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烽 李泉



摘? ? 要:采用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無錫市3所高職院校的乒乓球選項課情況進行調研,通過對其中512位乒乓球選修課進行學生在線問卷。問卷調查顯示,有少部分學生對乒乓球選項課的熱情只是為修滿學分,并非出于對乒乓球項目的喜愛;絕大多數學生雖然能夠完成課時,但其技術基礎薄弱,學習態度和運動習慣尚待改進,身體素質有待提高。提出應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充分發揮專項教師的引領作用,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培養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增強體質。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身體素質;乒乓球選項課
中圖分類號:G642.0?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5-7394(2018)06-0153-05
研究乒乓球的文獻很多,但主要涉及的是乒乓球技戰術方面的,而對高職院校乒乓球的研究文獻相對較少。在這些研究高職院校乒乓球的文獻中傾向于教學方法的研究居多,對學生運動現狀的關注甚少。基于以上情況,從學生選擇乒乓球選項課的動機、學生身體素質狀況、乒乓球技術基礎狀況、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況及運動習慣狀態等方面,調查研究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給出相應對策。目的是通過乒乓球選項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乒乓球這項運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其參與運動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習慣,增強其體質和意志力。
近幾年,由于國家出臺了可以提前注冊入學等相關政策,使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源較前5年綜合素質相對有所下降。他們絕大多數是90后和00后出生的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消費觀念超前,以自我為中心。同時,大部分學生首次離開父母開始獨立生活和學習,尚未養成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較弱,遇到問題缺乏獨立解決的能力,做事缺乏堅強意志力和吃苦耐勞精神。[1]其運動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也較薄弱。在學校體育課安排的10多個體育運動項目中,相對運動量較小的乒乓球項目成為了熱門選項。通過對無錫市3所高職院校512位乒乓球選修課的學生進行了在線問卷調查,分析目前高職院校學生乒乓球選項課的現狀,探討并提出可以讓學生真正喜愛乒乓球運動的相應對策。目的在于通過乒乓球選修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對乒乓球運動的興趣,提高其運動能力,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質水平。從以傳統的運動技術教學為中心,向以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運動能力為中心轉變,有效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從而更好地貫徹“健康第一、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方針,讓學生在掌握運動技術、技能的同時,增強體育意識,提高體育文化素養,德智體全面發展。
1? ?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無錫市部分高職院校一、二年級乒乓球選項課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從選課動機、身體素質、乒乓球技術、學習態度和運動習慣等方面,分析目前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的現狀及學生的特點,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工作,使學生真正喜愛參與乒乓球運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相應對策。
1.2? ? 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1)問卷的效度檢驗[2]。為了確保問卷的有效性,通過專家對問卷的效度進行了檢驗,確認問卷結構合理,內容能夠反映研究的主題。將問卷初稿送至7位專家進行評價,根據專家的意見再進行修改和補充。問卷采用有效、基本有效和無效三種評價形式。從專家評價結果可以看出(見表1),問卷所列的問題能夠反映所要調查的內容,具有有效性。
(2)問卷的信度檢驗。為了測定問卷的可靠性,對問卷進行了重測信度檢驗,兩次測驗時間相距15天,從第一次被調查者中隨機抽取10名進行了重測,一致率95.7%,問卷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3)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把設計好的問卷編輯進問卷星,發放在乒乓球選項課學生的QQ群里,通過采用親自在線發放和委托他人在線發放兩種形式,對無錫市3所高職院校2016級、2017級14個乒乓球選項班部分學生,通過問卷星方式進行在線問卷調查。答題的學生需按要求完成,沒有答完的不在統計之中,結果顯示,共有526位學生參與問卷,其中有效問卷512份,有效率97.1%。說明重測結果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問卷能夠滿足分析研究的需要。
1.2.2 數理統計法
運用“問卷星”對所獲得的有效問卷的數據進行分類統計,問卷星的特點是在線問卷,方便快捷。數據可自動生成,自動給出分析結果。
2? ?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選擇乒乓球選項課的動機
目前,高職院校的體育課都采用了分專項上課的模式,允許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自主選擇運動項目和授課教師,實行網上自主選課。[3-4]乒乓球選項課始終是熱門項目(見表2),在學校開設的10多個運動項目課程中,被選率位于前3名。但是否被選率高就代表學生是真正喜歡這項運動呢?
