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靜
摘要:德育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借助德育手段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一種常用的教育方法。新課改背景下,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漸突出,尤其是初中教育階段,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轉折時期,這一階段班主任教師的教育和引導為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保障。新形勢下,賞識教育理念在教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滲透為班主任教師提供了德育的新思路。將激勵教育策略應用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我約束意識、突出學生在德育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基于此,筆者將在文章中對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動中激勵教育策略的應用方法展開分析,僅供初中班主任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勵策略;有效實施
引言:
當前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很多班主任教師在德育工作上消耗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德育效果卻并不顯著,究其原因,削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在德育教育策略上缺乏科學性。基于這一問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對德育工作開展的策略實施深入研究。
一、樹立全新的德育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為的先導,因此為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教師首先需要從教育理念上進行突破和轉變。新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該秉承著平等、民主的教育理念,在實施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和學生站在平等高度。因此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尊重和自我表達的機會,由以往的管理者成為引導者和傾聽者,避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叛逆和抵觸心理。德育工作中還需要注重教育理念的開放性,將小課堂轉移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在此過程中強化學生的道德情操以及價值觀[1]。
二、以激勵點評作為突破口
傳統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通常都是以初中日常生活、學習中所遇到的各類道德問題出發,以此來結合小學生的道德行為展開有效評價。這種激勵式教學點評發不僅避免了強硬的語言產生,同時還從正能量的角度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的引導,通過種種身邊的案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行為準則[2]。例如在組織學生觀看洪水突襲、火山爆發等災難場景來鼓勵學生講出心理的想法,最終說出在大環境下每一名初中生應當從什么樣的角度入手來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而在“老人摔倒后應該不應該扶”的討論中,教師可以通過激勵教學法來幫助學生認識到如何通過積極而有正面的方式,來面對一些突發事件、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助人為樂。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幫助初中生開拓了眼界,同時也滿足了每一名學生需要被關愛、需要被關注的想法,以此來減少了違反道德行為與思想的產生。
三、激勵適度性與多元性原則
在初中班主任展開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堅持做到適度性原則,這種適度指的是恰如其分的激勵、而不是過度的溺愛,如果我們對初中生的種種行為都采取激勵策略,那么學生們便會感覺到茫然[3]。例如學生在違反課堂秩序的情況下班主任就需要掌握好這種教育的尺度,既要保護好學生在同學們面前的顏面,同時還要幫助他認清自己的不足與錯誤,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夠得到最好的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如果僅憑班主任的一己之力很難對學生德育方面起到鼓勵與激勵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必須要與家長、校方共同打造一個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來樹立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多元化的激勵手段來提升德育教學效果的最優化[4]。
四、利用情景化的教學展開激勵策略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還應當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優化德育教育效果。例如班主任可以建立“德育小觀察員”制度,每天安排一名綜合表現最佳的同學,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觀看一些公益廣告,通過這些主題各異、內容積極的小片段來對初中生們的心靈上進行洗禮,在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尊老愛幼、如何分辨人世間的真、善、美、假、丑、惡,同時,以入選“觀察員”為激勵手段,從學生們的角度來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同時發揚人性之美,相信每一名初中生都會以當選“德育觀察員”而倍感榮幸。
五、實施物質激勵
物質激勵相對于榜樣激勵而言,似乎更為真實,更能有效實現對學生的激勵。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可適時運用物質激勵,以引導更多學生積極配合德育教育工作。為更好地實現對學生的激勵,初中班主任可制定這樣一個規則:班級內的學生每做一件好事,都會得到一朵小紅花,并貼在個人榮譽欄中。待學期末時,班主任會根據大家所得小紅花數量的多少,為大家頒發獎品。獎品分別設置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通過這樣的物質獎勵可有效實現對學生的激勵,督促更多學生爭做好人好事。為更好地發揮物質激勵成效,對于在平時生活和學習中,有突出思想品德表現的學生,初中班主任應及時予以物質獎勵。例如,某班有一位學生,在周末時參加養老院的義務勞動,此事在學校很快得到關注。針對此種情況,班主任亦及時給予獎勵,獎勵其一本精美的筆記本。這樣的做法立即引來其他學生的艷羨,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都積極爭做好事。在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過程中,為更好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激勵,可適當采用物質激勵的方式。物質激勵所用獎品無需特別貴重,雖然并不貴重,但這對學生而言卻是一種很好的激勵。
結束語:
綜上,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班主任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也應該及時滲透德育,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正視傳統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改正,那么,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必然會逐步得以提升,他們也會更加積極地配合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讓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呈現出更高水平、更高質量。
參考文獻:
[1]林偉紅.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7(12):83-83..
[2]劉蜀民,甘霖.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途徑分析[J].中華少年,2016(20):10.
[3]王國花.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施行激勵策略的有效路徑探索[J].教育,2016(8):14-15.
[4]劉蜀民,甘霖.中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實施激勵策略的途徑分析[J].中華少年,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