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生只有在實踐中認識海洋,才能激發熱愛海洋、保衛海疆的意識,才能不斷完善自我、提高本領。因此,學校在海防教育活動中提倡“走出去”,組織學生參加與海洋相關的研學活動和航海模型競賽活動。
1.在研學活動中開闊視野
2011年起,學校每年都組織學生到香港參加研學活動,參觀海洋公園、濕地公園和香港科學館,學習相關知識,動手做實驗。另外,學生還參加了東極島海洋科學營活動,參觀了鴉片戰爭遺址公園、浙江海洋大學、常石造船廠、舟山博物館、沈家門漁港等。
組織模型社團學生到美國洛杉磯和西雅圖參加研學活動,在加州科學館和太平洋科學中心,學生學到了關于海洋氣候和海洋資源的知識,有趣的互動式實驗深深吸引著學生。西班牙的巴塞羅那科技館是世界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互動博物館之一,學生們走進海洋中心,認真聆聽工作人員的講解,提高了對沿海環境的保護意識。
研學活動使學生走向更廣闊的海洋世界,學生不僅學習了豐富的海洋知識,提高了能力,而且增強了創新精神和海防意識,從小樹立起強國、強軍的目標和遠大志向。
2.在參與競賽中提高能力
參加海模競賽活動也是學校進行海防教育的一種形式。在多年參加市區級海模競賽的基礎上,學生近兩年登上了更高的平臺——全國青少年航海模型比賽。王家潤同學在學校多年的海防教育影響下,關心海防、熱愛海模、積極訓練,多次參加全國青少年航海模型錦標賽,為學校爭得榮譽,還建立了個人海模工作室。
此外,學生參觀海防教育基地,在日照,學生登上海警船;在呼倫貝爾,參觀“日軍東方馬奇諾防線海拉爾要塞遺址”。在參觀體驗活動中,學生增長了海防知識,增強了海防意識,立志將來為祖國海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蕭雅文同學在參賽感想中寫道:“通過比賽,我鍛煉了意志,增強了創造精神。同時深切認識到,辛苦的付出才能澆灌出成功的果實。為了實現建設海洋強國的宏偉目標,作為小學生,要全面發展,為成為科技創新型人才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