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慧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和信息化建設逐步推進,公共圖書館領域也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圖書館本來是了解文化增長知識的重要場所,有著安靜愜意的閱覽環境、適宜良好的閱讀氛圍,方便隨時能夠獲取學習資料等從而得到讀者的喜愛。但是不論在圖書資源,還是管理模式,以及操作系統上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信息系統的應用對于圖書館來說就是福音,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概括圖書館管理模式的轉變,其次了解分析信息系統的應用的可行性研究,最后就如何推進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信息系統 圖書館 可行性研究 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02
圖書館存在的意義主要在于通過為廣大讀者提供文獻資料,可以使其不斷促進自身學習,不管在理論知識還是技能上,不斷強化終身學習的意識,培養自主學習和獨立研究的能力。圖書館具有公益性,不論階層、性別、年齡、地域,由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出資設立,免費面向全社會的讀者開放。同時圖書館的圖書資源也具有綜合性、專業性,可以為廣大讀者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料渠道,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圖書館的存在,不僅通過整合當前文獻資料信息來以供讀者查閱,而且還可以發揮其對人們的智力開發和教育作用,甚至圖書館通過不斷搜集與保存人類文化相關的遺產,滿足社會成員的閱讀需求,還為國家保護文化遺產做出了切實的舉措。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但是,目前的圖書館不論在圖書資源,還是管理模式,以及操作系統上存在著一些問題。信息系統在圖書館的應用,將會對于圖書館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一戰略勢在必行。
一、圖書館管理模式的轉變
隨著當今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被廣泛應用,圖書館呈現出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趨勢,同時圖書館事業也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和突破,我國圖書館傳統的管理模式早已不適應這個時代的需求,逐步向著現代管理模式轉變。
第一,圖書館不管人們層次、區域是否相同,只要想獲取自己需要的書籍、期刊、報紙等,甚至不論紙質還是網頁閱讀,相對來說,都不局限于空間和時間。同時使得新型借閱、還書、預訂以及續借等方式變得更加便捷迅速,不僅減輕圖書管理人員的負擔,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對于閱讀者更是益處良多。
第二,以往的圖書館均是紙質版的書籍、期刊,不僅占用物理空間,而且需要工作人員耗盡很多精力去管理和修護,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書籍可能存放不住,亦或者修護不及時,導致最后很多讀者無法看到很多經典著作。但是隨著經濟發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廣泛應用,使得文獻資料呈現數字化的趨勢,這不僅省下了人們購買書籍的錢財,更為重要的是,人們搜索、閱讀的速度不斷加快,易于管理和維護圖書資源,同時,紙質版書籍依然存在,畢竟有些紙質和網頁閱讀對于一些人來說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區別。紙質和網頁閱讀方式的結合是當前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重要特點。
以前,傳統條件下的圖書館文獻資料是印刷的紙質版書籍,以往的館內工作人員都是人力操作,其管理和服務內容也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應對交流。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文獻由紙質版變成了紙質版與網頁版共存,以前的人工操作已逐漸成為計算機操作。
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在當前圖書館管理應用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不僅促進了圖書館工作的有效運行,方便了讀者的閱讀,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但是,信息系統在圖書館的應用上也并非沒有一些問題和疑惑的存在。目前,就怎樣構建圖書館的數字化改造,積極跨入信息化的新時代,這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和完成的一項迫切工作。
二、信息系統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1.技術可行性
信息系統在圖書館的應用,這當然離不開如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于目前的信息系統,其技術已經有了較為完備的技術設備。因此在技術上,信息系統的應對必然是可行的。
2.經濟可行性
信息系統所采用的主要技術也屬于互聯網使用中的常用技術,開發出圖書館信息系統應用必然需要耗費很多的財力、物力、人力,但是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信息系統在圖書館的應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支撐,而且,圖書館也需配置相應的信息系統的管理和維護人才,在信息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方面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為信息系統的應用打好基礎。因此,信息系統在圖書館的應用在經濟上也是可行的。
3.管理可行性
信息系統的使用方式是通過使用一些常用軟件就能實現完成整個系統的操作,簡單易學,對于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大學生而言并非難事。而且即使稍有難度的操作,圖書館也可以對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和培訓,又或者在系統上直接標出系統該如何使用的流程和步驟。所以說,對于圖書館管理工作人員來說,信息系統的應用,不僅能夠方便圖書館座位的管理維護工作,而且在管理層面來講是沒有難度的。
三、全面推進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提升策略
隨著當今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被廣泛應用,圖書館呈現出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趨勢,同時圖書館事業也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發展和突破,需要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在圖書館中的作用。
