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中職對口單招班學生作業的二次批改,具有監督、激勵和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分析了中職對口單招班學生數學作業二次批改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師單獨批改、學生集中批改以及學生互批再由教師單獨批改等作業二次批改的策略。從批改對象角度出發,探討了中職對口單招班數學作業二次批改的技巧。
關鍵詞:中職;對口單招;數學作業;學業成績;二次批改
作者簡介:胡宏飛,男,高級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職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47(2018)24-0040-04
作業二次批改是在第一次批改的基礎上,根據學生正誤批改情況,篩選出需要二次批改的作業所進行的第二次批改。作業的二次批改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學生作業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具有監督、激勵和促進作用,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業水平的提升,尤其可以幫助后進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從而提高班級整體的教學成績。
本文針對中職對口單招班學生的數學學情,分析了數學作業二次批改的意義,并探討了實際教學中作業二次批改的策略與技巧。
一、中職對口單招班學生數學作業二次批改的必要性
中職對口單招班是職業學校為培養高技能型人才所設立的班級,其培養目的是向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輸送本、??萍寄苄腿瞬拧R虼?,中職對口單招班學生相對于普通中專班級學生而言,整體學習能力和學習目標要略高一點。但這部分學生的中考成績仍然是未達普通高中分數線,或勉強夠上普通高中分數線的水平,學生在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上還存在較多不足,尤其是在作業環節,往往問題較多。
筆者曾隨機對某校對口單招班學生某次數學作業(一張練習卷)的第一次批改訂正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在該班級的32名學生中,作業第一次批改出現的典型性的錯誤較多,其中,計算錯誤、解題方法錯誤等屢見不鮮。更值得關注的是,作業在教師講評之后,雖進行了訂正,但沒有訂正到位的學生有12名之多,這其中仍然有計算錯誤、解題方法錯誤等出現;此外,有一些學生態度不認真,出現訂正不全面、漏訂正的情況;還有的學生不會訂正,也不尋求教師或同學的幫助,干脆不訂正。
通過這次調查可以發現,中職對口單招班學生在作業及訂正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有學習能力方面的問題,也有學習自覺性方面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因此,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在中職對口單招班數學作業批改中,應積極開展二次批改。通過多種形式的二次批改,將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監督、激勵和促進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對口單招班級整體的數學學業成績。
二、中職對口單招班學生數學作業二次批改的意義
作業的二次批改不僅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監督、激勵作用,對于教師的教學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作業進行第二次批改對于教師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其學習能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次作業對于不同的學生難度不一,每道題目對于每個學生來說也各有難易,所以,在學生作業第一次批改中,錯題有相對集中的地方,也有分散之處,具體因人而異。正是由于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才導致學生出現不一樣的錯誤。而通過作業的二次批改,可以有效找到不同學生的薄弱點,從而使教師能夠針對不同學生因材施教,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由此可見,對學生的作業進行二次批改,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差別化輔導。[1]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提高學業成績的重要條件。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會經常發現一些學生對于作業中的錯誤不及時訂正,甚至有的根本不訂正。所以,對學生的作業進行二次批改,能夠使教師及時監督學生的作業是否訂正到位,進而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更積極地對待自己的作業,認真反思其得失。
因此,教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二次批改,能夠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促進知識的更好掌握,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從而提高班級的整體學業成績。
(三)有助于教師及時調整、優化教學內容
適合學生的教學才是最好的教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有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過于簡單,而有的教學內容又過于難的狀況。在教學中,過于簡單的教學內容如果用時過長,則降低了教學效率;而過于難的教學內容如果用時過短,學生無法掌握,還不如不講,也降低了教學效果。
因此,通過學生作業的二次批改,可以及時發現教師在教學中遺留下來的問題,從而為教師下一步教學提供參考,也有助于教師更科學地規劃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2]
三、中職對口單招班學生數學作業二次批改的策略
學生作業的二次批改是在第一次批改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有多種方法,可以靈活運用。
(一)第一次、第二次均由教師單獨批改
這種批改方式比較適用于教師課后時間比較充足的情況。第一次、第二次均由教師進行單獨批改,教師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學生作業中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下一步的教學和學生的差別化輔導。同時,教師親自進行二次批改,也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錯題的印象。
