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 要:云南花卉產業發展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昆明市呈貢縣的幾戶農戶在自己的責任田里小規模試種了小面積的花卉,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收益,周圍農戶紛紛效仿種花,從此拉開了云南花卉產業的序幕。由于花卉種植的經濟效益明顯高于傳統的糧食蔬菜種植,因此農民積極性很高,生產發展非常快,到2004年,全省農民自發種植的鮮切花產量達2.1億枝,躍居全國第一。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云南的花卉產業發展迅猛,到2010年已達50億,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它為實現云南農民的溫飽、富裕作出了巨大貢獻。云南省作為我國仙湖第一大省,是因為它本身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更和國家、政府的高度關心密不可分,現階段云南花卉發展迅猛,但仍存在問題,下面將從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解決措施做出簡要介紹。
關鍵詞:云南 花卉產業 產值 市場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01
一、云南省花卉產業現狀
云南具有發展花卉的資源優勢,已得到國內外專家和花卉種植者的一致認可。這一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云南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世界上所有大宗商品花卉在云南都能找到適宜的生長地,且大多數品種都能實現周年、均衡、規模化生產;二是云南素有“植物王國”之稱,花卉自然資源極為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有望培育出適應國內外市場的優質品種。從1994年至今,我省鮮切花發展速度一直保持全國第一,鮮切花種植面積從1991年的240畝增加到1997年的15000畝。花卉生產企業從1995年的79戶增加到1997年的250戶,從業花農達10000多戶。鮮切花產量從1994年的2.1億枝增加到1997年的5億多枝。以昆明為例,現有切花面積12600畝,其中國有836畝,集體928畝,三資企業1586畝,個體農戶9250畝,分別占總量的6.63 %、7.73%、12.59%和73.41%。以農民為主體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鮮花批發中心之一,客商來自全國各地,每天進場交易人數不低于2000人,日銷售鮮切花120--150萬枝,交易額在100萬元左右。
斗南花卉幾乎成為一個品牌聞名于全國各大城市,廣大花農已實現了脫貧致富提前進入了小康。以省煙草公司、京云公司、民營隆格蘭公司為代表的大企業和以農科院為代表的科技優勢單位的參與,是我省花卉上檔次、上規模、走向國際市場的必要保證。特別是省煙草公司利用烤煙產業化發展的成功經驗和雄厚的經濟實力,介入花卉產業的發展,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和技術,使我省鮮切花生產設施迅速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農科院園藝所育種中心、京正、英茂、隆格蘭、慶成等現代化龍頭企業的崛起,使云南花卉業呈現出高起點、高科技、大規模、集約化發展的局面。全省已有現代化溫室大棚25萬平方米,年產1.5億株優質種苗的繁育供應能力,部分鮮花和種苗已開始銷往國際市場。2008年云南省花卉種植總面積達52.4萬畝,產值達176億元,出口總額1.01億美元。其中鮮切花種植面積、產量和產值分別為11.7萬畝、52.9億枝和16.7億元,與去年相比增幅分別為7.34%、5.8%和3.1%,鮮切花產量已連續十五年保持全國第一。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生產組織形式普遍表現為“大而全”或“小而全”,生產專業化程度低、規模小、市場競爭能力弱。資源的配置、利用、技術引進等方面缺乏統一組織。2.花卉業是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撐體系。在花卉、企業積極性較高,硬件設施到位較快的情況下,花卉產業順利發展的瓶頸之一其中就有科技支撐體系的建設滯后于生產發展的需要。研究、開發、示范、推廣等科技支撐體系的四大要素都處于企業或有關部門自發、零散組織狀態,產、學、研互相脫節,缺乏足夠的人才支撐。當前未有專業的機構和專業人員對國內外花卉品種資源進行開發、引進、培育和利用。對病蟲害防治技術,設施園藝技術,專用農藥、肥料、基質技術,冷鏈運輸技術等尚未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系統開發、研究、和引進消化。技術培訓網絡和推廣隊伍的不完善,花農就得不到有效的培訓。3.市場有待于進一步開拓。云南省鮮切花銷售量已占全國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市場網絡的不完善,對進入國際市場的銷售渠道的打開就有所影響,沒有專業化的中介服務機構和銷售龍頭公司,流通基本處于無序狀態。花卉產業受市場波動的影響,銷售不暢的狀況經常出現,大起大落,造成企業和花農蒙受較大損失,從而能影響到花卉產業的順利健康發展。4.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專用物資配套供應,良種、種植技術、植保、土壤消毒、采后處理、運輸、運價等方面缺乏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支持,加大了生產成本,影響到產品質量的提高,降低了云南花卉的市場競爭能力。5.投資力度不夠,融資渠道單一,投資分散。資金投入不足,250家花卉企業,多數固定資產投入不足100萬元,有的只有幾萬元或十幾萬元,形成一方面是投資不足,另一方面是投資分散,設施、設備存在重復投資建設情況,有限的資金往往沒能用在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上。6.保證產業順利發展的法規、制度亟待制定、實施。我省乃至全國尚無相應的花卉產業行業規章來規范企業行為和行業運行。一方面極易出現國內企業無序競爭;另一方面沒有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規,國外的優良品種和先進技術很難引進。將制約我省花卉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三、解決措施
