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平
摘? ? 要:我國高校的繼續教育在獲得顯著成就的同時仍然存在著人才培養同人才需求之間脫節的問題。繼續教育管理模式存在辦學定位不明、缺乏市場運作能力、普教化嚴重和師資隊伍不穩定等問題。梳理高校繼續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新形勢下高校繼續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和發展策略,為我國繼續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繼續教育;創新型管理模式;高校資源;品牌化
中圖分類號:G7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5-7394(2018)06-0065-03
繼續教育屬于脫離了正規教育,負有成人責任或者是已經參加工作的人接受多樣化教育,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種高層次的追加教育。高校繼續教育負有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兩大基本職能,在我國終身教育體系中占主導地位。 [1]新形勢下,社會經濟發展對于繼續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2]如何創新繼續教育管理模式,擺在了高校繼續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1? ? 高校繼續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
1.1? ? 繼續教育工作的成績
(1)經歷30多年發展,為服務社會、培養人才、構建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大體系,高校積極搭建繼續教育平臺,摸索出各種各樣的繼 續 教 育模式,比如基地教育模式、開放教育模式、遠程教育模式等。這些模式的創建,為我國繼 續 教育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有些模式至今還被高校廣為采用。(2)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在高校內部,為充分利用和挖掘已有的資源,許多學院都制定了繼續教育培養方案和學生培養計劃,給繼續教育分配一定的教學資源,保證了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3)許多人認識到,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需要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技術、拓展能力。高校的繼續教育班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根據繼續教育的發展和管理需求,許多高校組建了繼續教育管理團隊。當前,高校已經成為繼續教育的主要陣地。
1.2? ?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1)高等學校承擔著培養人才,發展科技,服務社會的職能。在做好學歷教育和科技創新工作的同時,高校需要強化服務社會的職能。抓好繼續教育可增強高校服務社會的能力,促進高校面向社會開放,同時,高校強化繼續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高校知名度。[3]但是,一些高校管理者對繼續教育存在著“偏見”,認為繼續教育不屬于正規高等教育,往往將繼續教育看做高校的創收來源。學校主業是普通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只是創收副業,是優化辦學條件經費來源。由于“重普教”、“輕繼教”理念影響促使普通高校在不同程度上,一方面,擴大繼續教育規模;另一方面,忽視繼續教育質量。高校教師則認為,高校繼續教育內容智能因素不足,學術水準不高,承擔繼續教育課程熱情比較低,不希望將更多時間與精力投入到繼續教育內涵與繼續教育教學方式的研究與探索。因此,重視繼續教育只停留在口頭上,使得繼續教育局限于零打碎敲,辦學效益較低,系統化及規范性較差。繼續教育存在著地區之間、高校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2)一些高校的領導對普通教育和繼續教育之間運作過程研究不足。沒有正確認識到普通教育與繼續教育之間存在著的客觀差異,仍然采取傳統管理模式,簡單套用普通教育教學模式,阻礙了繼續教育發展。一部分高校對承擔繼續教育工作教師職稱評定、專業進修等方面缺乏必要機制保障,這就使得教師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非常大的影響。[4]繼續教育辦學定位不明。(3)受擴招影響,高校在校學生數量飛速增長,而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仍然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因此,高校不同程度地都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高校的繼續教育教師主要承擔普通高等教育工作,本身工作量就很大,多數屬于兼職或臨時抽調。許多教師缺乏實踐經驗,仍然采用普通教育的教學方式授課,缺少實用性和針對性。[5]存在著繼續教育人才培養同人才需求之間脫節的問題和繼續教育教師不穩定現象。
2? ? ?繼續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策略
2.1? ?找準發展定位
戰略管理就是認清環境、調整自己、謀求發展。高校繼續教育應圍繞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學員能力建設為主線,致力于培 養 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滿足社會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要定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根據自身辦學傳統、資源條件和辦學優勢,戰略上有所取舍,根據目標配置資源,做 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2.2? ?提高品牌建設能力
品牌化發展是市場競爭中向服務化轉型的重要途徑。高校繼續教育面對競爭和服務的市場,要想獲得可持續發展,須提升自身品牌競爭力。目前,多數高校對教育培訓品牌化發展的認知不太清晰,缺乏品牌樹造的具體舉措。高校繼續教育機構要堅持前瞻性,增強品牌意識,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制定科學的品牌發展規劃及其實施方案上,建立獨特的高校繼續教育品牌標識,并致力于品牌形象識別和維護,促進品牌管理創新及其價值增值,著力提高品牌建設能力。
2.3? 變革管理體制機制,提升市場管理和運作能力
繼續教育是面向市場的教育,面對的是一個競爭的市場,一個服務的市場,應從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模式變成企業化運作的經營管理模式。目標管理、流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都要以怎么樣凝聚資源,激勵員工來建立適應市場的激勵機制、核算機制、獎勵機制。繼續教育可以看作產業鏈。怎么組織這個鏈條,就要看市場的管理、營銷能力。傳統教育不太關注外部,繼續教育不得不面對市場。項目不可能由一家都做完,因此,需要合作。合作中,既要發揮各方的特長,實現優勢互補,又要樹立和維護自己的品牌。變革管理體制機制,如何提升市場管理和運作能力仍需要探索和研究。
2.4? ?提高自主項目策劃、課程研發能力
繼續教育內容需要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繼續教育對象較為廣泛,包含各個行業待業、在崗、轉崗以及失業工作人員等,面對的客戶需求各異,需根據企業需求、行業需求、客戶需求,針對地策劃項目、設計課程,并通過反饋不斷地持續更新和調整課程內容。因此,須了解市場,鎖定目標,深入調研,根據自己的定位,提高自主項目策劃、課程研發能力。
2.5? ?提高師資開發和培養的能力
教育最寶貴的價值是人力資源。因此,師資的開發與能力培養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高職的師資與繼續教育的師資要求是一樣的。高職是雙師型,既懂工程又會講理論,做過和沒做過完全不一樣。繼續教育師資要求也一樣,做過人力資源管理,講人力資源就很踏實。所以高校繼續教育既要有整合師資的能力,請不同的教師,來自企業、來自社會的教師來授課,同時,也要有內在培養符合需求的教師的能力。
3? ? ?結語
進入21世紀,社會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各個方面都發生巨大變化,在這種形勢下,不能固守舊有模式,而是應把握國家政策導向和社會需求,根據目標優化資源配置,以高效、節約、個性化方式服務社會。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很多理念是相同的,都是為企業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繼續教育要放下身段,積 極 探 索 創新型繼續教育模式必將對高校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鄒澤斌. 加強規范管理,轉變增長方式,主動適應國家發展戰略——新形勢下清華大學繼續教育的發展[C]//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繼續教育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 2010.
[2] 馬光興. 新形勢下高校繼續教育發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 管理學家, 2013(2):1-3.
[3] 高世權. 當前形勢下加強高校成人繼續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J]. 華章, 2011(31):11-12.
[4] 李平. 新形勢下成人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的發展研究——認真學習《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部屬高等學校成人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管理的通知》[J].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 2007, 23(5):1-4.
[5] 孫磊. 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高校繼續教育管理模式的現代化建設[J]. 繼續教育, 2018(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