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欣 李夢瑤 孫志毅



【摘要】鐵路交通發展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文在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中心輻射理論、點軸開發理論以及城市引力模型,就山東半島鐵路交通發展對經濟一體化建設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解釋了鐵路交通發展對于城市規模和城市區位的影響。闡述了將交通運輸作為半島經濟優先發展的領域,探討了交通運輸發展在拉動內需,促進半島城市圈經濟一體化建設的作用。
【關鍵詞】鐵路交通 城市圈 經濟一體化 山東
一、文獻綜述
完善的鐵路交通運輸網承擔著重要機能,通過維系城市圈內互通互利紐帶促進經濟一體化發展。明晰城市圈一體化的內涵以及交通條件的影響機制,才能有力地推動城市圈一體化的進程。本文基于對山東半島鐵路交通建設現狀及在建工程和規劃中工程,分析鐵路交通發展對半島城市圈經濟一體化的影響。在我國的一些大城市圈,土地資源的利用與交通運輸線路的發展步入新時期,在交通干線沿線的周圍形成集聚效應,推動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在交通運輸網絡的發展上,鐵路交通運輸網絡是城市網絡系統的物質條件和必要前提。
國外經濟發達國家注重交通建設,在交通發展早期。有學者便開始研究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的密切關系。沃納(Werner)等提出生長軸”理論。在交通線路的沿線地區可產生集聚效應,吸引勞動力和工業產業同時加快沿線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經濟增長。因此,交通運輸和區域經濟具有明顯關聯。后續又有學者通過”經濟潛力模型法”和Granger因果檢驗法,定量研究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貢獻(Sling Slien,2000)。國外研究中,主要立足于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的關聯關系研究。
1959年,我國創建綜合運輸研究所,提倡研究綜合交通運輸系統與經濟社會內部子系統間的協調發展問題。隨著我國“十二五”規劃的出臺,國家逐漸加大了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我國交通運輸狀況有了極大改善,有力地促進了區域協調統籌發展,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許多研究人員和專家學者對鐵路交通建設與城市圈經濟一體化發展關注密切。
二、交通發展對半島經濟一體化的影響機制
城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現的以大城市為核心,周邊城市共同參與分工、合作,一體化的區域經濟現象。隨著城市人口結構、收入結構、工作結構的新格局產生,這些變化影響著城市和交通運輸的發展理念,在建設、規劃、交通運輸政策等方面產生深刻影響。在交通系統的發展上,為達到交通系統的未來可持續性,應充分考慮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在規劃和設計交通線路的同時要與城市整體規劃相結合,充分利用交通線路的引導作用,實現“線跟人動”的主動模式,自覺建立起完善的交通體系,促使城市圈經濟一體化更快更好發展。
基于相關研究,山東半島的鐵路交通發展對城市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第一,城市群內部交通方式的互聯促成城市經濟趨于一體化。陳偉(2016)提出實現“鐵路公交化”,將城市集群進行內部互聯互動,從而通過首先實現交通運輸一體化拉動城市經濟同向化,使各種交通方式聯動整體,輻射范圍影響了整個華東地區。而“鐵路公交化”這一創新思維將可持續運用于山東半島鐵路交通的建設當中,通過這一環節的改善將有效推進半島城市圈經濟發展一體化。第二,高速鐵路與沿線區域空間的經濟聯系,將帶動半島經濟帶新發展。黃小雅(2015)通過探求鐵路運輸影響經濟帶發展機制,從而預測全國高速鐵路建設將會帶動促成經濟帶的形成與區域市場一體化。第三,要素空間集聚是影響區域經濟增長及區域經濟格局變化的重要過程。楊禮杉(2016)指出區域經濟一體化、全面化發展與空間結構密不可分,并通過回歸分析法分析時段內可達性變化對城市各要素分布狀態的影響。
可達性的提升,促進了山東半島城市圈網絡化組織的演進。首先,鐵路交通條件的逐步提升,帶動了運輸產業的高速發展,可極大程度吸納半島城市要素的集聚,從而成為城市圈網絡組織中密集效用最高的節點。其次,鐵路線路演化成為半島城市圈發展趨勢線。順應鐵路線路的產業布局,可以給地區節約資本并且帶動半島城市圈內部要素沿線路延伸拓展。鐵路傳輸技術的完善,將在直接意義上促進半島城市規模的擴大及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進程。
三、理論基礎與評價方法
1.基于中心輻射理淪
在山東半島經濟圈的中心地帶,隨著中心輻射優勢的顯現,鐵路交通建設的沿線地區將會形成集聚效應,并以點帶面,范圍逐步輻射。規模越大、區位越具優勢的城市帶來的引力效應越強,中心城市獨特的發展元素吸引周邊小城市經濟文化匯集,以此帶動半島城市經濟一體化。
2.基于點軸開發理論