1.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花卉工作,加強對花卉工作的領導和扶持,加大對花卉產業的投入。
2.全面實施優質出口鮮切花增量工程。
3.實施“東擴西拓”計劃,改善出口花卉物流運輸條件。
4.做好品牌的打造工作,以辦好昆明國際花展為重點實現走出去戰略目標。
5.多途徑做好對企業及花農的培訓。
6.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四、云南花卉產業的前景
1.細分花卉產品,擴大產業鏈
現代花卉業輻射到了農藥、肥料、基質、設施、設備等相關工業、運輸業、商業、旅游業等多行業,突破了傳統的花卉種植業范疇,由小農生產方式發展為多方協同、環節相互聯接的現代產業價值鏈體系,因此,應培育花卉消費市場,引導和創新消費,幫助和鼓勵企業細分延伸市場,運用產業鏈成果,提供多級產品。
2.加強市場信息體系建設,積極開展人才培育工程
開展人才教育培訓工程,充分利用滇中地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比較集中,信息網絡發達,技術力量雄厚的有利條件,培養專業人才,重點是專業市場營銷人才,高層經營管理人才,特別是國際市場科技開發人才、專業營銷人才、信息服務專業人才、應用技術推廣人才以及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配套服務體系建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爭取通過5~8年的時間,培養一支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建立云南花卉人才資料信息檔案庫,收錄國內外、省內外有關花卉人才資料,為花卉產業發展提供服務;聘請國內外、省內外有經驗的技術專家、經濟專家組成具有把握國際、國內花卉發展潮流的花卉產業專家顧問組,定期對花卉產業提供咨詢建議。比如我省引進的花卉育種高端人才包滿珠博士就“云南主要切花資源收集及品種培育”為主要研究內容,這有助于提升我省花卉領域的研發能力,所以須加快人才培養和引進步伐。
3.加強市場開發建設力度
積極參與周邊國家特別是一些花卉出口國家集中市場的交易,借助東盟自由貿易區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的實施,推動云花產品向周邊國家出口。根據地緣市場的優勢,重點從東南亞國家和日本、韓國、臺灣、香港等市場入手,鞏固和加強對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市場滲透,不斷通過這些市場的功能和影響力,擴大對歐美國家的出口。同時,注意組建針對國際貿易壁壘和保護主義的法律訴訟,注重保護自主知識產權,維護云南花卉企業的合法權利。
4.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要切實用好用活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和花卉發展基金,重點用于擴大優質鮮切花規模、地方特色花卉發展和解決制約產業加快發展的優良品種研發、物流條件改善、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面,并要根據今后財力增長情況逐步增加對花卉產業發展的投入。各州(市)、縣(市、區)要根據花卉產業發展的重點,積極調整支出結構,安排專項資金扶持花卉產業發展。二是拓寬融資渠道。要通過各種方式推動銀政、銀企有效合作,把扶持花卉產業發展作為信貸投放的重點之一,創新金融服務,簡化貸款手續,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花卉龍頭企業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四是加速建設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區域性地方融資環境,為花卉產業的發展創造便利、穩定和多渠道的融資條件。
5.加強區域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建設
在云南省花卉產業辦公室統一協調下,建立州、市級花卉產業聯合會,通過聯合會對花卉生產、經營和流通服務進行指導管理,弱化行政干預,加強服務,結合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生產,引導花農走聯合協作的道路,形成一批代表花農利益的專業協作組織或合作經濟組織,為花農的生產和銷售服務,使花農從既是生產者又是銷售者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專業化的花卉生產當中。
6.建立和完善花卉外運綠色通道
通過物流配套服務系統,充分發揮航空、鐵路、公路運輸的作用,引入競爭機制,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協調海關為花卉外運和出口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簡化通關手續,降低通關費用;協調檢驗檢疫部門做好大宗出口花卉預檢和預處理,縮短檢驗時間,降低檢驗收費標準,建立暢通、便捷、高效、費用低廉的花卉外運綠色通道。
參考文獻
[1]云南花卉產業現狀及其前景(電子文獻)
[2]百度文庫(電子文獻)
[3]封紫,徐必巨,吳海兵.論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瓶頸及應對措施[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