從表2可知,真正因為喜歡乒乓球而選修乒乓球項目的只占到22.1%;說明只有少數學生因為內心感興趣而選修這個項目。因為喜歡任課教師的占12.3%;而“不用曬太陽”“運動量小”和“考試容易過”才是主要原因。
2.2? 學生身體素質狀況
高職院校乒乓球專選課考核內容的制定,普遍采用“考勤+身體素質+專項技能素質+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摸式,各項權重分別占10%、30%、40%、20%。這樣的考核組合形式從多方面評價了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但是對專項技能素質要求不高,讓學生能夠輕易通過考試,比較輕松的取得體育課學分。從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案來看,都已經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運動技能基礎性,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注重“身體素質”的練習,幾乎占到一半的課時比重,即便這樣,由于學生們大多平時除了體育課中被迫活動一下,課外其他時間卻沉迷于手機游戲中,素質好一點的學生又要參加各類社團活動,忙忙碌碌沒時間去運動。每周一次90min的體育課堂教學,除掉課前點名,結束時放松以及小結,其中還有組織、講解、示范、觀察,真正讓學生用在運動的時間實屬有限。在筆者所任教的班級里,如果按照考核標準嚴格把關,結果將會有超過30%的學生身體素質不能過關。身體素質越差的同學大多越不喜歡運動,專項課時所需的專項素質也越弱,導致形成惡性循環。大量文獻研究證明,大學生階段是人類生長發育最后一個階段,經過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夠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水平。
2.3? ?學生乒乓球技術基礎狀況
在普通高校選修乒乓球課中,除了少數學生以前曾經接觸過乒乓球之外,大部分同學沒有基礎(見表3),技術動作都是要從基本的握拍和顛球開始教起。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尚未養成,體育選項課對他們而言并沒有多大新鮮感。[5]
由表3可知,本次接受問卷的512位同學中有335位沒有任何乒乓球基礎,占總人數的65.5%,其中有不少學生只是為完成學分,還有極少的學生選完課就沒在課堂上出現過。在教學實踐中,越是在這個項目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對這個項目也越是感興趣,課堂及課外活動堅持練習的時間也越長;相反越是沒基礎、成績差的學生對這個項目也越是沒信心,練習得少。面對這些情況,教師除了采用分層教學等靈活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外,應當注意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對乒乓球項目的興趣和愛好;同時各部門應該注意加強管理和引導,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體育技能促進體質和身心健康發展。
2.4? ? 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況
現階段的高職院校因為擴招等原因,生源的各項身體素質處于滑坡狀態,學生對學習缺乏熱情,對學習任務缺乏責任感。有關體育課學習態度的調查見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能夠完成課時,但對于乒乓球選項課處于“無所謂”態度的占到51.2%。對體育課運動量的安排普遍認為大了的占67.7%,而對自己的表現肯定的達到了70.8%,反映出他們學習情緒不高,意志品質薄弱,不具備吃苦耐勞精神。總的來說,高職學生的學業情緒現狀總體上并不樂觀,存在著廣泛的消極情緒。高職學生學業情緒與學業自我妨礙、學習倦怠、自我效能感、學習適應、學業拖延等存在著一定相關,并且會影響到學生的學業。[6-7]
因此,各級各部門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全面管理和教育,專項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增強體育健身意識,通過合理的體育教學、科學的體育鍛煉,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體育素養的目的。
2.5? ?學生的運動習慣狀態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學生們上網時間越來越多,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當代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參與體育鍛煉情況不容樂觀。有關運動習慣的調查見表5。
從表5可知,能夠安排固定時間運動的學生只占到4.7%,愿意在課后進行運動和復習鞏固技術的加起來不超過半數,大部分同學對運動的認識屬于盲區,少數同學對“運動與健康”關系的認知上,處于懷疑和否定態度,能有良好運動習慣的學生比較少。金昱對蘇州市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研究結果顯示,有體育鍛煉習慣的學生僅占三分之一左右;不同性別之間,男生整體略好于女生;從年級分布來看,二年級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要好于一、三年級。[8]相關研究結果也證明,當代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存在滑坡現象。因此,相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加強管理,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體育課堂的作用,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使學生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其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及終身體育意識。
3? ? ?對策與建議
綜上所述,乒乓球選項課火熱的原因令人思考。近3年來隨著生源身體素質的連續滑坡,加之網絡信息的娛樂化,男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女生沉迷于玩抖音、直播等因素,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課不重視,沒有養成參加體育活動的習慣,部分學生為修滿學分對上課也只是應付,體育教師耐心教導顯得力不從心。
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目前的特點,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對學生思想觀念教育。體育選項課的根本目的是樹立學生“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習慣,教師要把引導學生正確的體育觀作為主要任務,引起學生對體育選修課的重視,加強他們自我保健意識,提高其身體素質。
(2)建立清晰、嚴格兼具吸引力的課程管理和考核制度。可以借鑒清華大學的很多做法,也可以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創新嚴明的制度。從制度上來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3)形成促進學生重視體育鍛煉的合力。體育教師和班主任、輔導員、學生會、校團委等加強聯系溝通,在加強學生管理的同時,指導開展體育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4)充分發揮專項教師的引領作用。學生既然選了該項目,在其內心還是有傾向性的,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要多下功夫,堅持正面教育,多表揚鼓勵,讓學生充滿信心,體會到運動的快樂。鼓勵教師探討研究如何將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融于專項技術的教學活動中,通過乒乓球選項課讓學生了解乒乓球,掌握乒乓球基本技能,激發學生對于乒乓球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堅強的意志力,增強體質。
參考文獻:
[1] 劉穎.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現狀與對策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7(8):71-73.
[2] 李泉,張力為.中小學生身體自我和學業自我發展特點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2):92-96.
[3] 李烽.創新思維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實踐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18(3):10-12.
[4] 崔權明.高職院校乒乓球教學訓練的創新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11(3):31-32.
[5] 宋秀麗.高職院校學生學業情緒研究綜述[J].當代置業教育,2018(3):75-80.
[6] 金昱.對蘇州市高職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調查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2(6):73-77.
[7] 陳文繼高職院校學生運動技能學習與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相關性調查研究——以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體育世界·學術,2017(10):85-87.
[8] 孔煜,蔣琴華,裴春燕,等. 南京市高職院校乒乓球選項課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1(2):61-63.