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偉
藝術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藝術審美,而藝術審美可以提高人的生命質量,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學校開展藝術教育不只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一門藝術,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那么,如何在小學開展藝術教育呢?
1.在欣賞、感受中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
藝術的美要在欣賞中感受,而對藝術的興趣就在這欣賞中得以養成。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學校結合學生的特點,在細節處用心,以期叩開學生學習藝術的心門。如學校把課間音樂鈴的主題設置為中外經典的名家名作,讓學生經常性地聆聽、欣賞。而且每個學期都有主題和側重點,如表現四季的經典之作、不同曲式風格的音樂欣賞、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十位音樂大師的作品賞析、向中國民族音樂家致敬等。在分門別類的主題音樂欣賞中,學生們不僅受到了藝術作品的熏陶,更被音樂家背后的故事所打動。經過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對藝術學習的興趣也越發濃厚了。
2.在參觀、體驗中培養學生的藝術品位
藝術品位制約著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發展,然而,藝術品位的養成僅靠間接的聽說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走進現場進行直接的參觀、學習、體驗、領會。為此,學校根據年級的需求組織學生走進藝術類博物館、藝術劇院、藝術類高等學府開展參觀實踐活動。學生們在中國美術館現場臨摹大師的作品,到中國戲曲學院與京劇博士學唱京劇經典唱段,到湖廣會館聽戲,到梅蘭芳大劇院觀摩戲舞京韻,到神笛陶藝村體驗陶藝文化,等等。每次的主題藝術活動都給學生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也使學生們漸漸提高了藝術品位。
3.在學習、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對藝術產生了興趣,而且有了一定的藝術品位之后,學生應該走進、學習、掌握一門藝術。這樣,學生的藝術素養才能真正得以養成。學校開設了多種類多樣化的藝術類社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學校組建了管樂社團、京劇社團、兒童舞社團、民族舞社團、軟硬筆書法社團、軟陶、剪紙社團等。學校充分利用國慶節、新年聯歡會、“六一”兒童節等節日,給學生搭建展示藝術才華的舞臺。此外,學校還為學生搭建了經常性的舞臺——午間音樂會,學生們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藝術課、藝術社團學習的成果。
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缺少藝術教育的學校是不完整的學校。在中小學開展藝術教育,對于激發學生的藝術興趣、培養學生的藝術品位和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有著重要的價值。
編輯 _ 李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