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利 高志歡
摘? ? 要:微課契合學習者的視覺停駐規律、認知特點及碎片化學習習慣,具有時間短、內容精、學習目標指向明確等特點,適合學習者開展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翻轉課堂同樣是基于學習者的學習特點,改變“以教為主”教學模式,對傳統課堂教學進行變革。結合實際的課堂教學背景,立足于信息化環境下的傳統課堂與網絡學習相結合,將完整的教、學流程劃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大環節,開展翻轉課堂研究與實踐。
關鍵詞:翻轉課堂;微課設計;Excel教學;計算機應用
中圖分類號: G434?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5-7394(2018)06-0158-04
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微博、微信、支付寶等新媒體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際交互方式、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等等,學習者的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呈現碎片化、移動化、非線性學習等顯著特點。微課(Micro-Course Online Video)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1]微課還包括其他各種資源要素:完整的教學設計、完善的素材課件、有效的練習反饋、及時的互動點評,等等,且應當具有較強的生成性和動態性,以促進學習者在具體的微資源學習中實現“顯性知識”的掌握及“隱性知識”的個性化學習。
1? ?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變革,它源自于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一個偶然的教學方式,之后創立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將其推廣發展至今。它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手段,突破傳統教學的時空局限及課堂教學結構,對于傳統課堂教學中存在的“滿堂灌”“一刀切”等問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首先是由教師創建針對性的教學視頻,學習者在課前觀看視頻,學習基礎知識性內容;課中開展積極的師生、生生交互,促進生成性知識的學習;課后教師提供學習支持、學習者之間繼續交流協作,實現知識的鞏固提升。翻轉課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先教而后學”轉向“先學而后教”,由“注重學習結果”轉向“注重學習過程”,由“以教導學”轉變為“以學定教”,實現學習者協作學習、個性化學習,等等, [2]提升學習績效。
筆者作為高職院校教學一線的教師,擔任“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多年。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為系統講授基礎知識,采用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上機實操的教學方法。為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江陰職業技術學院相關的教研團隊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知識模塊化的結構、開展項目化教學、編撰校本教材,等等。正是基于既有的研究與成果,設計微課學習系列資源,借助微信公眾平臺開展教學實踐,以期為高職類院校相關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經驗借鑒。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課程學習的重點是office辦公軟件的應用技能,其中對學生而言excel操作部分具有一定學習難度,該部分同時也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中的重中之重,注重考察學生的實操技能。因此,選取Microsoft Excel 2010模塊內容作為翻轉課堂具體實施的課程內容。基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流程,將其劃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具體設計與實施。 [3]
2? ? 課前設計與制作
2.1? ?確定學習重點難點
首先明確課程教學內容,創建課程知識圖譜,構建課程、章節、知識點三級知識結構,準確把握每個微單元的知識點及重難點,從而針對每個碎片化的知識點,設計開發系列微課、整理相關微資源,等等。Excel模塊的知識重點Microsoft Excel 2010函數部分的學習,因此,針對某一個函數的講解是學習重點,應當圍繞具體函數設計完整的系列微課,使學生獲得簡單、直接的知識點學習及完整的學習體驗。在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化、模塊化的方式進行知識點的劃分。
2.2? ?設定學習目標
在每一個學習任務開始之前,應當準確告知學生學習目標,這有利于學生在整體學習目標指引下,采取正確的學習策略,更好的建構知識。對每個微單元進行微課制作。在課前的預習材料中,教師應當告知學習者清晰的學習目標,此外,Excel部分在微課開始的引導語中也應當告知明確、清晰的學習目標及學習要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從而提升課堂翻轉的有效性。例如:“掌握Excel中sum()函數的運用、能夠熟練運用公式、能熟練運用快速填充柄實現數據的快速運算”等目標的闡明。
2.3? ?教學活動設計
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離不開真實、生動的問題情境,教師必須針對具體的任務項目,創設出問題情境,讓學生發揮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習積極性,更好的實現探索學習。例如在Excel系列微課中相關微課要求學生對成績表進行排序,這是在學生的生活經驗范圍內、容易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例子。同時,結合實際布置小組作業、探究作業、個人練習作業等,并將具體教學活動展開的結果以小組作品的形式呈現,在一定程度上檢驗是否達到教學效果。
2.4? ?微課設計與制作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應當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基于創建的知識圖譜,設計微視頻單元,并細分知識點,針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微課設計。第二,微課時間應當控制在8-10分鐘,在學習者注意力最為集中的碎片化時間內,直觀有效的講解相關知識點。第三,微課的特點決定了課程引入必須先做到快速有效,知識點講解應當清晰簡單。提前設計好講解稿,講授中語言應當具有感染力,做到準確、簡單明了、邏輯性強。第四,微課制作。采用視頻剪輯軟件Edius及屏幕錄制軟件Camtasio stuio錄制屏幕,配合話筒及耳麥,錄制及剪輯微視頻。本研究結合Excel模塊化教學內容,設計制作系列微課19個。