1.注重傳統資源與新興技術結合
當前計算機的廣泛普及和互聯網的暢通使用為數字化圖書館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技術的前提,然而以往圖書館的固有的傳統管理模式,已然不適用發展需求,所以,要想使圖書館數字化、信息化,傳統資源和新興技術都不能丟。傳統的圖書館是數字圖書館的前身,更是數字圖書館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如果沒有傳統的圖書館,就沒有以后的數字圖書館的存在與發展。同時也要注重結合新興技術的使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圖書館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地使用。
2.注重人才的培養
傳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基本上就是人與書和人與人,或者可以這樣說,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就是書和讀者的橋梁。與之相比的數字圖書館,它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和機器,數字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就是需要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來提供工作內容之一的信息服務。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需要解決人力資源問題。所以重視圖書館內人員的信息素質培養,尤其重點凸顯圖書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專業教育的培養,只有這樣,館內的工作人員才能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進程。與此同時,圖書館還要招錄一支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專業性、高素質的人才。而且,在當今大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圖書館內也需要招錄一些具有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人才,為數字圖書館的改造、管理和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3.收集整合數字化資源,建立數據庫
數字化資源建設要努力做好以下兩個工作:
首先是館藏資源需要實現數字化。館藏資源數字化,就是根據圖書館的發展規模,建立一個專業的個性化的數據庫。其次是社會資源需要館藏化,它具體指的是對社會上已經數字化的信息資源進行整理和利用,拓寬網上資源的渠道,利用搜索、跟蹤和過濾信息的方式,將有關社會上的信息資源加以整理以供讀者使用。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是一項長久工程,而且圖書館又需要耗費很多人力和物力,而且具有公益性質。因此,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在政策上支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在這一方面,國內一些地方圖書館已經在運作。更為重要的是,許多圖書館建立了具有個性化的數據庫,不僅收集了很多相關信息資源,為社會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而且也為學校教育和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這為其他圖書館樹立了較好的榜樣,同時也為其發展指明了方向。
4.創新組織模式,保證信息建設
數字圖書館是新型圖書館的形態。要想發展好數字圖書館,一個能與之相對應的新型組織模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對組織模式進行創新,可以從三個方面去進行:首先是對數字資源、網絡化存取和分布管理這些概念進行。其次,是從技術角度去了解何為用戶接口、預處理系統、查詢系統和對象庫。再次,需從社會組織系統角度去思考,整體的數字圖書館與單個數字圖書館之間各自的組織和關系,為圖書館實現數字化、信息化提高保障。
5.完善硬件設施,建立先進系統
當前,大多圖書館都在計劃著如何構建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雖然很多圖書館的發展都不盡相同,但是都還是處于發展的轉型期。數字化建設的發展,硬件設施的完備是必須的。建立一套先進信息網絡系統,能為日后數字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基于數字化圖書館以數據處理和應用的考慮,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需求,圖書館的硬件條件的完善要重點能凸顯信息環境,為此,圖書館要做好以下三個工作:
第一,建設高質量、應用性強的圖書館網絡信息系統,以期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讀者需求。第二,圖書館的多媒體閱覽室的建設要嚴謹規劃,而且在一定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立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為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同時,能為讀者提供一系列化的服務,對工作人員進行網上的文獻檢索課程學習和培訓,為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人力保障。第三,加大館內電子資源的投入。在閱讀廳配置聯網工作站,由此便多了一個電子閱覽的功能,實現紙質與電子資源結合,便于用戶在同一時點獲取網絡信息,滿足其需求。
結語
盡管當前建設數字化圖書館可能存著一些阻礙。但是信息系統的應用將對圖書館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這是極為有利的。筆者認為,圖書館的不斷發展,需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改造、自我發展,希望通過結合傳統資源與新興技術、收集整合數字化資源,建立數據庫、不斷創新組織模式,保證信息建設、完善硬件設施,建立先進系統這幾項舉措,能夠全面推進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為推進我國圖書館事業持久發展繁榮,只有不斷進行創新,不斷地運用技術來有效武裝自己,才能夠有較好的發展和前景。
參考文獻
[1]張聊東.信息系統和信息系統在圖書館的應用.教育學文摘.2016.
[2]杜慧平.信息系統成功模型及其在數字化圖書館領域中的應用.圖書館學研究.2015.
[3]周杰,蘇靜,曾建勛.下一代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思考.圖書館情報工作.2013.
[4]趙楊.基于多維度多層次法的數字圖書館移動服務質量評價模型構建.情報理論與實踐.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