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玥
摘要:為了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觀,就要不斷的對課程進行創新,基于此,文章先對大學美術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然后對大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觀上的作用作了探究,并對大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觀上的現狀進行了闡述,最后對大學美術教學的改進措施和大學美術教育提升學生審美觀上的措施進行了詳細的探究,希望能通過闡述,為相關行業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關鍵詞:大學美術教育;審美觀;應用
一、大學美術的重要性
1.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大學美術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并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通過觀賞藝術作品,從中發現美,這時,大學美術教師在旁邊進行講解,使學生對藝術作品深入的了解,這對學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長此以往,學生的審美能力將會大幅度的提升,沾染藝術氣息,從此能發現美,并欣賞美。
2.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大學美術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大學美術中,許多畫作都是抽象的,大學美術教師可引導學生欣賞抽象化,并加以引導,使學生們理解抽象畫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培養出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大學美術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通過對藝術畫作的欣賞,以及自身對畫作的不同理解,從而產生多種思維方式,并在這些思維方式的驅使下不斷的創新。
二、大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觀上的作用
美術教育是培育審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素養也逐步成為了大學生綜合素養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大學生美術教育的力度是追求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和追求對審美觀教學深化的重要舉措,在完善美術基礎的情況下給學生灌輸正確的審美觀,使得大學生審美良性發展,提高學生美術素養,提升大學生審美能力,所以在學生審美觀的培育中要正確把握大學生美術學科課程特點,加強美術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大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觀上的現狀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傳統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但是目前而言,在小學教育中美術是小學生的必修學科,注重學生基礎美術的教育,小學是學生審美觀初步形成的階段,中學生大多都專讀數學、語文、英語等主要學科的學習,而在大學教育中,學生缺乏基本的美術教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不高,對美術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概念,大學生的美術教育得不到鞏固和加強,審美觀的培育也開始止步不前。美術教育作為一門娛樂性強專業性強的學科,在大學的相對輕松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往往不重視對美術的繼續教育,美術教育要從基礎做起,但由于大學教育模式的緣故,美術教育只針對美術專業學生進行教育,普通學生沒有的到良好的基礎訓練,對于更深層次的知識沒法有效的消化,大學生美術教育發展困難,大學生的美術素養得不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不高。
四、大學美術教學的改進措施
1.改進教學方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多,進行不斷的改革,分組教學法已經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廣泛應用,分組學習法能充分的提高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正是由于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故成績也有所提高。分組學習法在大學美術課堂中也同樣適用。數字媒體時代下,教師應當擺好自己的位置,使學生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正確的引導學生們學習美術知識,這樣,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分組學習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使學生們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不斷的創新。創新是發展的前提,不僅是大學美術課堂,各個領域都需要有創新意識。在大學美術的教學中,需要不斷的創新,才會推動美術課程的不斷發展。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大學美術教師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正確的引導學生不斷創新。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觀念,積極的運用先進的技術進行教學,教師應主動學習新知識,緊跟時代的步伐,充分的利用現代科技,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育,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創新。
3.改進教學的內容。大學美術教材中的知識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為改變這一局面,應當在大學課堂中大力引入數字媒體技術,以教材上的內容為基礎,通過數字媒體平臺進行不斷的擴充。數字媒體教學模式為大學的美術教學提供了開放性與多元性的條件,延伸了課本上的內容,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眼界更加開闊。數字媒體教學在大學美術課堂上的應用更能順應時代的發展。
4.提高大學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大學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是影響教學水平的一項重要因素。大學美術教師應當具備較強的專業水平,不僅如此,還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大學美術教師應當將數字媒體技術引入到大學課堂中,融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對學生們進行教學,使學生們打下堅實的美術基礎,與此同時,還能緊跟時代的步伐,從數字媒體的環境下培養出興趣,使學生們日后能更好的學習美術知識。
五、大學美術教育提升學生審美觀上的措施
1.立足傳統文化。在美術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審美也會隨之改變,現如今,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帶動了文化的交融。西方文化不斷植入到中國傳統之中,出現部分大學生忽視傳統文化,以西方審美為主的現象,大學生的審美過于僵化、靈活性不夠,單一的沉浸在某種文化中。面對此類情況就必須在大學生的美術教育中加強引導,加大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審美的影響力,在大學生教育課程中做好繼承和發展并重,抓住傳統文化這一主要矛盾,提取其中的精華部分,同時也不能忽視外來先進文化這一次要矛盾,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去接受外來文化,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是提升大學生審美的精華部分,只有融入了傳統文化的審美觀,才是正確、完善的審美觀。
2.將生活融入進美術教育。當代大學生的美術教育多運用課堂教育的方式,與其他語文英語數學課程的教育模式并沒有很大的差距,都是以老師傳授知識為主,學生作為接受者在課堂上接受老師傳遞過來的信息。在這種模式下,非專業的學生往往不會對這門課程有所重視,在課后不會深入研究,美術教育的功能被大大削弱。生活是所有靈感的來源,在美術教育中要立足于生活,發現人們生活中的精彩之處,讓大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將大學生的審美觀融入進生活,不再停留在理論層面,例如在許多美術課程中都應該增加外出活動,教師帶領學生去野外寫生,使得大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局限在課堂和理論中,在大學生審美觀的建設中也要秉承著實際性的原則,大學生美術教育的發展理念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經生活實際,大學生美術教育要在盡可能的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觀的前提下做到不空談、不泛談,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將日常生活融入到現代大學生美術教育中去。
3.個性化發展審美觀。在現代社會中,由于人們的生活環境和所接受的文化不同,這必然造成大學生的審美觀有所差異,這是正常的現象,也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是目前而言大學生的美術審美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往往隨大流,盲目跟從,大學生缺乏自己的思考,自己對審美觀沒有正確的發展和審視,缺乏個性化思考。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行大學生美術教學是大學生審美觀培養研究是大勢所趨,要促進大學生審美觀的良性發展,就必須將美術教育融入到審美觀的培育中去。在審美觀中發展美術教育,在美術教育提升大學生審美能力,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羅詩琦.淺析大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觀上的應用[J].藝術品鑒,2015(05).
[2]張磊.大學美術教育在提升學生審美觀上的應用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