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雪
摘 要:在留守兒童心理發展問題研究方面,政府與教育部門,包括相關專家學者都給予了較大的關注,這也反映了留守兒童的發展問題十分嚴峻。伴隨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人們日常生活、工作與學習的方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始面臨全新問題與發展機遇。基于此,文章將網絡時代作為研究背景,闡述了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教育,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網絡時代 山區留守兒童 心理問題 教育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01
一、現階段山區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闡釋
1.親情體驗缺失
根據相關調查研究,最基本的信任感是兒童和父母,亦或是其他家庭成員和諧關系與互動中形成。對留守兒童來講,因其與父母長期分離,交流與接觸時間并不多,所以對父母給予的愛及信任并不多[1]。在其內心煩惱無法得到疏導的情況下,兒童內心的不信任與孤獨感也會隨之增加。在親情與信任感嚴重缺失的情況下,會對人與人之間的人際交往產生不利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留守兒童內心封閉且情感冷漠,很難主動交流溝通。
2.監護與引導缺失
山區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所以兒童主要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因留守兒童家長教育水平不高,所以將孩子的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撫養,僅關注孩子日常生活,認為孩子的教育應由學校與監護人負責,并未正確地引導留守兒童心理且關注度不高。另外,爺爺奶奶對兒童過于溺愛,大部分留守兒童都不習慣受其管教。長此以往,留守兒童在監護與指導嚴重缺失的情況下成長,自身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明顯缺失,學習成績也隨之下降,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
3.學校教育缺失
學校生活會直接影響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因為家庭生活不完整,使留守兒童心理發展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和困惑,所以要求學校給予其必要的幫助與引導。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山區學校時候辦學條件與師資力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制約,使得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無法得到及時地指導[2]。
二、網絡時代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教育路徑
根據上文對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研究與分析可以了解到,要想保證有效地解決心理問題,就必須充分利用網絡時代資源,在正確認知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選擇教育路徑,進而為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解決提供必要的保障。
1.借助網絡完善留守家庭的教養途徑
山區政府與社會組織應以留守兒童為主要對象,建設家長教育網站,并且向其傳授具有一定價值的家庭教育思想與教養方式,有效地改進忽視子女教育問題的情況,并且對家長進行指導,進而構建理想親子關系。其中,可以借助郵箱、微信、微博與QQ等多種現代聊天工具,保證親子遠程交流,分享成長的過程,將父母和子女間的隔閡消除,有效地增進親情[3]。除此之外,對網絡進行合理地應用,還可以使留守兒童家長、孩子、班主任等構建和諧關系,幫助孩子獲得教師與其他同伴的關心與愛護。
2.借助網絡強化教育引導力度
通過對留守兒童親子網絡效應的充分利用,積極鼓勵外出務工父母在聊天、表揚以及鼓勵等多種途徑下,對其實施教育與引導,使得留守兒童的情感更加豐富。另外,生動且新穎的網絡學習資源,可以對留守兒童學習興趣進行全面地激發,以保證學生學習更具形象化。在對留守兒童正確引導之下,使其對優質文學與音樂進行鑒賞,不斷陶冶留守兒童的情操并培養其意志。在此基礎上,可以積極地建設留守兒童平等互助學習交流網絡平臺[4]。這樣一來,留守兒童就能夠自主表達個人的學習需求,并提出遇到的問題,進而獲得共鳴與支持,使其自卑感得以降低。與此同時,還能夠使其自主承擔朋輩咨詢以及援助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中感受個人價值所在。而家長與教師同樣要考慮留守兒童個性方面的特點,對其進行積極地引導,使其主動參與到網絡競賽與社會活動當中,實現自我塑造的目標。
3.借助網絡完善社會支持體系
留守兒童受其心理發展與家庭環境特殊性的影響,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安排心理學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豐富且扎實的專業人員負責。目前階段,國內山區農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并不充足,在這種情況下,應盡量創建遠程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網站,這樣就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彌補工作人員不足的缺陷,實現各個地區心理咨詢與治療專家的有效聯合,在網絡的作用下,遠程測評留守兒童并完成訪談和治療的工作。通過對網絡途徑的運用,貫徹并落實遠程農村心理師資培訓活動,對山區農村學校的心理教師與任課教師等給予必要的幫助,對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以及相關技巧予以熟練地掌握,不斷積累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素材,在師生交往與學科教學方面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除此之外,留守兒童可利用微信或QQ等方式,使自身心理得以宣泄與調節,以保證心理和環境以及行為的協調發展[5]。其中,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題材十分豐富,時間也相對靈活,留守兒童能夠選擇最佳時間學習專題內容,與其個性化的需求相適應。最后,社會、學校與家庭需要有效合作,為留守兒童積極地營造網絡文化環境,共同建設高質量的兒童與青少年心理網站,以保證留守兒童切實感受世界的美好,并不斷獲得心理的“正能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山區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十分嚴峻,所以有必要高度重視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其中,互聯網時代為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發展機遇,所以有必要對網絡資源予以充分利用,積極探索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教育方式與路徑,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謝小秋.基于網絡時代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教育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4(8):27-28.
[2]黃榮.西部山區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體育干預研究*--以秦巴山區為例[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152-154,157.
[3]李妙葉.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以浙江西部山區留守兒童為例[J].教育界,2014(25):118-118.
[4]駱秋枚.山區小學留守兒童心理與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對策[J].讀書文摘,2017(5):118.
[5]馮春樂.偏遠山區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與心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讀書文摘,2017(1):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