從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看,經濟中心總是首先集中在少數條件較好的區位,成斑點狀分布。由點到面,由點到軸。同時山東半島交通運輸的方式有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組成。這些運輸方式均為連接點到面的流動發展。立足鐵路交通發展來說,在鐵路干線發展沿線的區域,是做到以點帶面開發的重要地點,充分發揮其輻射效應可以加速半島城市圈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而由此形成的完善周密的鐵路運輸網絡將在城市圈不斷進化的過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引用空間引力模型計算山東半島城市間的吸引力
借已推衍完善的公式Fij=K來深入探討,該模型認為一個城市對周邊區域的吸引力與它的發展規模正向相關,與間隔距離反向相關,Fj表示城市i與j之間引力的大小,K表示引力系數,Q1和Qi分別表示城市i與j的規模,dij為兩城市間最短高速公路時間距離,r為引力衰減指數。據研究的實際情況,取K=1,r=2,兩城市間相互引力是一樣的。
利用公式進行計算,得到山東省各節點城市間的空間作用力。
四、山東半島鐵路交通發展對經濟一體化的影響
1.鐵路交通發展對半島城市規模的影響
隨著鐵路交通線建設的逐步推進,城市規模深受鐵路線分布影響。交通線的功能可有機銜接各城市和城鎮,推動彼此有效分工、職能互補、共同發展。與城市圈交通聯動需求的不斷增長相伴的,是城市圈的崛起。半島交通的優化能夠提升城市圈內經濟密度,經濟密度越過既定要求后。能夠有機促進城市圈經濟運行效率的增強。通過更好的交通網絡建設,強化公共需求產品的供給,可提高交通的便
捷性及基礎設施的質量,從而促成城市規模的擴大。圖l表示的是山東省城鎮體系等級規模結構規劃圖,通過鐵路交通現代化建設,構建完善的鐵路交通網絡,可極大地促進半島城市圈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不同等級規模的城鎮所擁有的各種元素集聚起來,就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應,從而推進半島城市圈經濟一體化的有效推衍。
2.鐵路交通發展對半島城市區位的變化分析
鐵路交通發展將城市群的輻射力延伸到其周邊區域,同時對城市區位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鐵路交通發展會增強沿線城市的可達性,提高沿線城市的區位狀態,使其成為一個極具凝聚力的要素聚合區:另一方面,會產生臨界突破效應和壓縮現象,提高各城市間的經濟文化互聯.從而修正本身的城市鄰近關系布局。這兩種效應都會導致鐵路沿線城市區位調節,經濟元素向鐵路沿線聚合的趨勢將會增強,區位間依賴的特征也會愈加明顯。山東半島鐵路交通網絡建設將在半島經濟形態格局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建設半島多層交通網絡體系,優化半島鐵路交通系統(圖2),可為促進半島城市圈經濟一體化建設提供有利襯托。
五、結語
鐵路交通條件是經濟輻射的通道和經濟聯系的紐帶,對于區域聯系強度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山東半島在城市發展和交通發展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機遇。挑戰主要體現在交通運輸結構不盡合理,城市交通運輸發展不均衡,不同因素對交通運輸發展的剛性約束不斷增強,加速轉變交通運輸方式與經濟結構一體化聯合發展已刻不容緩;二是隨著人民對提升交通運輸快速化的理念加深,交通運輸發展不僅要涉及服務大眾,更要立足實際,盡快實現交通便捷化、快速化。機遇主要體現在山東半島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將交通運輸作為半島經濟優先發展的領域,使交通運輸發展在拉動內需,促進城市圈經濟一體化的作用愈加凸顯,由東半島交通政策隨城市空間結構的改變同步完善,政策基于民生.立足整體。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半島交通建設將邁入新篇章。隨著高速運輸方式進入綜合交通系統,新的綜合全面的運輸網絡對于加快沿線地區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必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交通運輸廳.山東省高速公路網中長期規劃(2014 -2030)[R],2014.
[2]黃壽峰,王藝明.我國交通基礎建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基于非線性Granger因果檢驗[J].經濟學家,2O12 (6).
[3]張學良.中國交通基礎設施促進了區域經濟增長嗎一兼論交通基礎設施的空間溢出效應[J].中國社會科學,2012,(3).
[4]林仲洪.高速鐵路建設對加速中國城鎮化進程的重要作用[J].鐵道經濟研究,2010,(6).
[5]孫志毅、榮軼,鐵路建設及其投融資模式創新比較研究[J],亞太經濟,2013,(5).
[6]王蘭,王燦,陳晨,顧浩.高鐵站點周邊地區的發展與規劃一基于京滬高鐵的實證分析[J].城市規劃學刊,2014(04)
[7]張漢斌.高速鐵路縮小區域差距的傳導機制分析[J].綜合運輸,2011(03)
[8]金風君,武文杰.鐵路客運系統提速的空間經濟影響[J].經濟地理,2007,(6):887 -891
[9]陳博文,陸玉牒,柯文前,等.江蘇交通可達性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關系測度一基于空間計量視角[J].地理研究,2015 .34(12):2283 - 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