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將在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的基礎上,探究了個性化閱讀的實施,希望本篇文章的觀點能夠對高中語文閱讀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個性化閱讀
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顧名思義,就是需要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性格特點,以此來進行自我的閱讀理解。教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們的個性化差異,積極的為學生們創設一個自由平等、和諧愉快的閱讀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具體的閱讀教學策略一共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尊重閱讀教學中的原始性
要想提高閱讀能力最重要的便是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素材積累,對不同的閱讀教材進行分析和記錄。所有的提高都是要從基礎開始的,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在原有的范圍內進行有效的提高。所以課堂內的原始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整合不同類型的教材文章,讓學生對文章中的特殊閱讀點進行積累,通過不同教材課文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比如,在學習課文<<祝福>>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課內的教學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祝福>>這篇課文其實有很多相關的電影,但是教師不能盲目的給學生播放電影,在學生還完全鞏固書中貫徹的知識點的情況下給學生傳授課外知識,這不會使學生混淆知識點,把電影中的鏡頭和教材中的內容混合在一起。
二、在鞏固知識點后進行課外延伸
學習閱讀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要想在閱讀方面有所作為,積累是最穩固最有效的學習方式,除了課內的閱讀積累,課外的閱讀積累一樣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學生在把課內閱讀吃透了之后,教師需要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對外的拓展閱讀。在課外閱讀的教學中,對課外教材的選擇也是有選擇的。比如在學習課文《林黛玉進賈府》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課內的閱讀知識,將文中賈母、賈氏三姐妹、鳳姐以及刑王二夫人、賈寶玉和林黛玉等好幾個主角的形象以及性格特征做出詳細分析外,還要引導學生通過課文去感受和體會《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所想要表達的社會現實和人物的悲慘命運,使學生能夠吃透課內閱讀的教學內容。接著,教師便要向課外閱讀延伸。現代信息技術在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也漸漸的適用與高中的教學課堂,像《紅樓夢》這一類經典著作,在影視方面是不會有大改動的,尤其是一些年代久遠的影視作品。為了鞏固學生的課內知識以及對課外閱讀的積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87版的《紅樓夢》,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使學生鞏固了課內的閱讀積累,又使得學生對這些課外的內容進行了積累,最終可以在閱讀積累中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三、以學生實際情況作為教學的根本,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
3.(1)要想培養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個性化,那么單單依靠已有的教學資源是完全不夠的。在沒有創新的基礎上,學生沒有辦法激發自我的個性化閱讀理解。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便可以延伸出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問題教學模式。問題教學模式指的是學生在學習課文閱讀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自發的疑問,但是這些只是心中的疑問,學生們只會把他埋藏在心里,直至忘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得學生逐漸的養成一種不會探究問題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積極的對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分析,并鼓勵有想法的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問題,最后讓班里面的同學來進行疑難解答,讓學生在自發的學習中激發語文的個性化閱讀能力。讓學生帶著這么多的疑問,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和分析,課堂氛圍變得越來越積極、活躍。同學們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激發了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最中提高了語文的教學效果。
3.(2)跟提出問題相輔相成的另一個教學模式便是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現在的學生喜歡傳統的教學模式,覺得只要是書中的內容和老師傳授的知識我只管記著,學會變好,這便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懶得思考的精神。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給學生發展的空間,讓學生更多的說出自己的看法,勇敢提出質疑,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比如<<始得西山宴游記>><<赤壁賦>>都涉及到貶謫文學,學生會質疑古代人被貶之后,寄情山水,這能得到真正的超脫嗎?現代文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也是如此,郁達夫在大革命失敗后,隱居上海,寫下了這篇文章,排遣苦悶,能做到嗎?
提高閱讀水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提高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更是要在長久的積累中才能得以實現。所以學生和教師們都要在自己的范圍內做出不懈的努力,為語文的個性化閱讀教學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娜.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的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24.
[2]楊小芳.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指導[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8,35.
回鄉偶書
晉城市第一中學校 陳會云
半天朗朗半天霞,烏燕啾啾弄農家。
山氣馨香惹人醉,閑看流水伴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