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鳳 韓廣宇 任江偉 何亮 李忠文
摘要:《材料失效分析》課程是本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如何使專業課程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對枯燥專業課學習的興趣是我們一直關注的。為此,本文從教師自身角度探討了在該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活躍度,如何吸引學生對本門課的興趣。
關鍵詞:失效分析;課堂教學
材料失效分析課程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整個課程體系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本課程的授課對象是大三下學期的學生,是畢業后從事本專業工作的基礎。材料失效分析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同時又具有較強的理論分析,對于沒有過實踐經歷的大學本科學生來說,單純的靠課堂所講內容使學生很好地掌握這門課確實有些困難。因此,如何使大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使學生像以往初高中那樣認真對待,盡量避免上課玩手機、睡覺、遲到等不良現象,我們有必要探索一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使本課程的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做為教師本身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的熱情與責任感
教師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專業知識和相關的名次解釋。身為一個教師,必然需要有自己的教學理念,這是每一個教師都要思考的。試想一下,如若一個教師只是剛上崗位時充滿了熱情與責任感,只是為了自己的職業著想,并沒有過多的思考學生的利益,那么必將逐漸對課堂失去該有的熱情與責任,學生也必然可以感受到老師的情緒與態度。教師要培養自己的責任感,時時刻刻去思考自己該怎么去讓自己處于一種高度的熱情之中,對自己的課堂充滿熱愛,當自己都厭倦自己的課堂,還怎么讓學生去熱愛。自己要時刻給自己充電,豐富自己的學識與見識,時常參與關于課堂上課交流的話題討論,對自己所做之事充滿該有的熱情,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老師的態度直接決定學生上課的態度。只有老師自身重視自己的課堂,端正自己的態度,要擁有高度的熱情與責任感。本門課程具有內容多、學時少的特點。因此,在保證教材的適用性和新穎性的前提下,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使課程重點突出、深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2.消除代溝,亦師亦友
通常認為老師與學生是一組對立的矛盾體,然而老師與學生的矛盾是一定且對立統一的,并非絕對。如何去做,消除這樣一個所謂的矛盾,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理解教師這個團體,去主動地學習,卻成為一個大難題。首先,在課堂上要學會組織討論,讓大家都參與進來。過去只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講。這是最大的弊端,當然,不是反對老師講課,而是說老師在講完必要的核心理論之后,要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不是隨意的漫無目的討論。這個需要老師提前做好功課,找出一個適合課堂討論,能提起大家的興趣,又與課堂所講的理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例如本課程最后一部分,即以鋼材為例,通過一些具體的失效分析實例,讓學生有開動腦筋設計失效分析的思路,只有這樣學生才真真切切的參與進來。當老師做最后的點睛說明,可以順著學生的思路講解下去,這樣的課堂是學生喜歡的,也能將知識更加有滲透力的傳授給學生。從而鞏固前面所講的失效分析的程序和方法,培養學生遇到具體失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老師要多接觸一些年輕人接觸的東西,跟學生消除隔閡與交流障礙。我們知道年輕老師會讓很多學生喜歡,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沒有什么代溝,喜愛的東西相似。多與學生交流就是最大秘訣,在qq群、微信群里與學生互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過程中,不需要那么刻意的去做,只要多與學生年輕人接觸,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年輕化,不知不覺的與學生打成一片,這樣在課堂上才會讓彼此更加信任,自己的課堂才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活躍。最后,學會在課堂上組織一些有趣的小游戲,課后布置一些需要動手實踐的課外作業。并明確告訴學生這個與課堂表現的分數掛鉤。通過小游戲及相關的教學道具的運用,使學生真切地感覺到本門課的實用性,不僅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親近,也在不經意間將課堂上需要學習的東西給我們傳授了出來。課后布置作業更能使學生發現自己哪里不太會,也會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樂趣。
3.注重課堂教學中的語言技巧
教師想要讓課堂更加的和諧,就需要擁有一定的幽默的能力,不斷在課堂上掀起小高潮,讓自己的課堂充滿歡樂。當然這種能力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也不是天生就會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教課備課之中一步步、一點點的積累。所以,就要自己多去瀏覽一些比較好的課堂教學案例視頻網站,揣摩、學習、實踐。與之前學習的氛圍完全不同,是一種輕松娛樂的,令人喜愛的氛圍,不像是在上課,更像是在玩耍,可是有真真切切的學到了知識。所以,幽默需要學習,課堂教學需要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巧妙設置懸念,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就能夠形成課堂教學的小高潮。如若沒有這種技巧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導致課堂氣氛枯燥,學生興趣不高,學習效果自然不夠好,效率不高??梢哉f這是較難但超級有效的一個方法,需要長期的教學積累和經驗,使學生感覺上課的過程更像聽一場自己喜歡的講座一樣輕松。
4.多種教學手段結合
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學手段。本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性較強的課程。講課過程引入較多的工程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工程實例中的失效現象通過圖片、動畫、聲音等多媒體進行再現,便于學生理解。有適當采用傳統的板書教學手段。每章節的教學內容框架都會在黑板上清楚地列出,使學生對每章節內容思路清晰。把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課程所學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涉及到工程實踐方面的內容,去失效分析現場或實驗室考查,都將深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進一步鞏固教學效果。
讓課堂不再是乏味枯燥的,變得生動有趣,這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努力,更需要教師這個最直接的群體去改變。當然,這個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漫長的道路需要我們去走。實踐出真知,改變需要實踐。本項目課題組教師在實際的上課中努力或盡量做到以上幾點,我相信對《材料失效分析》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影響顯著。
參考文獻:
[1]齊淵,齊斐.淺談如何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改善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 課程教育研究,2015(33):113-114.
[2]張潔良.淺析化學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中國職工教育,2013(20):158.
[3]楊潔穎.探究高校教師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魅力中國》,2017,(43):123.
[4]馬知恩.深化教學改革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中國大學教學,2011,3:13-17.
基金項目:上海市重點課程《材料失效分析》課程建設項目(編號:s201705001);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研究生教改項目“面向研究生獨立實踐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