出現的外在因素,而是影響經濟增長的關鍵。
1.4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人的認識能力和思維方式的進步
正是有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才從愚昧、落后、狹隘中擺脫出來,通過自身的不斷改造,逐漸成為文明的人。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著哲學觀念的變革,改變了人類思想觀念的許多內容和研究方法,對人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深刻的積極影響。例如,在文化發展中,科學理論為政治學說和經濟理論提供了依據,文藝復興就是以科學反對迷信的文化活動。
1.5科學技術的發展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會發生各種變化,而這些變化體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包括通信,交通,娛樂等各個方面。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隨著網絡和計算機的普及,人們的通訊方式更加多樣化了,手機、qq、msn是如今最為常見,最為方便的通訊方式。而這些,正式科學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進步。
2.科學技術對社會的負面影響
但是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之處時,我們不得不面對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恩格斯也曾這樣警告過我們:“我們不要充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將對我們實行報復。”[3]
2.1科學技術帶來環境污染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由于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人類不斷的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質。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2.2科學技術對人類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現代科技的加速化發展,在人群中引發了一種憂慮和焦躁的心理狀態,引發身與心得分裂,發展下去可能導致人們不能忍受挫折、無法理性地判斷事務,喪失了了解和掌握新知識新成果的信心以及思想和行為混亂等更為嚴重的心理病癥。如進一步惡化,很可能演變為對科技的恐懼。科技給人類自身帶來的這些負效應,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
3.總結
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社會是進步的,矛盾推動著社會的前進,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科學技術發展的積極的和消極的影響。只有合理使用科學技術,將科技運用于對社會和諧的建設、對人類物質及精神的豐富與塑造、對真理永不停息地正確的追求,才能使生活更美好[4]。因此,我們應該具有的科技價值觀是:
(1)充分認識到科技是一柄“雙刃劍”,益處和弊端是相生的,盡可能地多發揮科技的正面效應——創造價值,盡量減少損失。
(2)科技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要正確看待它與社會其它因素的關系。
(3)科技并不是單向地決定著社會,它同樣也受社會的影響,要解決它的負面效應,就要正確認識科技同社會的關系,要使科技和社會同時進步。
(4)科技是人的主觀活動的產物,所以應該從根本處做起,即從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
參考文獻:
[1]張群.科技的雙重效應研究綜述[J]新學術論壇2003.3
[2]鄭文范.科學技術本質的演化論解讀[J].社會科學輯刊,2005
[3]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0
[4]徐祥運.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J].東莞理工大學學報,200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