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霞
【摘要】近年來,我國反腐力度和取得的成就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同時,人們也在呼吁要求對官員更對的監督權利,尤其是對官員的財產收入進行監督。由此,公務員的財產公開制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但卻遲遲未曾通過。本文旨在探究公務員財產公開制度實行的困難,并希望能引導公眾合理看待財產公開這一預防腐敗措施。
【關鍵詞】公務員 財產公開 反腐
一、現象引發的思考
今年2月份,一起由家庭內訌紛爭引發的官員貪腐舉報案在微博里引起公眾關注,并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輿論影響。江蘇省揚州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任黃道龍被兒子的前女友舉報稱:黃道龍與其子黃宇現有10余套房產,擁有2套別墅及其它門面房,豪車、名貴收藏品更不計其數。3月21日,揚州市紀委監委通報,揚州市國資委原主任皇道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一樁貪污腐敗檢舉的大案竟然是由于兒子和前女友的關系出現矛盾而被揭露,除了感到有些戲劇性,我們更應該反思:如果沒有家庭紛爭,這么大一只腐敗“老虎”就將如此隱沒在社會里了嗎?公務員的貪污腐敗、私吞國家財產行為就這樣被默許了嗎?由此,關于公務員的財產公開問題又重新被放到臺面上了,需要我們深入思考。
二、財產公開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官員的財產公開提}義從最開始難以被理解到逐漸形成社會共識,越來越多的政府官員表示自己會支持并服從財產公開制度的各項要求。這樣的現狀似乎在告訴我們:公務員財產公開制度已經指日可待。其實不然,官員的財產公開制度遲遲未通過,這當中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一)財產公開的技術制約問題。
財產公開要求我國必須建立完善的不動產聯網登記和查詢系統,健全以個人納稅號碼為基礎的財產申報制度,以及以家庭為單位的收入中報和納稅體系。雖然我國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行政系統內部的財產申報制度,但還有很多地方不完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財產公開還有較長的距離。不動產要在全國范圍內聯網登記,以便查詢監督,這樣財產公開才有意義,才能令大眾信服,但現在這樣的信息系統還很不完善。
同時,為防止家庭成員內部之間的財產轉移,例如父親是官員要做到財產公開,所以會把自己的隱性收入、灰色收入等轉移到兒子賬戶下,要求我們必須做到以家庭為單位的收入申報、納稅體系。然而,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以個人為納稅主體的稅收體系,如此一來,又會牽涉到稅收體系的變革,其復雜性可想而知,因此,這樣的技術條件問題在短期仍然未必能得到解決,沒有技術前提,即使官員公開了自己的財產信息,是否屬實并無法查證,依然不會被人民所信任。
(二)官員赦免問題
由于過去幾十年的行政系統普遍存在腐敗問題,嚴格意義上的財產公開和申報制度,應該同時設立赦免制度:對某一額度下,或者某一時點前不能說明來源的財產,予以合法性承認。這是大多數國家在設立政府官員財產公開制度時,普遍實施的制度。否則,真正意義上的財產公開,將會很難推進,因為官員為逃避懲罰,必然會千方百計地隱藏過去的收入和財產,甚至習慣性的隱藏現在和未來的收入,這對監督官員財產是很不利的。
但與此同時,我國幾年來的反腐力度十分大,堅持對貪污腐敗“零容忍”;而且長期以來宣傳政府官員要為人民服務。如果官員有赦免的保護衣,那豈不是承認行政系統內部有較為普遍的腐敗問題了嗎?這顯然與我們的政治意識形態矛盾了。
(三)公務人員的工資待遇問題
過去我們的公務員普遍實行低薪制,但公務人員通過灰色收入、腐敗以及某些隱性福利補貼名義上的“低薪”。在這樣的制度下,公務員的崗位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但是,隨著反腐敗的深入,灰色收入減少乃至杜絕,現有的公務員的收入就太低了。
一個國家要有活力,政府部門的崗位,必須有十足的吸引力,才能將社會上優秀的人才網絡進來,這些人才會帶領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官員是人民的“公仆”,但不是人民的“奴隸”。只讓千里馬奔跑,而不給糧草,“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不讓,官員腐敗,就必須給他們提高T資,讓他們過上穩定的、體面的生活,而這與目前的官員T資收入現狀似乎又是背道而馳。不提高工資,再怎么公開財產監督約束官員,他們依然會想盡辦法鋌而走險,去貪污、去受賄、去腐敗。
三、結論
目前來看,我國實行公務員財產公開制度還面臨較為嚴峻的形勢:財產公開不僅需要健全的信息系統等技術上的支持,還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協調配合才有實現的可能性。財產公開,要么徹徹底底進行,要么就像現在這樣“千呼萬喚仍未出。否則,不夠完善的財產公開制度,在社會的高度期待下產生,非但不能讓人民滿意,稍有不慎可能讓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嚴重的甚至引發政治危機。
其實,正如央視記者、評論員王志安先生所說,“財產公開只是一項預防性措施,而不是懲罰性措施”。財產公開是一種溫和的改良,而不是激烈的革命。它解決的是今后的問題,而不是之前的問題。因此,社會大眾對財產公開的期望值應該適度降低,并且轉變觀念,不要把反腐只寄望于對官員財產的監督,而要多種方式同步進行,共同監督和嚴懲貪腐行為。
首先,通過紀委部門嚴厲打擊腐敗問題,通過體制內的嚴厲監督,慢慢改變政府官員的行為預期,從而確實不再敢輕易尋租。其次,假以時日,將整個公務員系統置換為普遍相對廉潔的隊伍,這樣的官員隊伍進行財產公開,可能不必出臺赦免制度,從而避免意識形態領域的危機。不過,這樣的路徑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堅持和努力的,所以財產公開制度的出臺也是急不得的。
筆者認為,目前我國想實行公務員的財產公開制度是不可能的,這并不是社會呼吁就能進行的,它需要解決技術上的難題,同時處理好各個領域可能出現的矛盾沖突。因此,我們還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和努力。
參考文獻:
[l]劉義昆.官員財產公示不差論證缺行動.京華時報,2009-3-10.
[2]賈世煜.我們離官員財產公開制僅一步之遙.新京報,2017-3-4.
[3]葉祝頤.家庭內訌牽出貪官警示反腐制度.證券時報,201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