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煒杰 孫澤康
摘 要:2015年五月 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高等院校創新教育改革意見》允許在校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基于此,本文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內涵,緊迫性,作用等多個方面進行垂直挖掘,我認為無論是在大學生中開展創新還是創業都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學生將來步入社會,將會成為社會的主力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將大大提高我國整體的經濟實力,從而加強我國的綜合實力,提高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 時代背景 創新理念 創新創業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3-0-01
一、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時代背景
目前,隨著每年大學生數量的增長和時代的進步,普通的大學專業教育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問題已經顯得相形見絀。根據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來看,大學生就業問題在當今社會已經成為重要問題。糾其根本原因,目前社會需要的事復合型人才,單一的專業能力人才在當今社會競爭力弱,優勢小。而在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順應網絡時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構建面向人人的‘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臺,對于激發億萬群眾創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各類青年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帶動擴大就業,打造經濟發展新的‘發動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團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創建“繁集”工作室,將大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創新創業的思想相結合,吸引更多的不同方向人才,致力于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創客” 思維,緊緊跟隨國家的號召,滿足國家對大學生的新要求。工作室通過吸收藝術類、計算機類、建筑類、互聯網、營銷類大學生人才,建立多位一體的創新創業團體,向著大學生新的方向迎頭邁進。
二、創新創業思想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這個問題可以有三個方向來看
1.從個人層面上來看:
樹立創新創業的新思想有助于提高自身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于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并且在就業壓力與日俱增的社會之下,可以很好的解決自己自身的就業問題。
2.從學校層面上來看:
各高校為培養專業人才付出了巨大的資源,本是希望學生可以充分學習專業知識,更好在社會上立足。但是就目前高校的教育體質而言,普遍嚴重缺乏就業市場需求導向與創業行為的深入的一些研究。并且現如今大學的畢業生就業單位方向不對口,就業率下降,甚至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獨立在社會生存,這導致了學校資源浪費。所以從學校層面上來看,為學生樹立創新創業的思想也已經刻不容緩。
3.從國家層面上來看:
隨著國家的進步,創新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而我國正處于從“中國制造”向 “中國創造”的方向過渡,所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思想顯得尤為重要,“繁集”工作室在以大學生自主創業為方向,以創新為根本,將大學之中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際需要相結合,逐步建立互聯網經營體系,并將藝術貼近普通大眾,創造出零基礎傳統藝術手繪教學系統,并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手段綜合教學,是傳統藝術創新教學的先行者,將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變成國家用的上的能力。
三、培養創業能力對大學生的重要作用
大學生創新創業,有利于培養現在大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自身的價值實現,并且可以很好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大學生們可以通過響應國家號召創新創業,可以把自己的擅長的事物與自己未來工作結合在一起,從而避免了畢業之后專業不對口的資源浪費問題。“繁集”工作室采用目前企業中最新的online to offline經營模式,將線上與線上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當下“大數據”社會的便利條件進行創業,響應了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的號召。這樣的創業經營模式讓大學生與社會最前沿接軌,通過互聯網與線下體驗店的緊密結合,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能力,實現個人價值,避免了單專業同學在日后就業困難的問題。
四、創新創業的重點到底應該在“創新”還是“創業”:
1.創業的概念
首先,創業不是普適性的,創業需要極強的執行力,面對困境良好的心態,對風險和機遇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度,對事物有與眾不同的看法,才有可能創業成功。根據《創業創造》的定義: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結合運氣的行為方式,它為運氣帶來的機會所驅動,需要在方法上全盤考慮并擁有和諧的領導能力。
2.創新的概念
創新是指突破了現有的模式打破傳統的方法,開創了一種可行性較高的實施辦法,利用了身邊的資源和物質,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打破了傳統束縛的實施辦法、融合了特殊或是新穎的元素、開辟了一個新型的商業環境,并通過此來獲得回饋的行為。創新是以突破性的想法、創新的作品為重點的,極具創造性的過程。
3.“創新”還是“創業”
結合以上概念不難發現,創業的本質在于看好時機,合理的利用身邊的資源、極強的執行力。所以說創業的本質是創新,創新是創業的靈魂,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內在聯系。
創業對于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創新的思維是創業的墊腳石,創業者的不斷努力推動著創新。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互惠互利的,拋開創新談創業,就意味著一味的墨守成規,在日益飽和的市場中,很容易被淘汰。但是一味的只談創新,就像是泡沫,也應該結合實際。
我認為,在創業的過程中,找到現有市場的切入點,即使是再小的細分,也能產生巨大的效益。創新和創業并不矛盾,創業的同時也能做到創新,創新一樣是創業的一部分。創業者在努力創造價值的時候,會極力尋求空白市場,去尋找沒有被發掘過的市場進行開發和挖掘。不僅如此,當市場飽和的時候,已經沒有空白市場可以占領或是開發,創業者的目標就轉向“突破”,企圖通過打破現有市場已有的格局,在動蕩的時候尋求出路。或是在現有市場的基礎上,集各家之所長于一身。而上述的這些創造、尋找、發掘、突破、改進,不就是創新的過程。由此可見,創業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創新的元素,不進行創新的企業,必定會被創業大軍所淘汰。
但是,如果一個創業者,他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想法,他找到了市場的空缺,但是自身缺乏執行力,沒有良好的心態,能成功嗎? 不能。創業是不止是創造價值的過程,創業同時也是對自己的磨練,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必定在眼光與心里上遠超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