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燕
摘要:在平常的學習中,很多學生根本不重視概念,認為它們就是廢話,甚至有些教師也是一帶而過,并不十分重視,而花更多精力去關注輔導材料的習題,引領學生通過做大量的習題來感受知識點,但是這樣的做法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很容易忘記所學的,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導致以后遇到同樣的知識點還是不會。實際上,概念的形成凝聚了很多專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推敲等一系列工作才產生的,它們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是所對應知識點的根本,是解題的依據,是數學推理的前提。
關鍵詞:概念;單調性;奇偶性;函數;零點
在平常的學習中,很多學生根本不重視概念,認為它們就是廢話,甚至有些教師也是一帶而過,并不十分重視,而花更多精力去關注輔導材料的習題,引領學生通過做大量的習題來感受知識點,但是這樣的做法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很容易忘記所學的,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導致以后遇到同樣的知識點還是不會。實際上,概念的形成凝聚了很多專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推敲等一系列工作才產生的,它們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是所對應知識點的根本,是解題的依據,是數學推理的前提。函數是高中數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函數的概念又多,本文將例談筆者在上必修1中相關習題的處理及收獲。筆者不排斥通過做習題來掌握知識點,但是做習題是要形成認知的碰擊,讓學生產生問題,進而尋求問題的本質所在——概念,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解題。
一、透過現象看本質
例:一個定義在 上的偶函數,它在 上的圖象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個函數僅有一個單調增區間
B、這個函數有兩個單調減區間
C、這個函數在其定義域內有最大值7
D、這個函數在其定義域內有最小值7
分析:本小題很多學生利用偶函數圖像關于 軸對稱,補充好圖形,選出了C
接下來筆者對這道題做了處理:
變式:一個定義在 上的奇函數,它在 上的圖象如上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這個函數有兩個單調增區間
②這個函數有四個單調減區間
③這個函數在其定義域內有最大值7
④這個函數在其定義域內有最小值-7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分析: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選了D選項。解題思路如下:奇函數的圖像關于原點對稱,所以補充好圖形,
從圖觀察,并且利用函數單調性的概念,結合圖形,又發現了圖像有斷開,記得 也是斷開的,遞減區間就為 兩部分,所以本題②的很多同學就讓它對了。但是我們回歸單調函數的概念,可以發現,即使是斷開的區間,但是它滿足“如果對于定義域內某個區間D上的任意兩個自變量的值 當 時( ),都有 ( ),那么就說函數 在區間上是增(減)函數。顯然,雖然函數值f(0)斷開了,但是定義域在 是沒有斷開的,并且均滿足了單調函數的定義,根據概念本身,我們可以很有把握的知道,本小題只有3個減區間,所以選擇C。
小結:當我們在解題時出現困惑,模棱兩可時,我們的解題依據應該回到最初的起點--概念而非其他。所以在概念教學時,要注意關鍵處,在解題時要常回歸概念,以此為依據,做到有理可依,這同時也養成了良好的解題思路。
二、透過創新題體會概念對解題的重要性
定義兩個實數間的一種新運算“*”: .
當 時, .對任意實數 ,給出如下結論:① ;② ;
③ ; ④ .
其中正確的結論是 .(寫出所有正確結論的序號)
作為2013年福建省質檢的填空壓軸題,本題是給了個新定義,解題的依據就是這題目所給的概念,入手點就是 抓住這點,“*”運算也沒有什么好怕的,剩下的也就是把新知識通過新給的概念變化成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再利用舊的知識來解題。回到已經學過的知識點,當然就會想到它是如何定義的,最終根據這個定義來解題。縱觀市質檢、省質檢乃至高考,都會有創新題:就是給了個新概念,然后解相關的題目。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自學,上課中要養成迅速從文字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同時也給教師啟發,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多回歸概念,培養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畢竟概念是數學推理的前提,沒有前提,什么都談不成。
結論:在解題時,不能就題論題,不能讓學生做過就忘,要正確引導學生認真體會習題、例題的內涵,知道它們的意圖是什么,涉及什么知識點,如何體現出概念的精髓,通過解題形成認知的碰擊,讓學生產生問題,進而尋求問題的本質所在——概念,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不僅要會做一道題,而是要會同類型的題目,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筆者認為,經常回歸概念,對于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是有益無害的,
參考文獻:
[1]必修1教科書,教師參考用書.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