2.5? ?練習與作業設計
不僅僅要求學生完成微視頻講解中的案例練習,還應當根據微課教學目標及學習重難點,編制符合學生當前認知水平的微練習,確保課前學習效果。要注意的是,微練習難度、數量適中,不能過于困難,以免打擊學習者的積極性。在課前布置的Excel相關練習題目主要以上機操作為主,提升學習者相關公式、函數使用的熟練度,并讓學習者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
2.6? ?上傳學習資料
在完成上述所有環節的準備工作后,將完整的知識結構圖譜、微課、教學PPT及相關學習資源,及時上傳至微信公眾平臺、微信群或QQ群等。在課程章節劃分的基礎上,配套微型學習資源,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的群發功能,以消息推送的形式發送給每個學生。在課前要求學生關注微信公眾賬號,通過自動回復消息,回復相應的“關鍵詞”獲取微課資源,具體的微信公眾賬號如圖2 “微信公眾賬號部分截圖”所示。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在微信群中向老師及同學提出學習疑難點,加深知識理解。
2.7? ?布置課前學習任務
改變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師提前上傳微課等學習資源,使用微信群發布學習任務與需求,要求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學生根據任務提示,自主學習相關微課,完成指定練習,并隨時發現問題、記錄問題。在課程學習中,每個專題均設置多個課前預習項目、課堂練習項目以及課后的拓展項目,并輔以相應的Excel練習文件,供學生進行上機操作、鞏固練習等。 [4]
3? ? 課堂實施
3.1? 小組協作學習
按照專業、班級劃分課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布置相應的研討任務,小組成員之間討論協作、共同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教師作為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監督和調整各個小組的任務完成及人員調配。例如“簡歷設計與制作”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協作,共同完成畢業簡歷設計與制作,激發學習主動性,提升合作能力及意識。
3.2? ?教師指導答疑
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講授者,而是組織者、引導者,以及協作者,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應當及時給與指導意見、并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教師巡回指導答疑。同時,針對學習重難點,教師應當及時總結、歸納,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部建構;學習過程中的共性問題,教師應統一講授,不再一一解答,提升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要記錄各個小組的學習情況、課堂協作情況等,在課后需要時給予準確的反饋支持。
3.3? ?項目化任務成果展示
通過任務展示、小組互評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方便建立反饋評價機制,在學生互評中找到問題和差距,樹立學習榜樣,最終完成整個學習過程。成果的呈現及展示,也同樣可以提升學生的成就動機,激發競爭意識,將死氣沉沉的課堂轉變為活起來的情景式學習。教師也可以轉變工作方式,將老師從繁瑣的實驗步驟指導中解脫出來,轉變為整體作品評價及實驗重點問題的指導。
4? ? 課后延伸
4.1? ?拓展學習
在完成了課前高效的預習、課中協作學習后,教師應當上傳相應的拓展學習資源,不僅僅滿足于大綱要求的學習范圍,注重學生整體信息素養與能力的提升。通過網頁鏈接、視音頻、文本等等形式提供豐富多樣的拓展學習資源,激發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的積極性,提升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4.2? ?在線學習支持與反饋
技術支持下的翻轉課堂,解決了師生跨時空交互的問題,在課后學生一樣可
以隨時隨地在線提出問題,尋求學習同伴的協作支持與教師在線指導。此外,教師可以快速方便的進行學習情況反饋,針對不同的認知特點,做出學習反饋、提供個性化學習支持。教師主要通過微信、QQ等即時交互工具實現實時在線指導,學生群體也可以實時互動;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賬號后臺留言的方式,實現一對一指導。
4.3? ?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注重針對學習者的整個學習過程,評價空間多樣。主要通過學習者的課堂表現、考勤、發言討論及小組作業進行測量,占整體成績比重的10%,網絡學習情況占總成績的15%,包括在線學習時間、在線學習次數、在線討論、在線測驗等。
4.4? ?終結性評價
在新的多元化評價體系中,終結性評價占比為60%,主要是期末考試、等級測試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從整體進行把控,同時也盡可能地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Excel實際教學中,平時作業、在線學習時間、互動次數,都作為考核項目,計入平時成績。
5? ? ?結語
將翻轉課堂教學引入實操性較強的“教學做”一體化課程,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實時鏈接課堂內外,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提升計算機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也有利于學生思維呈現出多元、個性化,及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同時,翻轉課堂學習模式下,要求學生具備較好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語言表達能力等,如果學生的各方面綜合能力較差,在學習中存在疑難點不能解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翻轉課堂具體實施時,需要對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進行適當引導、鼓勵和監督,使課堂真正實現從“教師為中心” 向“學生中心” 教學模式的轉換。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61-65.
[2] 谷增軍.引入翻轉課堂理念構筑“教學做”混合式教學模式[J].財會月刊,2017(6):88-91.
[3] 盧行偉,李慶,田茂毅.基于微課特點的大學計算機實驗教學改革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1):175-177.
[4] 朱宏潔.翻轉課堂及其有效實施策略芻議[J].電化教育研究,2013(8):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