但這種二次批改的方式會占用教師很多工作時間,如果教師同時教2個及以上的班級的話,會造成作業的批改量很大,教師無法按時完成。因此,由教師單獨批改的方式在具體操作中只能適時使用。
(二)第一次由教師單獨批改,第二次由學生集中批改
這種批改方式也是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選擇的一種方式。因為很多教師更注重作業的第一次批改,想從中檢驗課堂教學成效,也希望通過第一次批改,能夠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和疑點,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所以,第二次批改一般在教師講評后,由學生集中互相批改,或由學習小組組長進行批改,教師進行監督。這一方式同樣能達到二次批改的效果。
但相對于教師親自進行的第二次批改,學生集中進行的二次批改沒有教師批改印象那么深刻,對于學生的監督促進作用也會減弱,沒有教師直接批改效果顯著。[3]
(三)第一次由學生互批,第二次由教師單獨批改
這種批改方式適用于教師課務量重,課后時間不充足的情況。這時,可以讓學生互相之間進行作業的第一次批改;然后,通過教師講解進行訂正;教師再針對學生的典型錯誤進行二次批改,并監督學生的訂正效果。這種批改方式可以大大減輕教師的工作量,讓教師把檢查重心放在學生的訂正效果上。
但這種批改方式必須建立在學生學習態度比較端正、學習自覺性相對較好的基礎上。如果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自覺性不夠高的話,這種批改方式的弊端也很容易顯現,那就是不自覺的學生其抄襲作業現象不容易被發現,從而導致后進生的不可控性發生。[4]
以上三種作業二次批改的方式各有優劣,教師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進行交叉混合運用,選擇時以學生實際情況為準,只有適合學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四、中職對口單招班學生數學作業二次批改的技巧
(一)讓學生作業的二次批改生動起來
數學作業的批改常用標記是對的打“√”,錯的打“×”。而作為一門講究科學性的學科,對錯固然重要,但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只有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批改方式,才是最適合學生的批改方式。在每個學生的心里,都希望得到教師肯定的評價。試想,如果每一次作業批改后,學生看到的都只是教師冰冷的遍布的“×”,那么,他還有什么信心繼續下一次的學習?
因此,為了減少學生在作業批改中遇到的挫敗感,教師可以采用恰當的方式讓作業的二次批改生動起來。例如,計算錯誤是學生作業中常見的問題,當教師發現某位學生解題方法完全正確,只是計算錯誤時,可以用紅筆圈出其計算錯誤的位置,然后附上評語:“正確與錯誤只差這一步。”這樣,不僅點出了學生的錯誤,也能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有實力的,只是缺少一點細心,從而激發了學生繼續提高學習成效的勇氣。
而解題方法錯誤也是學生常見的錯誤之一。例如,解對數不等式中忘記求解定義域是學生的常見錯誤,當教師批改到此類錯誤時,不要急于打“×”,因為此類錯誤不是學生能力不及,而是他們考慮不周全,教師稍作提醒學生完全可自行訂正。所以,教師只需在對數符號“log”上畫個紅圈圈,然后再附上“再想想”。學生拿到批改好的作業后,一看就能明白錯在哪里,并且會主動訂正。教師等學生訂正好了,在二次批改時直接打“√”,也就給了學生一次改過的機會。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記憶猶新,同時,也保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二)面對面二次批改,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教師的關心
班級化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學生的兩級分化。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在中職對口單招班中數學后進生普遍存在。而對于這部分學生,他們的作業訂正往往存在困難,需要教師或者同學給予一定的幫助。如果教師不關注這部分學生,其他同學也忽略這部分學生,日積月累,他們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將會越積越多,從而導致其知識體系不完善,影響后續內容的學習。并且最終會一發不可收拾,使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中越來越沒有信心。
因此,教師在作業的二次批改中,可適時采用面對面的方式,對某些特定學生進行作業面批。通過面批,可以及時發現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點,以便對他們開展輔導,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助。同時,教師在講課中也能關注到這些學生的問題,對于某些較為集中的問題,可以專門講解、個別提問。從而幫助這部分學生跟上班級整體的學習節奏,不要掉隊,最終避免班級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對于中等或優秀的學生,適時的二次面批,也可以加深學生對錯誤的印象。教師可以通過面批,對中等和優秀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以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成績。
(三)準確定位二次批改對象,提高二次批改效率
進行作業二次批改時,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并不是每次都需要對所有學生進行二次批改。當某次作業具有一定難度或量較大時,學生錯誤率自然比較高,此時,需要在班級中進行大面積的二次批改。但如果作業比較簡單,學生正確率較高時,對于全部做對的學生自然不需要進行二次批改,即使有一些小的錯誤也可讓學生自行訂正。而對于那些具有典型性的錯誤,明顯反映了上課聽講中存在問題的學生作業,則需要教師準確定位,組織這些學生認真訂正,并且進行二次批改檢查。
由此可見,準確定位二次批改對象,有利于提高教師二次批改效率,如果加強二次批改的針對性,就能夠幫助有需要的學生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5]
參考文獻:
[1] 鄒麗虹.論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的“二次批改”[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7):106-107.
[2] 陳燕純.初中數學作業批改的探究[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3(16):6-7.
[3] 稅伯平.“二次批改習作法”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263.
[4] 吳飛娟.關于“初中數學合作、互動式作業批改”新模式的探索[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8(21):26-29.
[5] 李衛星.淺談初中數學作業的二次批改[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6(1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