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航
【摘要】貨幣政策經過“銀行風險承擔”影響金融和經濟穩健已經在學術界達成了共識。但是,因為這個問題具有繁瑣性和影響因素太多,在一定限度上也影響到了貨幣政策對其的精準掌握。文章根據貨幣政策對銀行風險承擔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的說明。
【關鍵詞】貨幣政策 風險承擔 影響
引言: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造成全球范圍內銀行的合并重組,政府接替甚至破產等情況常常發生,整個金融行業受到重大打擊,國內外理論領域、事務領域和政府部門等大部分把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一些斥責落在了貨幣政策上面,覺得持續的低利率導致了資產價格泡沫和證券化信貸產品,造成銀行持續提升杠桿率并且積累風險,結果影響到了金融的穩定性,把中央銀行加入金融宏觀審理慎重監管框架,并且在當中展現主導型作用。
1貨幣政策銀行風險承擔影響因素方面研究的新發現
這些新的發現,一方面是之前研究當中獲得比較多關注的部分原因的新的發現,包含宏觀經濟現狀、銀行本身微觀特性;另一方面是伴隨研究的不斷加深,近幾年才慢慢發現的一些關鍵影響原因,包含貨幣政策的跨境傳輸和匯率制度和金融創新因素。
1.1宏觀經濟現狀
針對宏觀經濟現狀和銀行風險承擔兩者之間的關聯,國內的學者在自己的研究當中都有一部分的涉及。學者們獲得的結論是:銀行的風險承擔行為和水平很有可能會在一個比較寬大的宏觀經濟背景下很大程度的增強,繼而造成整個銀行系統變得格外不堪一擊。而最近研究指出,不單單宏觀經濟的情況本身會影響銀行風險承擔的行為和觀念,甚至連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的信任度也會對它有一定的影響。像Montes&Peixoto; (2014)利用巴西銀行業2001-2011年的實際數據研究了信任程度對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同時帶來了“信任度辯論”在巴西存在的證據。他們的研究指出,比較高的信任程度對為金融體系的金融情景降低了金融機構的風險意識并且造成銀行降低了他們的損失預備。如此是因為從價格持續穩定和產量增大當中人們會獲得一個對于經濟前景積極的預判,如此又會影響到銀行的風險意識,導致銀行在信貸提供的過程當中承擔太高的風險。
1.2銀行本身微觀特性
貨幣政策和銀行風險承擔兩者之間的關聯還會受到銀行資產負債情況微觀特性的影響。國內有關文獻大部分認同以下四個層面的微觀特性會影響銀行風險承擔:一是銀行資本能力。如果銀行投資當中本身的資金占比越多,銀行投資就會越小心:二是流動性。從實際驗證結果而言,銀行的流動性和資金實力越厲害,風險就越低;三是銀行規模。因為規模不同的銀行在風險管理的技術、貸款對策等層面有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它們對于貨幣政策立場轉變的反應也各有不同;四是銀行盈利水平。盈利水平也在銀行風險承擔當中演繹著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在危機出現以前,獲得比較高利潤能力的部分銀行剛好就是那些承擔風險最多的銀行。
1.3貨幣政策跨境傳輸和匯率制度
在目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下,國家之間資本流動也隨之越來越多。在如此一個有連環債權和債務的金融體系當中,一方的債務就屬于另一方的財產。所以,當一個跨國的大型銀行被美元等國際化貨幣匯率降低所影響,繼而在每個國家的分支機構銀行里落實更加寬容的信貸要求的時候,這個更加寬容的貸款信號就被傳輸到接收國的經濟發展中。
1.4金融創新
金融創新包含信貸產生品的運用、資產證券化活動還有影子銀行等等。經過金融改革創新,銀行可以更多的放新貸款,并且出售它們,繼而得到另外流動性和減少資本需求的限制。一是銀行需要金融改革創新來緩沖貨幣政策的影響,二是投資方也需要用它來滿足自身對于風險的偏愛。
2貨幣政策銀行風險承擔行為部分影響原因的非對稱性
2.1金融創新衍牛的非對稱性
最先的研究指出,金融創新對于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有著不確定性。Hutchison&McDill;(1999)指出金融深入是經濟成熟的證明。所以,金融創新對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指數很可能是負向的。Greenspan(2005)也指出,金融創新經過更好地匹配風險,已經變成加強金融體系彈性的最關鍵原因。
2.2銀行市場架構衍生的非對稱性
部分學者以為,競爭的增加也許會造成銀行更高的風險承擔,這是由于競爭的加大降低了銀行的市場能力,繼而降低了它們的特別權價值,再加上一定責任的存在和整體的存款保險匯率的利用就可以鼓勵銀行去承擔更大的風險:隨著市場當中銀行數量的增多,銀行資本投放的收成就會降低。
2.3銀行規模衍牛的非對稱性
因為銀行的規模各有不同,所以在風險管理的技巧、信貸對策等層面就有著一定的差異性,對于貨幣政策概念轉變的反應也各有不用同,那么對于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水平也不能達到一致。
2.4銀行杠桿水平衍生的非對稱性
有關資本對于銀行風險承擔的影響,實際證明研究具有相反的結果。一方面,穩定的資本水平帶來了一個強有力的緩沖來承擔損失。更多的資本也會隨之減少股東轉風險高的投資項目的風險轉移激發,也就是所謂的“風險一起承擔”的成效。
2.5銀行流動性水平衍牛的非對稱性
銀行風險承擔行為受流動性比例的影響好像更加明顯。可是從實際驗證研究結果來說,流動性的實際驗證結論也體現出不一致性。一方面,覺得銀行的流動性和資本水平越強,它風險承擔就越低,也就是說流動性狀況和銀行風險承擔是負相關的狀態。
結束語:文章首先全方位的分析了貨幣政策銀行風險承擔行為各式各樣的影響原因,當中包含了宏觀經濟現狀等以前研究中重視得比較多的影響原因:其次,總結了包含利率在內的影響銀行風險承擔行為大多原因之中的非對稱性,尤其是長期利率和短期的利率提供的時間非對稱性對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的影響。以上分析給我國貨幣政策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的研究帶來了比較詳細的參照。
參考文獻:
[l]項后軍,巫姣,陳昕朋.貨幣政策銀行風險承擔渠道影響因素及其非對稱性研究綜述[J].西南金融,2016 (06):28-35.
[2]孟紋羽,林珊.貨幣環境變化與上市銀行風險承擔能力關系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5(01):58 -67+80.
[3]金鵬輝,張翔,高峰.銀行過度風險承擔及貨幣政策與逆周期資本調節的配合[J].經濟研究,2014,49(06):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